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虎生主编的这本《建国大业》主要讲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为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树立新的社会风气,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一个强大的党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 书名 | 建国大业(精)/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虎生主编的这本《建国大业》主要讲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为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树立新的社会风气,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一个强大的党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内容推荐 何虎生主编的这本书是以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建国大业》为依据,用翔实的史料,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开国大典、组建联合政府、肃清匪患等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地反映了开国初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诸多方面。共和国诞生初期的辉煌印记,恢弘再现;领袖与人民大众协力开创新中国的历史篇章,纵深记录。本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引领我们置身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加深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目录 第一章 要走路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一封电报牵动三个大国 2.“亦文亦武,谈判之道” 3.政协会议风云再起 二、倒行逆施和全面内战 1.不祥之兆 2.吹响战斗的号角 3.一切派都是纸老虎 三、伪国民大会和国共合作破裂 1.一党包办的“制宪国大” 2.彻头彻尾的一场闹剧 3.国共合作落下帷幕 第二章 党人另起炉灶 一、加强解放区建设 1.挖掉千年穷根 2.土地所有制要立法 3.为战争保驾护航 二、第二条战线的发展 1.物价——断了线的风筝 2.向谁要饭吃 3.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三、打倒,解放全中国 1.把战争引向国统区 2.一厢情愿的“行宪国大” 3.大决战前的准备 4.埋葬蒋家王朝 第三章 建国力量大汇合 一、中间党派向左转 1.请不来的和平 2.艰难的中立 3.中间道路走到了尽头 二、进一步加强合作 1.香港成为反蒋基地 2.的五一口号 3.站在进步的一边 三、奔向解放区 1.一路向北寻民主 2.建立全国群众团体 3.社会名流欣然受邀 第四章 绘制新中国的蓝图 一、新政协筹备会 1.毛定会议基调 2.筹备会不负重托 3.齐心合力,共策共进 二、筹备工作,有条不紊 1.新的首都和一部天书 2.临时宪章 和新的国名 3.国旗、国歌和国徽 三、全国政协届会议 1.团结的大会 2.具体问题的讨论 3.会议圆满闭幕 第五章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欢乐的海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人民万岁 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 1.真正的联合 2.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3.建立地方政权 三、在城市中站稳脚跟 1.接管一穷二白的城市 2.没有硝烟的物价保卫战 3.统一国家财政税收 第六章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一、在城市中站稳脚跟 1.资本家就是资本家 2.抓住不法资本家的小辫子 3.工商业户被化作五类 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1.坚决反革命 2.肃清匪患 3.禁毒、禁娼和婚姻自由 三、建立新的文化教育体系 1.改造文教事业 2.“脱裤子割尾巴” 3.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结语 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在公开复电的同时,毛泽东接见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政府驻派延安的联络参谋周励武、罗伯伦,明确告诉他们,他目前不准备离开延安,希望他们转告重庆。 蒋介石洋洋得意,认为毛泽东推出朱德当自己的挡箭牌,而自己拒绝来重庆的反应正中他的下怀,有利于他的和平攻势。他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是要和平的,毛泽东才是拒绝和平的那一方,他要将毛泽东置于进退两难的局面中。于是,8月20日,蒋介石又发出第二封邀请电报,电报先对他抢夺胜利果实的行径进行一番辩解,推说“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并企图借助“盟军”的名义,来压迫中共就范,然后又冠冕堂皇地说: “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电报用语之恳切,真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蒋介石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深明大义,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第一生命,体恤人民疾苦的人?值得注意的是,这封电报还未到延安,中央社的新闻中已经发表了电报的内容。这一情况同第一封电报发出时的情况迥然不同,可见蒋介石用心之良苦。他的第一封电报是为了在政治上搞突然袭击,第二封电报则是为了进行政治宣传:是你毛泽东不考虑人民的疾苦,不以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重。否则,你毛泽东为什么不肯接受我的邀请到重庆来共商建国大计呢? 为揭穿蒋介石的真实意图,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8月22日,毛泽东发出给蒋介石的第二封复电: “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 毛泽东为什么说从中央社新闻电中读得复电呢?这里蒋介石耍了一个小小诡计。当收到毛泽东第一封复电时,蒋介石便坚信毛泽东不敢来,所以第二封电报便先播发新闻后致电延安,让国内外皆知我蒋介石之和平诚意,而共产党拒邀,则足见其心存分裂,缺乏和平诚意。 延安此时确实难下决心,中共政治局成员几乎全部反对毛泽东去重庆,因而在8月22日的第二封复电中对于他本人是否去重庆,避而不谈。事实上,毛泽东决定让周恩来出去谈,是想先做一番侦察,看看蒋介石打的是什么算盘,然后再就他自己是否去重庆做出决定。 蒋介石根据驻延安联络参谋的情报,断定毛泽东肯定不敢来重庆,他正好借题发挥,将“和平”的调子唱得更高。