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章节 有你的才叫未来,没你的都叫余生 1 2012年深秋,我去腾冲看银杏叶子。原本一个人去的,没想到在火车上“捡”到一位骑自行车的美国男孩。英语差到的我,只好用手机翻译软件和他聊天。 快下车的时候,他坏坏地笑起来,字正腔圆地说着中国话,一字一句告诉我:到昆明了。 我当时真想打他呀,脸红到脖子根。原来他会中文,居然骗了我二十五个小时。下车后,我决定不再和他同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他看我动真格的,背着行李包往前走,没有等他的意思,赶紧把自行车装好,骑车追上来。 他说:“我学生告诉我,昆明有一家旅行者客栈超棒,你要去吗?” 我问:“你怎么会有学生?” 他说:“我在中国教英语,我有好多好多学生。” 我说:“不准再骗我。” 他说:“成交。” 2 美国男孩太会交友,住在客栈里,很快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成为朋友,我坐在他旁边就是一个打酱油的。晚上他们在客栈院子里抱着吉他唱歌,我什么才艺表演都不会,只会傻笑。 “你也唱支歌吧。”他这么和我说。 “我唱歌太要人命。” 他们根本不相信,非要逼着我唱歌。我实在不想破坏气氛,又不想把我的弱势展现得那么彻底,只好说:“我用长沙话朗诵一遍《沁园春·长沙》吧。” 他们欣喜不已,掌声雷动,搞得我好紧张。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还没朗诵完,已经惹来笑声一片,有人揉着肚子喊:“这是哪里的方言?你欺负我们不是湖南人,汪涵的长沙话可不是这样的,我们也是看过《天天向上》的。” 我还想好好逗一逗他们,没想到坐在一旁的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用非常标准的长沙话大声地接着往下朗诵道:“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有几位女生尖叫道:“真有才,和汪涵说的话一样,就是这个味儿!” 趁着夜色我偷瞄了他一眼——长得有点像任泉。 3 第二天早晨,我去露天阳台吃早餐,看到那个长得像任泉的男生一个人坐在一张桌子旁,周围都没有人。我走过去,冲着他笑了笑。 我问:“你是长沙人?” 他说:“我知道你不是长沙人。” 搭讪失败啊,我很没趣地坐在一旁,挺尴尬,进退两难。此刻,我若要离桌,岂不是显得特别没风度?如若不走,好像又非常掉价。看他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躲起来,这辈子都不要见人才好。 “听说你要去腾冲?”他突然问了一句。 “是啊,是啊。”我兴奋地答道,总算破除尴尬。 “一个人去吗?” “嗯。” “和你一起的那位呢?” “哦,我们在火车上认识的,他突然要骑行滇藏线,与我不同路。” “带上我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 我们一起去了腾冲,一路上他不多话,反而是我说了许多话,天南地北地海聊,谈到禅宗时,他突然有了兴致,和我说了许多关于修行的话题。 他说:“终有,我会选择一个山洞修行,孤独终老。” 我说:“开什么玩笑,帅哥去修行可惜了。” 他笑而不语。我想他可能也只是说说,或许向往那样的修身养性的方式,并不一定会真的去。 到了腾冲,我们远远望着金黄金黄的银杏村,美醉了,它是那样的耀眼,耀眼得让我不敢再继续看下去,我怕我这双沾满尘世灰土的眼睛染坏了那一片金黄的银杏叶。 夜里,我和他坐在村里的一家小酒馆喝酒。他真是一个不爱讲话的人,能不讲话就不讲话,常用眼神示意我。