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夕花夕拾(文化历史知识漫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侯嘉亮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酒文化

老百姓有一首名之日《酒》的打油诗:“说起酒来酒字能,五谷杂粮酿造成。虽然不是无价宝,当今皇上饮三盅。”又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敬意。”可见,酒已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成为婚庆、祝寿、年节、聚会、祭祀、家宴、国宴等必不可少的玉液琼浆。我国是酒的三大故乡之一(另有古希腊、古埃及),中国水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

近来,在陕西临潼白家村,考古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新石器时代的酿酒工具“滤缸”。这说明早在8000年前,老祖宗就已经发明了酿酒法。研究还表明:早在人类始祖类人猿阶段——约60万年前,就产生了“猿酒”。猿猴以野果为生,它们将吃剩的果实、果皮无意中扔进岩石缝中。这些野果腐烂时产生野生酵母菌,使果实中的糖分自然发酵,变成酒浆——这便是“猿酒”——一种天然果子酒。猿猴闻到酒香,争抢进食,吃了兴奋舒坦……慢慢还领悟到,把野果扔在原来有酒的地方,学会了制造方法。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说:“酒之所兴,肇之上皇,成于帝女。”——是说酒的发明,始于三皇五帝,成于黄帝之女。他还说杜康是酿酒大师。《战国策》中说:“……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酣之。”可见仪狄、杜康是酿酒专家——但不是酒的发明者。

“酒池肉林”是形容穷奢极欲有名的典故:“(帝纣)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人生四戒则为“酒色财气”,——轻则毁誉伤身,重则败家害命。曹操在《短歌行》中求贤若渴——渴如美酒的赞歌《短歌行》,成为千古绝唱: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呜,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思。

月明星稀,鸟雀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王翰的《凉州词》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人称诗仙,仙从何来?饮酒飘飘欲仙也!有诗圣杜甫诗为证: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长安放归故里后,“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借酒浇愁。认为:人生快事莫过于置酒会友,写了许多怀才不遇、极能表现他个性的咏酒诗篇,借酒劲把“天生我才”发挥得淋漓尽致。《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归。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穷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斤恣欢谑。

主人何须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P13-15

后记

《夕花夕拾》——文化历史漫谈,终于杀青付梓,使我梦想成真,但愿良师益友和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2008年10月15日,侯嘉亮著作博客在新浪网安家。我已经出版发行的五本书《智慧于斯》、《专家谈健康住宅》、《健康住宅生活指南》、《铁道兵之子》和《夕花夕拾——文化历史知识漫谈》,均选自我的新浪博客里的文章。当然,转载的许多好文章,就无权选人,欢迎读者朋友们点击浏览。

我出生在山东高密北乡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祖父粗通文墨。在祖父的背上就学会了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日用杂字》,至今还能郎朗上口;

“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你若待知道,听我诌一篇。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扁担槐木解,牛筐草绳拴。抬在南场里,倒碎使车搬……”祖父教会我的第一首歌曲是《苏武牧羊》: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装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子,你赶快带上他逃命去吧!”于是,俺娘连夜带着我去青岛投奔了俺姨家。我8岁流浪青岛街头,卖过香烟,捡过破烂,讨过饭,当过学徒……饱尝世间炎凉。

我自小乐于听俺爷爷和俺娘讲故事。在青岛,一有空我便到东镇南山市场说书棚外或大窑沟市场三路书场的窗外,蹭听说书故事。有个说西河大鼓的小嫂儿叫安庆萍,其父三弦伴奏,爷俩红遍岛城!我的西河大鼓《杨家将》和评书《三侠剑》、《水浒》、《七侠五义》等都是从那里偷学来的。大学三年的暑假,饭后乘凉,我是俺大侯家场院里最受欢迎的人。我把学来的这些评书绘声绘色地讲给乡亲们听,一炮打红!亭口村王学忠同学代表全村请我去说书,还管饭!终因大侯家村不放告终。

尽管我酷爱文学历史,可天不遂人愿。1960年,我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第二志愿是山东大学新闻系,因为分数不够,被分配到济南铁道学院建筑系学了理科。毕业后又被铁道兵看中,当兵20年。1983年集体转业北京城建集团,直到退休。

老领导王衍志的一件事令我没齿难忘。文革期间,他在铁一师二团任总工程师。团党委讨论要树立某营的一位女技术员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主要事迹是在一次大爆破中,施工人员还没有全部撤离现场,一个战士便按下了起爆电闸——生死关头,这位女技术员一个箭步冲上去急忙断开电闸,营救了数十人的生命!王总发言说:“电闸一合上的瞬间,就爆炸了一一你再拉开电闸有什么用……”会场一片哗然……政委顿时下不了台,便扣帽子,打棍子,组织围攻王总,硬使这位女技术员当上了标兵……受到批判的王总至今也没想明白……我也是一头雾水。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我国第二代领导人定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六代领导人确定“树立科学发展观”。一个民族只有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弘扬历史文化,才能振兴中华。因为,归根结底是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任何人和政治势力都篡改不了的。

