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靖著的《我在以色列的2000天(一个中国医生的犹太时光)》通过一个中国医生在以色列留学的真实经历,介绍以色列这个闻名世界的犹太人的故乡,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勇敢和勤劳的犹太科学家的才能和智慧,犹太民族美好的风土人情,独特的传统节日;犹太人民平凡而又独特、艰难但又壮阔的生活和文化。
| 书名 | 我在以色列的2000天(一个中国医生的犹太时光)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鲍靖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鲍靖著的《我在以色列的2000天(一个中国医生的犹太时光)》通过一个中国医生在以色列留学的真实经历,介绍以色列这个闻名世界的犹太人的故乡,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勇敢和勤劳的犹太科学家的才能和智慧,犹太民族美好的风土人情,独特的传统节日;犹太人民平凡而又独特、艰难但又壮阔的生活和文化。 内容推荐 中国人一向对犹太人的成功非常景慕,但很少有人有机会在孕育了犹太人的以色列生活,并与他们荣辱与共,朝夕相伴。鲍靖著的《我在以色列的2000天(一个中国医生的犹太时光)》讲述了作者在以色列平凡而又震撼人心的经历,把我们带入了那片神奇而又伟大的土地——圣经的故乡,了解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那些顽强不屈、聪慧善良的犹太人民。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做智慧的犹太教授的学生 第1章:我的犹太导师:一个二战幸存者 第2章:从“医生”到“博士” 第3章:见到以色列政坛元老:前总统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 第4章:戴维·本·古里安:征服沙漠的以色列第一任总统 第5章:香港总督董建华访以 第6章:第一次公开演讲 第7章:国际大家庭 第8章:纪念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 第9章:在美国找工作百发百中 第10章:依依惜别 第二部 犹太人的友情观、爱情观、家庭观及其育儿理念 第11章:犹太妈妈的教育理念 第12章:钱。要用于寻觅知识:丝绸布上的巴黎地图 第13章:多心房的美丽姑娘奥娜 第14章:热爱中国的犹太小伙子本舟 第15章:出色的教授导游麦克 第16章:邓小平、阿木兰和我 第17章:沙漠教授约翰 第18章:义务心理医生莎蕊 第19章:女警察奥莉 第20章:多灾多难的民族 第三部 以色列的风土人情 第21章:温床般温柔秀丽的“死海” 第22章:散步街中央:在以色列过赎罪日 第23章:沉重的逾越节:一个英国犹太夫妇的后代 第24章:在导师家过光明节 第25章:酷爱户外生活挑战的犹太人:野外露营 第四部 沙漠上滋生的爱情 第26章:童年的梦想 第27章:情惑:流星相遇 第五部 情系圣经的故乡 第28章:思念 第29章:重访第二故乡 第30章:中东第一个女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第31章:“再别康桥” 后记 华盛顿的樱花节 致谢 试读章节 在学校里,甚至在大学里,学生和校长同样以他们的名字闻名,而不以地位或官位被知。这也充分说明了犹太教做人的一项原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犹太教堂的讲台和观众席位都在同一个高度上,证明说教的人并不比听众高一等。 这也许是我到以色列后的第一个“文化惊讶”吧。因为在我们中国,长幼尊卑是不可跨越的界限。如果你对你的上司称名道姓,或对老师称名道姓,会被严肃的指责为“无礼”或“没有教养”的。 “专门为我?在他家里设宴?”我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 我对导师接收我做学生一直感激不尽。要说请客,应该我请他才对,怎么会是他请我呢? 我又在用我在国内的习惯去思忖。我在中国还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同事相聚,总是在一个饭店,而且,要说请客,应该是学生请老师,或者下级请上级,或下级给上级送礼。但我后来才知道,在西方世界,这种惯例恰恰相反。 在以色列生活了几年才知道,这儿都是导师大方地请学生吃饭,或给学生送礼。每逢过年过节,请他们的学生们来家里过节,招待辛苦学习做实验的学生们。我听说在机关单位里也是一样,都是上级给下级送礼——这跟我在国内的情形完全掉了个个! 我没有汽车,所以第米催受导师委托,专程前来我的住处接我。 导师家住的离学校不远,在一处叫作“沃买尔”的小区内。很多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的教授都住在这个小区。 