不过,他一个眼神,我却懂了,这让双方都很震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默契? 喝完一壶酒后,我望着窗外的银杏树,悠悠地说道:“不知道明天我们会去哪里,会不会各奔东西。的阳光,已照不到明天的树叶,而太多的明天的背后,只站着一个。” “明天,我去东川。” “我也去。” “……” “其实,我后面还有句话没有说:把握好,明天会拥有一切你所希冀的东西。” “那你应该开心些。”P114-117 书评(媒体评论) 读这些故事,和我日日所见的牧鸯,似有不同,平常相处,并不多感;但心思敏捷,行事利落,却又很相合。写作,发表,既像投入茫茫大海的漂流瓶,也像是黑夜中萤火虫的微光,在寻找另一束光。不知将被何人看见的微光,从牧鸯心里发出去。如果有缘看见,愿你也回映她。 ——张小砚,书作家,《走吧,张小砚》《山寨》 认识牧鸯多年,总觉得她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女子,始终坚守清流一样的写作风格,温暖而治愈。她善于发现美和感动,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不平凡的点滴美好,把日子都过成了诗句。 ——衷曲无闻,人气作者,《梦想不会辜负努力的你》 牧鸯的文字看似距离生活很遥远,但实际在现如今浮躁的社会中,她正是用原始的情怀将生活本来的温度融进一餐一饭当中,并在四季风物的更替里缓缓前行。 ——夏茵丹,青年作者,编剧,《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牧鸯的文字正如其人,是洒脱灵动的。她的笔下有烟火气的寻常生活,也有桃花源的落英缤纷;有人世间的艰难曲折,也有人群中的温馨自在。那一处处山水一个个人,是流动的风景,是隽永的歌谣,值得品读,值得回味。 ——左江,学者,深圳大学文学教授 后记 后记温一碗故事下酒,与岁月共深情 立秋后,山里下了几场雨,青山被雨水泼洗,换了衣裳。夜里停电,烛火摇曳,一盏昏黄,格外温柔,像往事一样。砚台坐在廊下吹箫,《一生所爱》,箫音和着雨声,悠扬婉转。对岸青山消失不见,唯有虫鸣此起彼伏。山里的夜,漫长而又寂静,酒坊的人常坐在一起,围桌夜话,无论以什么话题开头,最后绕不过去的还是情感话题。我在山中生活已有半年,来山中的人,对我也充满好奇,问我什么时候出山,会一直住在山里吗?还有人问我:“牧鸯,你喜欢什么样的人?” 我还在想着过往的故事,如同留在“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梦里,而我始终想念的却是“门泊东吴万里船”。我还没回过神来,砚台说了一句:“牧鸯的新书即将上市,是一本爱情故事集,你们想知道她的感情故事,去买她的书,从她的新书里找答案。” 我羞涩地笑着,不愧是有多年广告经验的砚台,营销手法花样多,随便答一句,就能摆脱困局。昔日写文章,没抱希望,只觉这个世界,我与它自始至终只有一面之缘,不会再多,便将经历过的人和故事记录下来,没想笔耕不辍,这些故事能集结成书,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命运。 以前,我常去旅行,行踪漂泊不定,极少在一座城市生活超过两年。生活得最久的城市要数深圳,那是一座没有秋冬的城市,我甚至也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只有溽热,海风一吹虽凉爽,但不要在屋子里。我在这座城市读书,与爱人久别重逢,后又分离。我想去寻找属于我的天空,只想做只随季风迁徙的候鸟,看一季接一季的花开,听一声紧一声的浪涛。 我走过很多地方,等过青藏高原的朝阳,看过撒哈拉沙漠的夕阳,去红海潜水,在尼泊尔爬雪山,徒步走过高山草甸露营,在可可西里大草原上骑马奔跑……爬过高山,喝过烈酒,谈过一场十年的恋爱,喜欢过英俊的男人,被情深义重地爱护着,交往的老朋友长达十五年之久,说来,我的人生也无缺憾。 