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同理心(高同理心人士的六个习惯)(精)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英)罗曼·克兹纳里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同理心是职场中看不见的竞争力,是学校不会开设的课程,是生活中绕不开的高情商。

同理心权威研究者,揭示6大习惯,让你轻松搞定客户,更懂老板,与他人融洽相处。

罗曼·克兹纳里奇著的《同理心(高同理心人士的六个习惯)(精)》是“心之力”系列第4本,将针对整套书重点营销推广。

真正的高情商,是拥有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种理想,一种力量,更是一场改变人际关系的革命!

内容推荐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向内看,认识自己。现在,是时候向外看了,我们需要走出自我,探索他人的生活与视角。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外观时代,而外观时代的核心就是同理心。

从销售管理到婚恋家庭,从社会关爱到政治行动,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同理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理心是21世纪值得拥有的关键能力,正以看不见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发展。

罗曼·克兹纳里奇在《同理心(高同理心人士的六个习惯)(精)》中指出,同理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成就自己的核心所在。作为同理心领域的权威研究专家,作者提出了高同理心人士拥有的6个习惯,这些习惯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迸发创意。同理心不仅可以成就个人事业,而且正在引发全球变革,改变我们的生活。

目录

前言 同理心:从根本改变的力量

 人际关系的革命

 培养高同理心的6个习惯

 高同理心人士的6个习惯

 解决同理心赤字的问题

 “内观”到“外观”

 同理心的挑战

习惯1:打开你的同理心开关

 科幻小说还是科学事实?

 人本来就自私,不是吗

 为何有人会冲进火灾现场救素昧平生的人

 三山实验——两三岁小孩即有同理心

 越常被冷落的孩子,越有暴力倾向

 挑战达尔文:演化显示合作与竞争一样重要

 为什么看恐怖电影时手心会冒汗

 我们能借助学习让自己更有同理心吗

 重新架构你的心智

习惯2:进行想象的跳跃

 如果同理心对我们有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多使用它?

 偏见:贴标签逻辑

 权威:平凡的邪恶

 距离:无法看见自己的行为后果,所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否认:过多信息造成同理心疲乏

 辛德勒的转变:开始把犹太人当人看

 同理心小练习:每一天有多少人参与你的生活?

 找出你跟他人共有的部分,以及你跟他人的差异

 对敌人投以同理心

 成为蝙蝠是什么感觉?

习惯3:探索与实践同理心

 成为丹尼尔·戴-刘易斯

 融入:成为一名隐秘同理心者

 探索:同理心的旅程将如何改变你

 曼德拉:我爱我的敌人,我痛恨的是令我们相残的体制

 旅行,驱散偏见迷思的最好方式

 合作:为什么应该参加地方合唱团

 学习同理心的语言

习惯4:锻炼对话艺术

 谈话危机

 对陌生人充满好奇

 积极倾听

 卸下面具 

 关心他人

 怀抱创意精神

 保持大胆无惧

 你对自己有同理心吗?

习惯5:坐着椅子旅行

 你有办法在自家客厅改变世界吗?

 戏剧与电影:用敌人的眼光看待战争

 摄影:影像的政治力量

 文学:我们能从小说中学习同理心吗? 

 在线文化:从数位革命到同理心革命?

 颂扬出神作用

习惯6:激起同理心革命

 全球携手发挥同理心

 英国史上最多陌生人彼此接触的时期

 第一波浪潮:人道主义在18世纪风起云涌

 第二波浪潮:人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提升

 第三波浪潮:人际关系在神经科学时代渐渐深化

 生物同理心的未来展望

 推动革命浪潮

结语 同理心大未来

 同理心谈话

 高同理心人士的6大习惯

 同理心博物馆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科幻小说还是科学事实

星历3196年。星舰企业号在寇克舰长指挥下,奉命前往贾纳斯六号行星上的矿业殖民地进行调查。据报当地出现奇怪生物,近来杀死50名矿工,而且破坏珍贵的设施。寇克舰长与他信赖的瓦肯人大副史波克,在地底深处的隧道里遇见了这个生物,那生物看起来像一团熔化的岩石。寇克与史波克对它发射光束枪,它负伤逃脱。不久,寇克跌进一个房间,里头到处是圆形的小硅石,数量约有数千颗,那个奇异生物也在里面。但现在那个生物已经受伤,看起来无法带来什么威胁。寇克希望能跟它沟通,以了解整个暴力事端。史波克主动表示他能帮忙。