拙著《夕花夕拾》中“秦始皇缘何入不了历代帝王庙?”“郑成功‘反满复明’与大清的来历”,记述的正是我与二位知名学者的辩论一一如何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

“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吗?”“武大郎卖的是烧饼?还是馒头?”“徐福建立了日本国,他是日本开国君主神武天皇”,记述的则是在下对历史真迹的探讨,去伪存真的呐喊。

我在工地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直到退休后才回归到我所热爱的文化历史浩瀚炯海。我开始仔细阅读四大名著,购买了二十四史,研讨《资治通鉴》,最早从黑市购买了禁书《金瓶梅》阅读。

我曾经向《咬文嚼字》杂志以“支票大写与‘剥皮囊草’”为题投稿。《咬文嚼字》却在2004年12期上发表拙文时把标题改为“大写数字的来历”,招来了一场学术争论。对此,《咬文嚼字》已发电子邮件向我道歉。并于2007年8期上发表拙文“‘记帐’与‘记数’”,为这场争论画上句号。(详见我的博客“大写数字始于武则天的说法可休矣”)——本书“大写数字(包括六段文章)”讲述的是同一件事。

“胜者王侯,败则贼”。统治者无一不在粉饰自己创造的史书,存在许多水分。例如:司马迁只因为别人说了句真话,就被宫刑,差点儿丢了脑袋。但是,真正的史实只有一个,是任何御用文人和任何统治者都无法改变的。历史迟早会真相大白。

追求真理,不说假话,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本书的初衷。有不妥或商榷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最后,我还要感谢国家一级书法家天津王文彪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绿叶红花,蓬荜生辉,相得益彰。

作者

2016年5月8日于北京

目录

文化源流

 中国碑文化

 中国塔文化

 中国酒文化

 中国传统名茶轶事

 中国民俗供财神

 开发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

 中国旅游与佛教文化

 佛像的立姿、坐姿与手印

 中国旅游与古建筑

 谈谈“鞠躬礼”

 “拜拜”与招手礼

 “尚左”、“尚右”与“抱拳礼”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礼仪

 从《鸿门宴》看中国传统礼仪的由来

 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洋礼仪的碰撞与珠联璧合

 传统吉祥花卉、树木与健康

 乾隆皇帝的长寿秘诀

 孔子论养生

 佛教“六字真言”与中医“养生六字诀”

 毛泽东16字长寿秘诀

 鼠年大吉

 话说“三羊开泰”

 买房子请人看“风水”不是封建迷信

 床位

 书房

 书房(楼、阁)古建筑实例

 美国孝文化与中国孝文化的差异

历史认知

 中国历史上三个女皇的千秋功罪

 历史上是哪两个农民出身的皇帝在屠戮功臣?

 秦始皇缘何人不了历代帝王庙?

 刀光剑影话储君

 封建专制者的撒手锏一一文字狱

 屈原-李白-老舍同归一水

 历史上最牛的国戚——司马迁

 “四大美男”无善终,“四大丑女”有善报

 “四大美人”魂归何处?

 荆山-和氏璧-传国玺

 “中国”、“中华”名称的由来

 “炎黄子孙”

 “楚王好细腰”VS“糟糠之妻不下堂”

 从“妻有外遇”想到“太监、宫女‘对食’”

 孟姜女故事的变迁

 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武大郎卖的是烧饼?还是馒头?

 徐福建立了日本国,他是日本开国君主神武天皇!

 郑成功“反满复明”与“大清”的来历

 大写数字(包括六段文章)

 武则天造字“子虚乌有”!

 “八月十五杀鞑子”

 蒋介石二战中的二次重大失误

 从“豚尾奴”“支那人”“猪猡”到“中国人”

 中国国歌与国旗的历史沿革

 文革中的清官海瑞

 日本武士道与剖腹自杀

 费城旧国会大厦为什么挂着巨幅路易十六皇帝皇后像?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原本是法国人所赠

文化随笔

 “断织”与“明礼诚信”

 “程门立雪”与尊师重教

 有感于“母亲”

 也谈“大学生请保姆”

 三次年夜饭,没齿不忘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贪官伎俩”与“廉官之母”

 “度公卖马”与“友善”

 地坛书市捐书随想

 武训,“修个义学为贫寒”

 “可持续发展”与“道法自然”

 “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的陈词滥调可休矣

 说《水浒传》太血腥是“秀才谈兵”

 钱穆说:山东人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

 江青,让名字诅咒了自己

 我到“鸟巢”看比赛

 对话张艺谋

 新加坡鞭刑一一你赞成吗?

 大家评说:瑞典“姓社”还是“姓资”?

 为“四”鸣冤叫屈

 “辣手”与“棘手”的用法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御林军”还是“羽林军”

 给“乔迁”留些空间

 “东家”-“房东”-“股东”话短长

 做“牛”还是做“鸡”

 “企盼”还是“祈盼”

 搔痒还是瘙痒

 “九洲”还是“九州”

 李敖先生,“汗青”您是说错了!

 钱文忠“乘下车(jū)”您读错了

 “关关睢鸠”大错,应为“关关雎鸠”

 “羊羯子”胡诌,“羊蝎子”真名!

