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林主编的《一带一路(中亚石油安全与共享)》讲述了在全球化时代,独立后的中亚各国,不再仅仅充当国际通道的角色,其地缘战略地位变得更为重要。中亚为自己赢来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石油开发与贸易中已经有了能够维护自身利益的合作。从历史传统来看,从西汉张骞开始,中国与中亚之间就有了友好的交流与合作。
中亚不仅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而且具有地缘便利,对于确保中国石油安全具有特殊价值。因此,中国与中亚的石油合作,必然带来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带一路”战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让古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
李学林主编的《一带一路(中亚石油安全与共享)》主要介绍了中亚人文地理、石油资源与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以及在此复杂背景下,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实施国际反恐合作,从而选择更好途径维护中亚的石油安全与资源共享。本书从地理、历史、理论事实等方面进行叙述,内容丰富,对“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推动中国与中亚发展合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1章 “心脏地带”: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
荒漠、绿洲与草原
马背民族的历史舞台
俄国征服中亚与地理隔绝
中亚五国的独立与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
第2章 中亚的油桶:世界石油的新惊喜
现代社会的石油依赖
世界的油桶忧虑
“第二个波斯湾”的发现与纷争
围绕里海石油的大国竞逐
第3章 “双泛主义”:威胁中亚政治安全的文化毒瘤
历史上的中亚文化
沙特阿拉伯与泛伊斯兰主义在中亚的传播
“奥斯曼遗产”:泛突厥主义
“双泛主义”对中亚政治安全的消极影响
第4章 飘向中亚石油产区的硝烟:中亚极端恐怖主义的暴力
巴斯马奇运动及其影响
“吉哈德”:圣战观念的畸变
伊扎布特与费尔干纳盆地的硝烟
中亚极端恐怖主义的国际影响
第5章 合作与博弈:中亚油桶与中国石油安全
张骞、汗血宝马与中国的西域情结
中国高速发展与油桶之忧
中亚油桶开发与贸易对所在国的战略价值
地缘优势与中亚油桶对中国石油安全的特殊价值
第6章 护住油桶:上海合作组织的努力
中亚极端恐怖主义对中亚与中国石油安全的威胁
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
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与能源俱乐部建设
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与联合打击中亚恐怖主义势力
上海合作组织的多层次合作与维护非传统安全
第7章 “一带一路”:中亚油区硝烟飘远的新希望
中亚“绿洲之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创新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亚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建设的中亚反恐怖主义效应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