这是一栋只有一层楼的单独别墅,掩映在一片红花绿草中,并不显眼,但却静谧安详。周围有半人高的篱笆,与邻居家的花园隔开。 记忆中,那时候,我还从来没有到过这样一家像电影里一样令人向往的“小别墅”呢,所以心中非常激动。我从小在大城市的平民区里长大,见多了狭小的过道,黑暗的小屋。这是第一次来到一个西式的小别墅。 当然多年后来到美国,见到了太多这样的“洋房”,有的大的像宫殿一样,内饰和外表都富丽堂皇。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导师和我所有以色列朋友的家——它们虽然平淡,朴实,但却充满了生机和家庭的温暖。其实这种温暖的感觉是我在以色列每到一处,都可以体会到的。而这种温暖,有时并不是仅仅属于屋子的主人或他们的亲戚朋友的。主人们常常把这些家庭的温暖赠予那些远路来得匆匆的过客,或者是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几乎每一个犹太朋友的家里都会如此热情。我的许多在以色列留学的中国同学也都有过同样的感受。他们每到节假日都会被请到或导师,或朋友的家里。而我和女儿,很少在家里过过以色列重大的节日。 也许,这也是我们如此眷念这个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而我在以色列的6年中,不知被朋友带到过多少犹太人家里度周末或欢度传统佳节,有时是正式被朋友或同事邀请,有的请客的主人甚至与我素昧平生,从不相识,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随机被我“顺带”上的:“靖,要去参加一个晚会,我带你去,你会过得快活的”。而我,也曾带过好几个临时来以色列访问的中国同胞去赴朋友家的宴会。 每一次都得到主人一家由衷的热烈的欢迎,每一次都带回无数美丽的回忆和朋友欢聚的温情。 犹太人是热情好客的,而且他们的心就像他们的家门一样,可以随你进出、畅通无阻。 对这点,在美国生活了多年后,我的体会尤其深刻。在美国,很少有人请你去家里做客。美国人不想让你知道他们的隐私。家是人的一面镜子,他们要保住隐私,就不能让你看见这面镜子。如有客人朋友来了,最多也就是请他们去饭店吃餐饭而已。我没有在美国上过学,但所听所闻,与以色列是不一样的。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导师住在那里,家里有几口人。 美国是个商业化的国家,就连待亲接客也都成了商业化。虽然说着、笑着、对视着,但你却不知对方何许人也,让你没法摸透。更不可思议的是,你虽心中疑惑,也决不能肆意发问——问到任何私人问题,人家会认为你粗鲁无礼!见面、拥抱、就座、点菜,然后服务生上菜,吃吃笑笑,然后握手、拥抱、亲吻、再见,非常的虚假和客套。 也许这就是美国和美国的文化。而这种文化让我更加思念我在以色列的生活和我热情开朗的犹太朋友们。 第米催和我到达导师家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到了,导师现在所有的学生,我都认识,也有导师过去的几个学生,我不认识。外加导师的两个儿子。导师的女儿在外地上学,所以没有来。(P6-7) 序言 朋友们,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占世界人口不到2%的犹太人能够在世界上享有如此巨大的声望,在科学、经济、医学、农业、哲学领域的研究都遥遥领先?为什么世界23%、全美国36%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是犹太人?那么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我相信你能从这本书中,通过一个中国医生在以色列2000天的经历,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了解以色列的教育观、婚姻观、家庭观、爱情观和友情观。 你会知道以色列并不是像电视新闻上报道的,在加沙地带和兰高地上灰色的土地,破旧的房屋,而是还是《圣经》里所说的“流着奶和蜜”,鲜花盛开、鸟语花香的土地。 你会了解那些新闻报道上常常见到的身着长枪、穿着印有西瓜皮图案军装的以色列年轻男女士兵身后真实的感人故事。 你也会在了解以色列的风土人情的同时,分享犹太人对生活的热诚,分享犹太人的智慧、才能和顽强的精神。 你也一定会体会到三大宗教发源地耶路撒冷的神圣。历史悠久的耶路撒冷位于以色列中部,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这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石头城,所有的楼房都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构架成的。每一块灰白色庄严古老的石头,都会向你倾诉自己血腥的故事。《圣经》说上帝把世界上90%的美好都给了耶路撒冷,那么上帝也把90%的苦难给了耶路撒冷。