我一往无前,在无尽的岁月里,走过千里,回头看,我所历的情缘,“真是悠悠人世,相对隔座看,岁月来跟你从长计议”。一个人悄悄上路,与人相逢又别离,或许,我的“君”即是我自己,每次在路上我都与自己相逢。 突然地,回忆像一群捣蛋的孩子那样追上了我,围着我要糖果,我没有给,它们又故意嘲笑我,我只能缴械投降。我多么清楚地知道,在我们高速运转、疲惫不堪的生活中,感伤这种东西是多么无济于事,也很容易沦为他人的笑柄。终究,我明白: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我也走累了,想停下来。2017年阳春三月,我温了一碗故事,带着一棵桃花,来到桃花源,住在山中,向一个叫张小砚的酿酒师学习酿酒,将我的故事酿在酒里,赠给天下有缘人。在山中生活,红尘喧扰似乎都被隔绝了去,一颗心自在无碍起来。 酿酒的日子,蒸米,拌酒曲,发酵,等酒娘,再到出酒,像等待春日宴,心情忐忑又隆重,不免想唱:“绿酒一杯歌一遍……”酿酒与做人一样,彼此都不要辜负才好。 出酒时,我和砚台坐于灶前,看着第一滴酒从锅里缓慢沥出。砚台说:“从春天插秧开始,历经三季时光,米粮来到这泉跟前,水火交济,在落雪的季节,方化为糯糯的酒浆,每一坛酒都有其来时之路,一杯酒里,也有四季的悠悠时光。酒的一生是如此优美。从稻子到酒,从酒再到人,这中间的关系气象万千,又那么有善意和尊重。” 不酿酒的日子,清晨,去书院、山寺散步,或上山采药,下地种菜,用地笼一种捕鱼工具一一在溪涧捕鱼、捕虾;每日傍晚游泳、读书、写字、喝茶。偶尔会友,畅聊人生课题,或用心做一两道菜。日子如流水一般,过得信马由缰,像极了清白之年。有一天,生命会消逝,记忆会消散,唯有文字不灭,哪怕只剩下一个精彩的片段,或是一个名字。所以我写下了这些故事。 2017年春天,我在桃花源种了一棵桃树,酿了一缸酒,分作两坛,一坛留给自己做喜酒,等我出嫁之日喝;一坛赠给我的读者,新书上市后送出。砚台问我:“牧鸯,会是怎样一个男人来喝你的酒?” 我希望他能携我的书来桃花源找我,与我一起坐在我神的桃树下,喝我酿的酒,真正应了砚台的那句:“树在山上开花,酒在树下沉睡。”人在谈情说爱,与岁月共深情。 目录 序 斯人若彩虹 第一章 你是年少的欢喜 你是年少的欢喜 嗨,我喜欢你 听闻,你一直一个人 我有时候会想起你,你应该是在北方 从此没有人为我唱歌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愿与你共黄昏,问你粥可温 我们结婚吧 第二章 树在山上开花,酒在树下沉睡 相见欢 良伴此生不换 树在山上开花,酒在树下沉睡 张小砚的酒 桃花源之春 你的城市,我来过 那女孩对我说 第三章 何以解忧,唯有艳遇 有你的才叫未来,没你的都叫余生 我曾孤单如飞鸟,看过尘世的喧嚣 我想带一个人去潜水 何以解忧,唯有艳遇 初雪的时候,你可会来 你既输了自己,也没赢了岁月 余生请多多指教 第四章 那你们还在一起吗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我们为什么没有在一起 你是谁也替代不了的人 你的爱人等你开着宝马去娶她 遇见你,像中了* 那一瞬间,我决定不爱你了 他那么好,为什么不是我的 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要回头 后记 温一碗故事下酒,与岁月共深情 序言 序 斯人若彩虹 张小砚 书作家 七年前,我在乡间酿酒,在网络上发出一封约酒信,以酒换故事。 六年后,有位女子应约,前来山中饮酒。 正是出新酒的日子,人很多,酒是欢庆之物,酒坊内外皆是笑语喧声。我坐灶前蒸酒,见一女子隔人群望我,眼睛干净澄澈。