8月23日,他又在这种情形下发出第三封电报: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接,特再驰电速驾!” 醉翁之意不在酒。蒋介石再三电邀毛泽东赴渝商谈,其理由也说得十分冠冕堂皇,大有刘备三顾茅庐之坦诚。他明知毛泽东不愿从命,却又故作姿态,再三邀请,等待毛泽东再一次拒绝,以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不要和平”、“不肯合作”的大帽子扣在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头上。 正当毛泽东踌躇之时,斯大林的电报也到了延安。电报的语气与其说是规劝倒不如说更像是命令: “中国不能再打内战,否则中华民族就有覆灭危险。” 究竟是谁要打内战?看到电报上的话,毛泽东不禁火冒三丈,一把将电报扔到桌子上。 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和平攻势和苏联的压力,8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在延安枣园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大多数同志赞同周恩来的意见,认为不应轻易出去,还要看一看再做决定。朱德和彭德怀支持毛泽东去重庆。 P4-5 序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时序更替,留下的是奋斗跋涉的足迹,时间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也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在我们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即将隆重召开之际,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丛书。该丛书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股份)已经上映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即将献映的《建军大业》三部影片改编而成。三部影片是我党、我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不同节点推出的献礼巨制,真实地记述了我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生动地塑造了革命领袖与仁人志士的伟岸形象。全套丛书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文艺创作的指示精神,将是影视出版界具有政治意义与正面影响力的重要读物。 电影《建军大业》定于7月28日首映,此际推出“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丛书,正是以建军90周年献礼为契机,其中的《建军大业》一书浓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的峥嵘岁月。随着南昌城头第一声枪响,一支伟大的红色武装宣告诞生。从此,这支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武装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将一面八一军旗化作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不朽图腾。特别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民军队全面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开创出我军发展的崭新局面。沧海桑田,岁月流逝。如今,那永载史册的枪声虽已远去,但这个特殊的日子却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 “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丛书,既承载了国家与民族前行的进程,也还原了我党我军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史料翔实而丰富,叙事生动而形象。丛书对于各行各业的读者,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都是生动别致的爱国主义与理想教育读本,在追忆民族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中,激发着爱国情怀;另一方面,作为重大出版项目与红色经典读物,丛书也必将为影视出版界唱响主旋律,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起到积极而特殊的作用。 历史正在翻开新的一页,祖国已经迈向新的征程。在追忆与畅想的时刻,我们有理由心生感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珠矶合璧的“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丛书,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注脚。 童刚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2017年5月11日 后记 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开国大典、组建联合政府、整党整风等一系列重要历史片段和历史故事,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历程和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进程,它引领我们重新回顾历史,点燃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前辈和中国人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丰功伟绩。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我们特编写了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建国大业》一书。 本书主要讲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为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树立新的社会风气,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一个强大的党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本书由何虎生主编。参加本书写作、审阅、核对和其他工作的还有:赵文心、龙春利、张天宇、江英、范承斌、汤涛、王晓明、楚序平、何理、胡竞方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也由于本书的写作方法特别,主要是以解放战争时期几种建国方案的斗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为主要线索来描述新中国的成立史和巩固史,是否合理,是否有重要史实遗漏,也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7年3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