几千年来,这里战争不断,历史、宗教和文化在这里沉淀和升华。到如今她还是中东战争的导火索。在耶路撒冷的伯利恒,耶稣诞生的地方,我看到一对夫妇抱头痛哭,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神圣的地方,而他们终于来到了! 你也一定喜欢繁华璀璨的世界都市特拉维夫的浪漫。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金融和科技中心。如果你在特拉维夫逗留,那细腻的海滩、海岸上自发的民间艺术陈列和音乐舞蹈表演,会让你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你会在象征着犹太人不屈不挠精神的马萨达驻足,为多年前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所感动。 你会想亲身去体会气势雄伟、辽阔浩瀚的内格夫大沙漠,享受那闻名世界的死海——实际是不死之海——的温柔;你也会被以色列红海的秀丽,加利利河的多姿所深深吸引和陶醉。 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施以后,一股股强烈的春风把中国的莘莘学子吹向了世界的四面八方。自1992年中国和以色列建交以来,这股东风也把极小部分的学子吹向了中东的一个小小的月牙形的国家——以色列。从此,以色列的土地上,除了700万犹太人外,还生活着许许多多被她的高科技所吸引,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其中包括我们这些黄皮肤的中国人,大多分布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以色列其他6所大学里。以色列先进的科学技术、犹太人的热情和友善使我们中国学者在此学有所成,受益匪浅。 去以色列留学,绝不同于去美国或是欧洲国家。中东的分歧,以色列的战火风云,是无人不知的,但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向往、对犹太文化的敬仰,时时振奋着我的心扉,使我毅然放弃在国内优厚的待遇和病房主任、主任医师的头衔,去以色列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 闻名遐迩的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坐落在雷霍沃特市,离特拉维夫约24千米。在举世闻名的犹太教授的指导下,我在那儿获得了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对癌症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此同时,也接触了以色列文化,结识了一批莫逆之交。 我女儿贝蒂也随我在以色列留学,在那里度过了少女成长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从10岁到14岁。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出生在中国,但在以色列长大。”2002年初夏,她被选人参加以色列儿童音乐天才决赛,与犹太孩子同台演出,她以优美的嗓音和流利的希伯来语,为中以友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曲,成了人人喜爱的“筷子歌星”。今天,以拯救人类疾苦为己任的贝蒂,酷似一个在以色列土生土长的“萨布拉”(希伯来语仙人掌的意思),外柔内刚,善良勇敢,操着流利的4种语言,救死扶伤,为急需的病人服务。 今天我终于把那段独特美好的以色列旅程记述下来与同胞们分享。 后记 华盛顿的樱花节 每年春天来临时,大约在三月底或四月初,是华盛顿樱花盛放的季节。几千棵连绵不绝,如波似浪的樱花树映衬着古朴雄伟的国家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中心建筑群,把气势辉煌的美国首都装点得像世外桃源一样浪漫诱人。 花开花落,春去春来,我从美丽的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已经好多年了。华盛顿特区是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她的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的。华盛顿特区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河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合处的东北岸,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这片几百年前的穷乡僻壤,现在是全世界人民瞩目的地方,巍然耸立着举世瞩目的白宫、国会山、林肯纪念堂、杰弗逊总统纪念堂和史密斯学院博物馆群。 