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译注的这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中的一本,参照教育部颁发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节选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中最精彩、最具代表性、最为历代读者传诵的篇章,努力通过有限的篇幅传达不朽经典的精髓。注释精准,译文畅达,插图精美,阅读方便。
| 书名 | 资治通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北宋)司马光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宏译注的这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中的一本,参照教育部颁发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节选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中最精彩、最具代表性、最为历代读者传诵的篇章,努力通过有限的篇幅传达不朽经典的精髓。注释精准,译文畅达,插图精美,阅读方便。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书是《资治通鉴》的缩略译注本,由李宏译注。 目录 出版说明 周纪 秦纪 汉纪 魏纪 晋纪 宋纪 齐纪 试读章节 【译文】 卫鞅想实行变法,秦国的贵族都不高兴。卫鞅对秦孝公说:“老百姓,不能与他们商量开创的计划,却可以与他们分g成功的快乐。谈论崇高道德的人,与普通人无共同语言,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与普通人商议。所以圣人如果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的传统。”甘龙反驳说:“不是这样。按照现有的制度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制度,让百姓安居乐业。”卫鞅说:“普通人只知道习惯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往往只沉湎于自己的所知,让这两种人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在旧制度之外创业的事。有智慧的人制定法规,蠢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动礼法,品行不好的人只会拘泥于现成的礼法。”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卫鞅担任左庶长,最终确定变法的法令。法令规定,老百姓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纠发监察,牵连入罪。告发揭露奸佞罪行的与斩获敌人首级的享受同等的奖赏,不揭露告发坏人坏事的与叛国投敌的同罪。荣立战功的人,一律享受上等爵位的奖赏。因为私利而争斗的人。各因情节的轻重而处以不同的刑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耕田织布而收获粮食多、织的布匹多的人,就免除他的徭役。从事工商业的以及因懒惰而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妻子儿女都收为奴隶。宗室没有军功的不再列入宗室的属籍。明确地位尊卑、爵位高低、俸禄多少的等级,并因为各自等级的不同而分配田宅、臣妾和衣服。立有大功的人荣宗显祖,没有功劳的人即使很富有也不能铺张。 法令已制定完备但尚未公布,卫鞅担心民众不相信,于是在国都的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求民众有能把它移置北门的,就赏给这个人十金。民众感到奇怪,无人敢去搬。卫鞅又说:“能移到北门去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卫鞅就给予他五十金。卫鞅于是颁布变法法令。 变法法令颁行一年后,秦国民众前往都城谈论新法让他们不便的数以千计。在这时候太子也触犯了法令。卫鞅说:“新法不能推行,是从上层的人开始违犯的。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不可以施以刑罚。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刑罚,将太子的另一个老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民众听说后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路不拾遗,山上没有了盗贼,民众勇于为国而战,畏惧进行私斗,乡下城镇都非常安定。秦国民众当初说新法不便的,有些又来说新法便利。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令的人!”把他们全部放逐到边疆。此后,民众无人敢议论法令的是非。 臣司马光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民众来保卫,民众靠信誉来保护;无信誉无法役使百姓,没有民众便无法守卫国家。所以古代称王天下者不欺骗天下人,建立霸业者不欺侮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他的民众,善于治家者不欺诈他的亲人。只有不善于治国、治家的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侮他的邻国,欺骗他的百姓,甚至欺诈他的兄弟,欺凌他的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亡。靠欺骗所占的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不能弥补其所失去的,难道不痛心吗!当年齐桓公不违背与曹沫所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的好处,魏文侯不背弃与虞人的约会,秦孝公不中止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不是纯粹完美,而商鞅尤其称得上刻薄了,又处于争战攻伐的乱世,天下尔虞我诈、角于勇力,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民心,又何况是今日政治修明、社会安定时期的当政者呢! P8-9 序言 出版说明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在2000多年文化流传的历史长河中,在华夏文明世代传承的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我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古代先贤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我社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宗旨,组织出版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我们从传统文化经典中精选了30种,作为第一批隆重推出,并精心设计,权威译注,以期达到深入浅出、今古相合、适宜广大读者阅读的效果。 本套文库有八个特点: 一、选目精当。入选这套文库的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历经时间的积淀和考验。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旨在培养优良家风、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称的《颜氏家训》,等等。 二、注重实用。这套文库收录的经典图书,参照了教育部颁发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并强化了全民阅读需求。 三、版本权威。这套文库所有收录图书,均依据权威版本进行了仔细校勘和认真编订,确保原文准确。同时,在校勘过程中,还对原编著者的笔误、录入错误予以订正。 四、节选适宜。这套文库定位于普及读本,对于《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阅微草堂笔记》等卷帙浩繁的古籍,我们特邀专家团队作了精当节选,辑录了最精彩、最具代表性、最为历代读者传诵的篇章,努力通过有限的篇幅传达不朽经典的精髓。 五、注释精准。在这套文库的编辑过程中,我们注意精选古文中读者容易产生阅读障碍的文字进行了认真注释,并全部由权威学者进行审定,保证了学术严谨性和文字准确性,从而力求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降低阅读难度。 六、译文畅达。这套文库还邀请了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专家,按照“信、达、雅”的标准,对译文进行了认真梳理,确保意思准确,行文畅达,文字优美,力求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汉语之美。 七、阅读方便。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这套文库的译注过程中,我们还特意穿插了许多对文化典故、文化常识的解读,如古代制度、职官、服饰、器具、习俗等,力求帮助广大读者在欣赏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增加古典常识,提升文化修养。 八、插图精美。我们专门为这套文库选配了精美插图,以增加阅读之雅趣,提高本文库品位。这套文库插图笔法精细、图像生动、印制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书中描绘的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因此,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是弘扬文化、传播经典的优秀读本,希望能对全民阅读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在编辑过程中虽然进行了反复审读、校订,但限于水平,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及时更正。 编者 丙申年夏 书评(媒体评论) 当下国学热潮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一个民族除了要接受外来的先进东西,还要对本民族过去的东西有一种扬弃,糟粕要剔除,但是精华的部分更需要发扬。 ——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历史学者纪连海 古人云“经史者,国学之根柢也”,故而,年轻人要多读经、史,也就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哲学与史学。年轻人读书不是要博闻强记、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树立心中的根基、志趣,所以,要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去历史深处找寻属于自己的师法与传承。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为大家阅读经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文化学者郦波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