“舰长,你知道瓦肯人有联系两个心灵的能力吗?”史波克说完,慢慢将手伸向那个生物,他闭上眼睛,聚精会神地连接生物的心灵。

“痛!痛!痛!”史波克突然大叫,踉跄地退后。

从这段短暂的同理心接触中,史波克得知这个生物自称霍尔塔,她因为矿工无意间压碎了她的孩子而感到痛苦,她的孩子本来即将从这些遍布于矿坑的圆形小硅石里孵化。霍尔塔攻击矿工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保护这些蛋。

得知这点后,寇克舰长告诉矿工不要碰触霍尔塔的蛋,而霍尔塔也会让矿工自由挖掘这里的珍贵矿产。《黑暗中的恶魔》(TheDevilintheDark)是星际迷航原初系列的经典,于1968年推出,故事最终圆满结尾。史波克的瓦肯人“心灵结合”能力再度化解了一场纷争。

这是科幻小说还是科学事实?人类也许不具有像瓦肯人那样的同理心能力:只要将手指碰触对方的头骨,就能与对方的思想和情感相通。然而,现代科学有一项最令人振奋的发现,那就是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像瓦肯人。传统达尔文观念认为驱策人类的主要动机是自利,以及为了自我保存而产生的好斗驱力,也就是说,人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但我们最好将这种观念抛诸脑后。根据对人性的最新理解,人类是有同理心的动物,天生具有与他人心灵相通的能力。

要发展同理心能力,首先必须掌握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是谁。我们必须挖出潜在态度(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称之为“世界观”),偏偏认知自我内在的这部分长久以来一直不受西方文化重视。如果我们一直认为自己不过是利己的动物,那么我们将不会有机会做出改变。想改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识到这项令人惊喜的发现,也就是人类是有同理心的动物。本章将介绍这则至今鲜为人知的故事,表明我们是如何发现自己拥有同理心的自我。这则故事从一名17世纪哲学家的理论开始,然后一路来到最新的关于镜像神经元的脑部研究,其间将历经对心理学历史的考察、针对失去父母的幼儿的研究,以及对黑猩猩情感生活的调查。

高同理心人士的第一个习惯是“打开你的同理心开关”,也就是更深入了解人性中体现同理心的一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两件事。首先,同理心能力是人类祖先遗传给我们的,也就是说,同理心历经了长久的演化过程。其次,同理心可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不断扩展,因此我们随时都可以加入这场同理心革命。将同理心深植在我们的心灵中,可以作为日后培养其他5个同理心习惯的完美基础,使心灵做好准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学习大脑的同理心能力呢?首先,我们要探索人类文化最强大的一种说法,并且了解这种说法的根源:人类本质上是自私的。(P3-5)

序言

同理心:从根本改变的力量

人际关系的革命

同理心是一种令人感到关爱与温暖的情感。许多人把同理心等同于日常的善意与体贴,以及对他人的关切与照顾。本书的观点与此不同。事实上,同理心是一种理想,它具有一种力量,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为社会带来根本的变迁。同理心可以引发革命,但这里指的不是旧式革命,例如制定新法律、创立新制度或新政府,而是更根本的事物:人际关系的革命。

过去10年,全球出现了一股热潮,政治活跃分子与专栏作家,企业导师与宗教领袖纷纷鼓吹大家秉持同理心去思考与行动。英美占领运动的抗争者搭起“同理心帐篷”,举办“同理心行动”工作坊。在卢旺达,90%的人口收听的广播剧刻意在故事情节里插入同理心的信息,例如住在邻村的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民众努力制止种族仇恨再度发生。“同理心生根计划”是加拿大推动的一项教育改革,让孩子在教室里学到同理心的技巧,日后当他们走出教室时,即能成为倡导同理心的老师。这项计划已经推广到英国、新西兰与其他国家,总计有数十万的学童受到启发。一名德国社会企业家在世界各地建立连锁博物馆,博物馆内部一片漆黑,参观者必须由导盲的服务人员引领参观。这么做是为了让一般明眼人也能体会盲人平日的不便与辛苦。这些做法全属于同理心历史浪潮的一部分,挑战极端个人主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让我们不知不觉变得过于关注自己的生活,以致对他人的存在视若无睹。

但是,同理心究竟是什么?同理心该如何实践?