美国政府的绝大多数机构,如白宫、国会、最高法院均设在华盛顿。白宫是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届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因为她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造成的宫殿而得名。白宫正楼南面的草坪是总统花园,美国总统常在这里举行欢迎贵宾的仪式。椭圆形的美国总统办公室设在白宫西厢房内。国会大厦坐落在华盛顿全城最高点上,它也是华盛顿特区的象征和标志之一。这座乳白色的建筑有一个圆顶主楼和相互连接的东、西两组楼群组成,供美国国会参议院、众议院使用和办公。如你开车经过华盛顿地区,立刻映人眼帘的是全世界最高的石碑建筑——华盛顿纪念碑,高169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提早前来排队的游人可登上电梯的顶端,把首都和美丽的波托马克河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但恐怕华盛顿最著名的、最吸引全世界游客的还是史密斯学院博物馆群,主要由博物馆和艺术馆组成,包括美国历史博物馆、自然历史国家博物馆、国家艺术画廊、美国国家植物园、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Hirshhorn艺术博物馆与雕塑园、Freer艺术博物馆与Arthur M.Sackler艺术博物馆、Sackler艺术博物馆、菲利普斯画廊等。这些博物馆积聚了美国和世界历史和文化的精髓。 不同于世界上的大多数博物馆,华盛顿的博物馆绝大多数是免费游览的,因为史密斯学院博物馆群是由一位从没有到过美国的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捐款建造的、以传播人类知识为目的的博物馆集群。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在美国政府的不断资助,以及少量私人捐助的支持下,现在的史密斯学院博物馆群已经发展成拥有19个博物馆、一个动物园、9个独立研究中心的多学科研究型博物馆群,其大部分机构设在华盛顿特区,也有少部分分散在纽约、弗吉尼亚,乃至巴拿马。由于史密斯学院的公立性质,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包括华盛顿的众多博物馆。 走进那些外观庄严雄伟、高大豪华的建筑物,你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人类的伟大,历史的悠久,宇宙的壮阔和生命的璀璨。 华盛顿也是美国的教育文化中心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全世界最辉煌、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宝库,是美国知识与民主的重要象征。这是座收藏近1亿2100万项的人类文明的象征、驰名世界的文化建筑,但置身其中,你会感到你是进了欧洲的艺术博物馆,里面到处可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从众多希腊廊柱式或维多利亚哥特式设计中脱颖而出,壁画、镶嵌和雕刻精工细琢。支撑主阅览室的大理石柱象征文明的生活与思索,走廊中还耸立着8位智慧女神的雕像。华盛顿特区拥有乔治城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大学,霍华德大学——著名的黑人大学,以及附近的马里兰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很多高等院校。 肯尼迪艺术表演中心是以年轻遇刺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命名的,位于华盛顿特区西北面,与著名的水门大厦比邻,一面临水,是美国著名的艺术表演的场所。里面由四个大厅组成:肯尼迪音乐厅、歌剧厅、艾森豪威尔剧院,以及一个小型音乐厅。庞大的“肯尼迪音乐厅”,座位多达2759个,舞台可容纳200人的乐团,观众席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一间总统包厢,奢华典雅,古意盎然。音乐厅舞台上装饰着4000多个管风琴的管子,显得特别壮观。厅内拥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休息室,屋顶上装饰着巨型水晶灯,以及许多国家赠送的装饰纪念物,闪闪发亮,眩人耳目。这儿也是人们在参观艺术表演之余交际应酬的场所。歌剧《弥撒》在金碧辉煌的歌剧厅首演,前来观看演出的有肯尼迪家族、华盛顿的外交人士、政府高级官员、音乐及艺术界知名人士等。