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一经触发就无法自抑的暴怒回路。每天的报纸头条报导,处处可见过去毫无暴力行为或精神异常的普通人,会忽然在与家人吵嘴、酒吧滋事或行车纠纷中暴走。大家都希望自己理性、有自制力,但事实上,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周遭环境中总有着各种事物,会无预警地启动我们复杂的、反射性的狂暴反应。道格拉斯·费尔兹博士是全球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同时也是研究脑部及记忆神经机制领域的。他长期研究异常暴怒心理及行为背后的生物机制,获得的结论是,社会对此问题的理解完全是源于错误的推论——只有道德上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个人才会有暴走行为,我们普通人不会暴走。可惜的是,在“对”的情况下,只要有“对”的诱因,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被激发暴怒情绪。而正如费尔兹博士在《超越理智(神经科学揭示情绪为何失控)》中首度揭露的,统共有9个诱因会触发正常人的暴怒情绪。
情绪失控发生在每个人身边,温文尔雅的教授下一秒就抡起了拳头,慈爱的老人竟然害死了自己的孙子,酒吧里的陌生人因为一句口角而惨遭刀刺……总以理性著称的人类,为何在种种情境下丧失了自制力,变成了一头疯狂的“猛兽”。
《超越理智(神经科学揭示情绪为何失控)》作者,世界顶级神经科学家道格拉斯·费尔兹教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终于揭开了谜团,在人的大脑中,有9个“蠢蠢欲动”的失控因子,它们一旦被启动,就会带来让人后悔莫及的悲剧……
·生命/身体(Life-or-1imb)。生命都受到了严重威胁,我们还害怕失去什么呢?
·侮辱(Insult)。一个努力的员工可能将没被提拔视作侮辱。
·家庭(Family)。试问哪个父母不会为了保护孩子而视他人为粪土?
·环境(Environment)。邻居间经常发生边界纠纷,引起暴力攻击。
·配偶(Mate)。男人为了争夺女人大打出手,爱情就像一场战争。
·社会秩序(0rder in society)。监禁、罚款、解雇,以及吊销执业许可证都是现代社会中,用强制性的力量来使人们遵守社会秩序的手段。
·资源(Resources)。人类无法接受盗窃,还会采用暴力手段来防止被盗。
·部落(Tribe)。尊重每个国家的边界线,对实现世界和平至关重要。
·停止/限制(stopped)。排长队的时候遇到有人插队,或者在路上开车时遇到加塞,都有可能触发这种愤怒。
第1章 剧烈的愤怒
愤怒是场短暂的疯狂。
——贺拉斯(Horace),《书札》(Book 1)卷二,
第一篇,第六十二行
“你不能这么说玫兰妮!”他警告她。
“你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手画脚,”她立马反驳,气得浑身直发抖,“是你骗了我,是你让我相信你会娶我!”
“斯嘉丽,公平一点,”他恳求道,试图平复她的盛怒,“我从来就没有……”
“有!有!你就是说过!”她打断他,“我恨你,死都不会原谅你!”她尖叫着大吼,“再恶毒的话都不足以形容你!”
她气得抽噎起来,突然冲着爱人的脸扇了一耳光。他旋即转身离开,她马上抓起一个花瓶猛扔出去。精致的花瓶在墙上摔得粉碎。
后来,眼看着恋爱三角中的第二个男人也要离她而去,她绝望地哭喊着:“噢,瑞德!瑞德!瑞德!……瑞德,如果你走了,我该去哪儿?我该怎么办呀?”
他平静地看着她,说出了那句传世经典:“说实话,亲爱的,我一点儿也不在乎。”
这部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捕捉到人在愤怒时的一个矛盾状态,对于这种状态我们很熟悉又很不解:为什么要摔碎一只珍贵的花瓶?为什么要扇自己爱人的耳光?狂怒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后悔和羞愧,常常觉得自己莫名其妙,怎么就发飙了?这种爆发的、破坏性冲动是受到一种强烈愤怒的驱动,这种愤怒来势汹汹,势不可当,却又没有任何意义。
谁不曾在盲目的愤怒中失过控,摔过盘子,或者干过其他更恶劣的事情呢?我们都愿意相信,或者需要自己相信: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事实上,有时根本控制不住。周遭的某些无法预料的事情会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暴力、毁灭,甚至死亡都会随之而来,像早已设好的程序,无意识、自动地就发生了。
愤怒的爆发往往毫无征兆,这种炽烈的情绪压倒了我们的判断力、同情心、恐惧感和痛苦,变成了行为和言语上的暴力。虽然愤怒反应在人类进化历程中至关重要,但同时也让人身处险境。人一旦被激怒,好像就无法逃脱这个恶性循环。那么,如果愤怒是人类的自动反射,你是否准备好了掌握自己的命运?要知道,向你的伙伴、孩子、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动怒可能会在瞬间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尽管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很平和的,但其实杀戮本能早就被编入人类大脑了。这是因为我们和大多数动物一样,身处自然世界里的个体都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和后代。此外,肉食动物还必须杀死其他动物充饥。这些行为天生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而且是和维持生命的必需行为,如吃饭、喝水、性等一样,强烈而又自发,它们存在于我们大脑深处的核心部位。这些行为会被自动诱发,但问题就在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诱发了暴力和杀戮的死亡开关?
一个暴雨的夏夜,我和女儿穿梭在巴黎鹅卵石小径中,渐渐迷了路,又饿又冷。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我需要飞到全球各地去参加各类讲座以及多方合作项目,这些旅程几乎都是独自来往。但那晚却不同,因为我和女儿在一起。春季舞会、毕业典礼以及即将离开高中的焦急期盼都为我们父女创造了分享时光的绝妙时机和话题。看着凯莉开始探索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十分美妙的体验。我们边聊边走,全身都湿透了,跳过一个大水坑,我们躲进一间热气腾腾的小餐厅。餐厅里没人会说英文,三个手忙脚乱的中年妇女包括了烹饪、点餐等所有工作,凯莉运用她在高中学的法语向其中一位点了菜。
突然,这位妇女愤怒地猛戳菜单,然后开始斥责凯莉,原因是凯莉没有为自己点上一杯红酒。在巴黎,人们有一个普遍观念:一顿舒服的晚餐是不能不点红酒的。而对于凯莉来说,在美国,她还没到法定饮酒年龄呢。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并不是世界每个角落都必须和你所生长的环境一模一样。(P3-5)
作者综合了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揭示出许多无法解释的暴力事件都和大脑下丘脑、杏仁核和边缘系统有关,并提出9种使情绪失控的“触发器”。
——Nature 杂志
通过仔细记录人们失控状态下的大脑反应,并列举大量真实故事,本书揭示了失控状态的机制和触发器。这是应用神经科学造福人类利益的一次尝试。好样的!
——Daniel J.Siegel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临床教授
作者研究了大脑神经网络中隐藏的“黑暗面”,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情绪失控的触发器。
——Daniela Schiller博士,伊坎医学院神经科学家
这本书是进入你大脑的最神秘、最危险,并可能是救赎灵魂的一段旅程。作者引导我们进入情绪失控的核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也许是补偿)的蓝图,情绪失控可能会伤害他人、生活乃至世界。
——Daniel Coyle著有《一万小时天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