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清神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葆海//吴学华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咸丰二年七月初六。

壬子年、戊申月、丁丑日。

宜:交易。

忌:出行。

今天是个做生意的好日子,可德宝斋掌柜李振卿却高兴不起来。尽管外面骄阳似火,几乎可以将街上青石板晒透,他却打心底透出一阵阵的寒意。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那张紫檀木方桌上用红布盖着的东西,眼神中透出几许绝望。他扭过头,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那个白胡子老头,露出哀求的目光。可白胡子老头却微微闭着眼,手抚着那缕稀疏的山羊胡,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

在京城的古玩界,有谁不知高老爷子的大名?老爷子从年轻时候开始,就专吃掌眼的饭,人生几十年,无论是金银玉瓷,还是铜铁兽骨,见过的玩意儿千千万万,他从未走过眼,即便是一块春秋时期的烂木头,他也能一眼看穿。京城内外,无论是什么物件,只需老爷子一句话,那就是铁板上的钉子。

当然,老爷子是泰山北斗,且在十年前就已经金盆洗手,整日安心养花弄鸟.不再帮人掌眼看货。据说老爷子当年欠李家上代人一个人情,李振卿一直没敢动用这层关系,今儿实在没辙了,才登门相请。

高老爷子顾及旧情,人是来了,可看过桌上的东西之后,便没有再说一句话。

李振卿心如乱麻,高老爷子没吭声,在座的几个人谁也不敢说话,屋内静得几乎可以听见彼此的心跳。

桌上红布盖着的,其实就是一个铜鼎。李振卿在行业内混了几十年,自然认得那是商周之物,铜鼎的式样也很普通,左右两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只是鼎腹内多了数百个阴刻的文字,正是那些文字,显示出此鼎的与众不同。也正由于这一点,送货到京城来的西安宝和轩老板苏亿年,敢狮子大张口要价四千两。而一般的商周古鼎,其价不过五六百两。

此前,苏亿年已经当着另外几个老板的面,把话给说了:他正是看中德宝斋这块百年老字号的牌子,才把鼎给直接送来的。言外之意——要是德宝斋不敢下(买货),那只好找别家。

这是对德宝斋赤裸裸的挑衅。

德宝斋起家于乾隆初年,传到李振卿手上是第四代,是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在京城琉璃厂西街的众多古董店铺之中,德宝斋的名气不算最大,但这百年老号的名头,也小不到哪里去。

上至亲王贝勒,下至七品翰林,不乏德宝斋的常客,百年老号靠的不仅是店内的上等货色,当然还有生意上的手段。

可这些手段,有时却是一柄双刃剑:抢了别人的客源,自然就有了仇家。琉璃厂大街上.有几家不对德宝斋恨得咬牙切齿呢?  李振卿的目光在几位老板的身上扫过,或许苏亿年只是一个露脸的,干的是跑腿的活,真正的主角就在这几个人当中。

古董这玩意,说白了就一个字:赌!赌的是眼力和胆识。

李振卿自认眼力和胆识都不差,可今日为了德宝斋的百年声誉,他被逼得没了退路,只得放手一搏。如果赌输了,他和德宝斋就都将在京城消失。形势逼人,他不得已动用了那层关系,请来久不出山的高老爷子。

眼见已过了半个多时辰,高老爷子仍是眯着眼,把玩着手里那串紫檀木佛珠,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李振卿深吸了口气,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绝不能让那几个老板看出他的心虚,尤其是古缘斋掌柜夏立祥。这夏掌柜并非善类,整天瞪着一双灰白的三角眼,总想着如何算计别人。此人与惠亲王府有些关系,据说常帮王爷收藏些世间极品的古董。看今儿这架势,自是来者不善。

坐在下首的苏亿年看了看众人,干咳了两声,才小心地说道:“李掌柜,您看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不如……”

他说话的时候,拿眼睛瞟了瞟高老爷子。

按京城琉璃厂古董行内不成文的规矩,若让苏亿年把鼎拿出门,明天德宝斋就得关门。李振卿的眼中露出些许绝望,他起身看了在座众人一眼,正要开口,却见门帘一拂,走进一个四十岁上下、穿着长衫的瘦高个子。