艾森豪威尔剧院是专门为舞台剧设计的场地,也是多功能表演场所,有时也放映电影。近年来也常见到来自中国的艺术团在此演出。采用灰蓝色调的设计、高雅宜人的小型音乐厅适合室内乐、独唱、独奏等演出,是一个很别致的阶梯式小型表演场地,音响效果非常良好,坐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享受到相同的视听效果。 站在这个艺术表演中心的大厅里,尤其是在周末的晚上,你常常可以看到穿着极为讲究的情侣们,即便是在冰天雪地的季节,也是袒胸露背,长裙坠地,不亚于参加好莱坞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但是,你也可以见到很多衣着随便的人,甚至偶尔还会有人穿着T恤牛仔入场,像是辛苦了一天没有来得及更衣,反正谁也不会阻拦你穿着便装走进富丽豪华的演出厅。这就是美国,一个真正的大熔炉! 虽然在华盛顿地区到处可见樱花盛开的美景,但最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樱花树大多栽植在圆顶希腊式的杰弗逊总统纪念堂周边、潮汐湖畔和波多马克河两岸,其中以潮汐湖周边的樱花最为引人人胜,有三千多棵樱花树位于潮问盆地。潮汐湖是一个人造的水池,毗邻波多马克河,为华盛顿隧道涨潮时提供了退路,她周围的岛屿也为游人提供了休闲的空间。大部分樱花树木是井吉野樱,也有其他各类樱花。沿湖有许多可漫步的小径和许多可以野餐休憩的地方。东海岸的潮汐湖可租到划桨船,也可买到热狗、三明治、饮料和小吃。旺盛期中,郁郁葱葱的樱花树骄傲地向着湛蓝色的天空绽放,或洁白或粉红色或深红色晶莹剔透的花朵,映衬着宁静优雅的潮汐湖水,柔美又高贵。花开过后,亿万朵多彩的樱花瓣又随着早春的清风飘向空中,然后轻盈优雅的铺撒在树丛中那松松的肥沃的土地上。柔和的阳光勉强地从缀满枝头的、茂密粉嫩的樱花朵中挤入,照射在这些晶莹的花瓣织成的、梦幻般的地毯上。 潮汐湖畔矗立着一座白色的、用罗马万神殿式建筑风格设计的建筑,它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扬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纪念堂。这个半圆形穹顶、希腊式长立柱的亭式建筑物与华盛顿纪念堂隔着秀丽的潮汐湖遥遥相对。很多赏花走累了的人就坐在大门前的石阶上,欣赏眼前樱花簇拥下的潮汐湖和湖上悠悠浮动的漆成鲜红色的小游船,以及湖对岸高耸人云的华盛顿纪念堂,美不胜收。如果从湖的对岸透过丰满的樱花树遥望这个杰斐逊纪念堂,那洁白的圆顶建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被那满枝满树的樱花蓓蕾竞相簇拥着,如诗如画,象征着和平,象征着文化,象征着优雅和高贵,以及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和谐和美好! 能够起早的人也许那天能幸运地乘电梯登上碑顶,俯览鲜花丛中的美国首都,你会看见丰柔多姿的潮汐湖恰如一块裁剪整齐的绿宝石,静静地憩息在樱花植成的彩虹中;坐落在潮汐湖的南岸的杰弗逊纪念堂,在花丛绿地中熠熠生辉。 每年忙中偷闲,感受花朵在眼前身边飞舞的浪漫,构成了我和女儿贝蒂来到美国后最美好的时光之一。这样的时刻,每每除了赏花以外,我们也最喜欢欣赏不时从身边走过的、前来赏花的人,一群群、一对对、一家家穿着不同风格的服装、说着各国语言的人从身边走过,还有一条条宠狗,被他们的主人牵着,也在铺满樱花瓣的草地上闲庭漫步。今年我们还见到一条穿着红色背心的小狗坐在一个四个轮子的木板车上,据说是他的腿摔断了,不能行走,主人就特意亲手为他造了这个轮车,拉着他来赏花。我看到每个游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声响接连不断。 那天正当我在尽兴拍照时,贝蒂将头伸进镜头——于是,一朵朵粉红色绽放的樱花围绕着她青春的笑脸,伴着远处高高耸立的华盛顿纪念碑,构成了一副动人的图片——我拍下了那天中最美的一张照片,真可谓花美景美人更美! 除了华盛顿白宫附近外,许多紧靠华盛顿北边的小城市,尤其是肯乌德社区,也是赏花的好地方。社区里种了无数吉野樱,每条路的两旁都是花,一簇簇一片片尽情盛开的樱花树,排列在宽阔整洁的小区街道两旁,在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并不输于潮汐池周围的樱花。看花人最多时,会有警察出动维持秩序,而且这些小区内只能步行,不许开车。许多私人别墅的门前门后也种满了樱花树。我看到很多白色欧式楼房前的花园里,面向行人街道的绿色的草坪上,放着两把红色的椅子,我猜想那一定是周到好客的主人们专门给前来小区赏花走累了的游人准备的。 樱花虽是开在路边湖畔,也恰似是开在有心欣赏她们的游人的心灵深处。当年我在以色列的博士导师约西的夫人米凯尔听说我要去坐落在离美国首都华盛顿将近15英里的马里兰州贝色斯达市美国国立公共卫生研究院工作,就兴奋地对我说:“华盛顿的樱花太美不胜收了。