首先,让我们给同理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同理心是想象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借此了解对方的感受与看法,然后再思考自己要怎么做。1从这点来看,同理心与同情心不同,同情心是对他人的遭遇感到可怜与遗憾,而不是理解对方的情感或观点。同理心也不是“你们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们,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因为这是以彼此利益一致为前提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以他特有的风格嘲弄说:“己所欲,也勿施于人——他们的喜好可能跟你不同。”同理心就是用来发现你与别人不同的部分。

如果你想知道同理心的想象跳跃是什么意思,那么让我引荐帕特里夏·穆尔,她是今日同理心活动分子的前辈。1979年,穆尔在纽约知名公司雷蒙德·罗维担任产品设计师,这家公司曾设计出可口可乐的曲线瓶身,以及醒目的壳牌标识。当时26岁的她刚从大学毕业,是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设计师,其他350名全是男性。有一次,在针对新型电冰箱进行头脑风暴的会议时,穆尔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难道不能设计一种让有关节炎的人也能轻易打开的门?”上司看着她,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为那些人设计。”穆尔很生气。什么叫作“那些人”?她被上司的话一激,决定采取行动,而她的做法将成为20世纪最激进的同理心实验之一。她将亲身体会成为85岁老太婆是什么样子。

“我不想只是装成85岁的人的样子,”穆尔对我说,“我想要真正投入其中,发挥同理心,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情。”于是,在专业化妆师的协助下,她彻底变了一个人。她在脸上涂上好几层乳胶,让自己看起来苍老而满脸皱纹,她戴上厚重的眼镜来模糊自己的视线,戴上耳塞让自己听不清楚,她在身体上绑上支架,用绷带团团缠住,显出驼背的样子,她在手臂与腿上绑上夹板,让自己的手脚无法弯曲,最后她穿上两边高低不一样的鞋子,让自己不得不使用拐杖。

现在,穆尔准备好了。

……

对我个人来说,这些也是极大的挑战。我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我精通同理心,也不是因为我能轻松养成这6种习惯。我还差得远。

我第一次对同理心产生兴趣,是我在25岁左右。当时我刚结束一段与玛雅原住民难民短期生活的日子,我们一起住在墨西哥边境南部的危地马拉丛林。我亲眼看着孩子死去,因为他们得不到医疗照顾。我听到有关军队屠杀的事。我目睹这些人每天都要过着贫困与不安的日子,我的同理心因而产生。日后,身为政治学者与社会学者的我逐渐深信,推动社会深度变革最有效的方式,不是通过传统的政党政治或制定新法律与新政策,而是改变每个民众对待彼此的方式,即同理心。

不过,我真正了解同理心对我的重要性,是在我离开学院,研究了5年同理心以后。有一天,我想着母亲的过世对我有何影响,我记得当时我才10岁。我发现自己不仅想不起10岁之前的事(典型的儿童心理创伤症状),在情感表达上也变得畏畏缩缩。我发现自己很难体会旁人的悲伤,而旁人的快乐也难以感染我。我很少哭泣,与他人极为疏远。当我沉思此事时,我突然顿悟了。我对同理心的兴趣不只来自我在危地马拉看到的一切,或我从研究社会变革中得到的结论,真正的根源其实是我潜意识中想恢复童年时期失去的同理心自我。

因此,我致力于重建我脑中的同理心回路,希望尽可能发挥同理心潜力。

同理心的概念带有明确的道德色彩。然而,当你越深入探索6种习惯时,你会发现,同理心其实更像是一种初始的令人振奋的旅行形式。为什么不鼓起勇气到别人的生活中旅行,试试这么做会如何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你不应该问:“接下来我要去哪儿?”而应该问:“接下来我应该穿谁的鞋(我该站在谁的角度看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激励读者从事预期外的同理心之旅,引领你前往任何旅游书都未曾介绍过的地方。如果有足够多的人成为同理心的旅行者,就能够发现,我们有能力改变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