来人叫陈介祺,乃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字寿卿、号簠斋,任翰林院编修,加侍读学士,人称陈翰林。

陈介祺生于嘉庆十八年,白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道光十五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此后一直供职翰林院。他喜好涉猎众多文化典籍,尤对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颇有研究,亦精于金石文字考证及器物辨伪,名气之大,不亚于高老爷子。

李振卿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般,几步冲过去握住陈介祺的手,道:“陈兄,您可算来了!”

李振卿派人去请高老爷子的同时,还亲自去了趟陈府。可陈府的人说,陈翰林进宫去了,不知啥时候回来。

那几个老板和高老爷子,陈介祺自然都认得,他看了他们一眼,无声地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了。李振卿领着陈介祺快步来到桌旁,顺手扯掉那块红布。P1-3

书评(媒体评论)

吴学华老友写的悬疑类探险小说,从《盗墓天书》到《万古神石》,每一部都那么经典,创作手法向来信马由缰,情节紧张刺激,充满悬疑推理,使人欲罢不能。这部《大清神鼎》,是在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基础上,加以文学艺术创作手法的修饰,使之更加充满传奇色彩,不亏为一部上等佳作。

——青年实力派作家、湖南怀化市作协副主席 蒲钰

张葆海老师善于传统写作,文字功底深厚写实,叙述故事娓娓道来,以流畅的笔墨,将人物性格刻画得颇为传神逼真。在本书中,通过新的视角对每一个主要人物的人性进行了较好的剖析,使之展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客观规律,有深刻的社会认知价值。

——北大文学院教授、资深评论人 胡可凡

羽翼未丰的咸丰皇帝、权倾朝野的一品亲王、机警乖巧的安德海、极具城府的曾国藩、胸有大志的李鸿章、一身豪气的捻军首领、咄咄逼人的外国公使、明哲保身的古董商人,还有那凄楚哀怨的红颜知己……看区区七品翰林如何周旋于各类人物之间。游戏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新浪文学编辑 小磊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神鼎奇观

第二章 无名血书

第三章 江湖老前辈

第四章 惠亲王爷

第五章 古鼎的来历

第六章 诛九族的大罪

第七章 神秘蒙面客

第八章 亡羊补牢之计

第九章 命悬一线

第十章 皇上密旨

第十一章 古鼎与玉佩之谜

第十二章 铭文玄机

第十三章 可怜的小乞丐

第十四章 上古奇书

第十五章 祸起萧墙

第十六章 大清国运

第十七章 谋逆大案

第十八章 龙潭血战

第十九章 枯骨之汤

第二十章 战火临城

内容推荐

张葆海、吴学华著的《大清神鼎》讲述了:大清咸丰二年,一尊由陕西出土的商周古鼎,辗转落入潍坊籍翰林学士陈介祺的手中。擅长于金石文字的陈翰林在研究鼎内铭文时,发现了藏于文字之间的一个大秘密。此时,一封放在家门口的血书,使他意识到自己被人利用,接下来,他被动地卷入一场朝野纷争。可他并不知道,被他命名的毛公鼎,居然开始左右大清国的国运,更大的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靠近……

面对孤立无助的咸丰皇帝,权倾朝野的惠亲王爷,还有反清复明的江湖豪强,甚至是咄咄逼人的法国公使……陈介祺如何摆脱各方势力的纠缠,保住大清国的威严和自家的性命?

编辑推荐

蒲钰、钟连城等十几位知名作家鼎力推荐。

一尊经由陕西出生的商层古鼎,一个震惊江湖豪强的惊天陷阱。

一封左右大清国运的诡异血书,一份牵动朝野纷争的机密档案。

这部张葆海、吴学华著的《大清神鼎》,是在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基础上,加以文学艺术创作手法的修饰,使之更加充满传奇色彩,不亏为一部上等佳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