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我都照相机不离手,每一个视野都是一幅优美的水彩画”。米凯尔曾与她的来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丈夫约西在美国生活了几年,每次都居住在贝色斯达市。导师夫人对樱花的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居住的小区就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贝色斯达市,离华盛顿很近,不论坐地铁还是开车只有不到30分钟的行程。当初我的好友英和她的爱人向阳热情的留我们住在他们家很多天后,开车带着贝蒂和我,在贝色斯达市附近寻找租房。我们选了一栋樱花树前呼后拥着的小区安顿了下来,每天回家的行人道上,铺满了小巧玲珑多彩多姿的樱花瓣。 在众多的花簇中,樱花绝不是最美的。但樱花的美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美,因为她是一种群体的美。她没有牡丹的鲜艳夺目,又没有腊梅的顽强高贵,但她们却既温柔,细腻,和谐,灿烂。谁也不争奇夺研,独霸山头。正如黄山之美不在于片石寡峰,而在于层峦叠嶂,起伏连绵;大海之美不在于滴水独浪,而在于波澜壮阔,浩瀚无垠。花开时千枝万树群开群放,如潮似海,花谢后一起潇洒地投向大地的怀抱,为欣赏她们的人铺设起彩虹般美丽的梦床,伸向无尽的美好的世界。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中,我的在中国出身、在以色列长大的女儿贝蒂,载着一对在以色列犹太文化的熏陶下练就的坚韧的翅膀,已经成为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急诊科医生,骄傲自信地走在人生灿烂的轨道上。 我常常被樱花的美震撼和感动。因为樱花虽美,但是花期甚短,通常最多只有两星期的观赏期,但盛开时总是整棵树整片地尽情绽放,燃烧着火一样的激情和希望。这多么像我们有限的生命啊! 对于浩瀚的宇宙和悠悠的历史而言,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不论你生活在哪里,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工人、农民、教师、律师、医生,只要有幸能像一朵小小的樱花一样,在群起群开时,为大干世界添彩,花落时像一片轻盈的樱花瓣柔美地落下,为下代铺路,便人生足矣。 透过那五颜六色的樱花瓣,我仿佛又看见那片绵延起伏、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那个多灾多难,却又美丽动人的月牙形国家以色列,我的第二故乡。 2015年底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 书评(媒体评论) 犹太历史和文化是人类宝贵的遗产。本书通过一个中国医生在以色列的留学经历,以及智慧的犹太教授和犹太文化对她的影响和塑造,把我们带入犹太人民艰难而又壮丽的生活,是一本了解犹太人理念和生活的难能可贵的好教材。 ——中国犹太文化联盟会长、南京大学格来泽犹太/以色列研究讲座教授 徐新 作为一个资深的中国女医生,靖在以色列传奇般的,平凡而又动人的经历无疑使在美国的六百万犹太人有身临其境的深远意义。感谢鲍医生把这段难得的以色列生涯与我们分享。 ——美国亚洲文化学院院长及董事 ——红杉美国总统号游艇集团有限公司主席Mallory Star 从靖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善良真诚的高贵品质。我和靖真挚的友谊是中以两国人民友谊的缩影和象征,她将与我的生命同在。 ——生物学博士,巴里兰大学高级研究员Oma Zagoory 靖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也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以色列是靖的第二故乡。以色列会永远张开她温暖的怀抱,欢迎她和女儿贝蒂回家! ——魏茨曼研究所教授,以色列癌症协会主席Yosef Yarden 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友谊源远流长。鲍医生在以色列的经历,不仅针对中国人,以色列人或美国人有意义。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传统和现实,封闭和开发交替的时代,我相信所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感兴趣的人都会喜爱这本书。 ——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Ionathan Laronne教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