后记

序言

鲁迅先生把早年撰写的一些杂文,后期汇集成册,书名《朝花夕拾》。侯嘉亮把退休后撰写的一些文化历史知识性散文、随笔,汇集成册,借用《朝花夕拾》的灵气,书名《夕花夕拾》,独具匠心,但愿能给他带来好运,读者喜欢,紫气东来。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而奋斗。”“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啊!

在尊重知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侯嘉亮把这些文化历史知识性散文、随笔,计100多篇,汇集成《夕花夕拾》一书,希望能在历史文化、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人际沟通和社会热点等诸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物质文明,与广大读者朋友共同分享收获,值得肯定。

这都是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文章,其中有30多篇被多家报刊杂志社刊用。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家宴的座次礼仪、抱拳礼、鞠躬礼,到秦始皇、朱元璋及“三个女皇”的千秋功罪:从传统吉祥花卉、树木与健康,到买房子请人看风水不是封建迷信;从针砭时弊、褒清肃贪,到介绍旅游中的佛教文化等等,揆古察今,涉猎广泛,从不同的层面上反映出“天地人”和谐统一,以及“顺者昌,逆者亡”这种大自然可持续发展导向。

作者是属于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亲眼目睹了地主恶霸剥削、压迫农民的残酷事实,旧政府、旧官僚的暴戾恣睢;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的狂热、劳民伤财和“十年浩劫”。因此,他对今天来之不易的稳定幸福生活格外珍惜!对十八大为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的决心格外崇敬!“忘记过去,就是背叛”——这是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不忘过去苦,才知今日甜。

如果说“三次年夜饭,没齿不忘”等是忆苦,那么“我到‘鸟巢’看比赛”等便是思甜。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人,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是不知道什么叫挨饿的。一顿饭、二顿饭没吃,甚至是一天、两天没吃饭,那种“挨饿”,与成年累月吃不饱的忍饥挨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你几天不吃饭,以后可以补上,而天天吃不饱饭,饿得皮包骨头,那才叫活受罪,生不如死呢……  现在的年轻人上大学,有的是父母陪住,有的是校外租房。更有甚者,有的是雇保姆侍候,这些当然都只是学生中的极少数。也谈“大学生请保姆”,有感于“母亲”等,鞭挞的正是这种误人歧途的望子成龙。历史上周文王、孑L子、屈原、司马迁……以及“披蒲削竹”、“囊萤映雪”、“负薪挂角”、“锄经投斧”等典故名人,无一不是在逆境中成才的。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经常讲到关于教育子女的一段历史故事——“触龙说赵太后”(《史记·赵世家第十三》,寓意深长,不失为伟大开国领袖推荐给全国人民的一份好教材。

让现在生活在甜水里的年轻人,了解老一辈人受的苦,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饮水思源,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能不说是一件百年树人、功在千秋的好事,这也是本书的初衷。

我与侯嘉亮是青岛老乡,在一起摸爬滚打了20多年。北京地铁一、二号线,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奥林匹中心体育场,以及在北京市政、住宅建设等诸多工程中,共同流下了汗水……他爱好文学,平时喜欢阅读。常年订阅《建筑技术》、《建筑工人》和《咬文嚼字》、《作家文摘》等杂志报刊,善于知识积累,可以说手不释卷。

作者从拿枪杆子、灰铲子,退休后又拿起笔杆子,老骥伏枥,壮心不已。2006年,华龄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处女作《智慧于斯》,34万字。该书2009年被选人“新编送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书目录(九)”编号31。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专家谈健康住宅》,16万字。该书被民政部列入“农家书屋工程推荐目录书目”编号242,已数次再版。201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本书《健康住宅生活指南》,22万字,至今在新华书店热销。2013年10月,他的第四本书《铁道兵之子》由时代作家出版社出版,40万字。该书在2015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再版。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企盼作者在《夕花夕拾》付梓后,仍有更多脍炙人口的新书问世。

内容推荐

侯嘉亮所著的《夕花夕拾(文化历史知识漫谈)》,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文化源流”“历史点滴”“文化随感”,收录文章近百篇,具体题目有:中国碑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传统名茶轶事、中国民俗供财神、中国历史上三个女皇的千秋功罪、刀光剑影话储君、“四大美男”无善终,“四大丑女”有善报、荆山-和氏璧-传国玺、孟姜女故事的变迁、“断织”与“明理诚信”、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为“四”鸣冤叫屈、“企盼”还是“祈盼”等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不少文化和历史知识,也可以看到作者对此类问题的见解。

编辑推荐

侯嘉亮所著的《夕花夕拾(文化历史知识漫谈)》收录的都是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文章,其中有30多篇被多家报刊杂志社刊用。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家宴的座次礼仪、抱拳礼、鞠躬礼,到秦始皇、朱元璋及“三个女皇”的千秋功罪:从传统吉祥花卉、树木与健康,到买房子请人看风水不是封建迷信;从针砭时弊、褒清肃贪,到介绍旅游中的佛教文化等等,揆古察今,涉猎广泛,从不同的层面上反映出“天地人”和谐统一,以及“顺者昌,逆者亡”这种大自然可持续发展导向。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