眼神对视,她冲我招招手,说:“北京的牧鸯。”我指指身边:“过来坐。”随手沽盏热酒递给她。 傍晚收工,喝酒的人群三三两两散去,隔溪流跟我挥手。收拾完家什,抱坛热酒去桥上。这次是我在人群中望她,眼神对视,一笑,她便会意,过来坐下。一只竹筒杯,在我们手中流转。慢慢地,桥上酒徒越坐越多,酒筒默契地传递着。 爱夕阳如醉的山中暮色,这也是劳作后放松的时刻。夕阳在落山前的一刻,溪水像燃起一把大火,山林被为辉煌的金色笼罩,随即潜为夜幕,寒气慢慢上升。 “啊,太阳下去了。” “没关系,月亮一会儿就上来了,再坚持一会儿。” 搭话的正是牧鸯,好个聪敏女子。 今年春,牧鸯来山中做酒坊工,白天跟我学酿酒,夜晚写作。 日子过得缓慢安静。她写,我看。年轻女孩子总喜欢写情,读来惆怅万千,如同一本现代都市男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于人海遇见,相爱又离别,复归人海茫茫。那些早已远离的城市和人事,伴着溪流如雨之声,在这山中夜晚寂静上演,仿佛看到牧鸯来时的漫漫之路,那些路走成了一本书。 读这些故事,和我日日所见的牧鸯,似有不同,平常相处,并不多感;但心思敏捷,行事利落,却又很相合。虽然相处也久,但我们从来不聊以前在山外的生活。偶尔坐廊下歇息,也只说做事,比如柴垛要怎样垒才好抽取又不容易垮塌。教她劈柴,她总也劈不准,遂教她劈时大喊口诀:“我要帅哥!”她依嘱照做,竟一斧劈开,干净利索,自己也不禁笑倒。 有时,两人在廊下收拾酒蒸,一人冲水,一人洗刷,虽有言语,但又极静。忽而一阵风来,白云过了山岗,两人就这样望着山,时光仿佛过了千万年。 山中桃花开过了,又谢落,结了青桃累累,已是初夏的节令。昨夜山中停电,坐在廊下喝酒。牧鸯说起新书书稿已完成,邀我为新书写序。 邀一个乡村酿酒师傅为新书作序,既不能在文学上为作品提升,又不能于市场增加书的销量。新作者出书,惯例是请文坛大佬、前辈提携作序,沾点光提升身价,于是我跟牧鸯商量,我倒是知道那么几个喜欢给人作序的,尤其愿意给年轻漂亮的女作者写,我愿意拿酒去给你换篇序来。 她说,多年以前,看到你的约酒信,多年以后,我带故事来喝你的酒。你看了我的故事,为它写篇序,这样相和着,又是一个故事。我们把这故事卖给别人,换钱买米再酿酒,那样,故事就和人世一样迢递不断了。 她仰面微微笑着,烛光映照在她脸上,柔和恬静。身后青山隐入无边的夜色,唯见萤火虫提灯相照,巡游山林之间。 写作,发表,既像投入茫茫大海的漂流瓶,也像是黑夜中萤火虫的微光,在寻找另一束光。不知将被何人看见的微光,从牧鸯心里发出去。如果有缘看见,愿你也回映她。 内容推荐 牧鸯著的这本《爱你这回事时间都记得》介绍了,爬过高山,喝过烈酒,谈过一场十年的恋爱,喜欢过英俊的男人,被情深义重地爱护着,交往的老朋友长达十五年之久,说来,我的人生也无缺憾。 有一天,生命会消逝,记忆会消散,唯有文字不灭,哪怕只剩下一个精彩的片段,或是一个名字。所以,我写下了这些故事。 阳春三月,我温了一碗故事,带着一棵桃花,来到桃花源,住在山中,向一个叫张小砚的酿酒师学习酿酒,也将我的故事酿在酒里,赠给天下有缘人。 编辑推荐 牧鸯著的这本《爱你这回事时间都记得》讲述了,张小砚说:“年轻女孩子总喜欢写情,读来惆怅万千,如同一本现代都市男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于人海遇见,相爱又离别,复归人海茫茫。” 我走过很多地方,等过青藏高原的朝阳,看过撒哈拉沙漠的夕阳,去红海潜水,在尼泊尔爬雪山,徒步走过高山草甸露营,在可可西里大草原上骑马奔跑……爬过高山,喝过烈酒,谈过一场十年的恋爱,喜欢过英俊的男人,被情深义重地爱护着,交往的老朋友长达十五年之久,说来,我的人生也无缺憾。 有一天,生命会消逝,记忆会消散,唯有文字不灭,哪怕只剩下一个精彩的片段,或是一个名字。所以,我写下了这些故事。 如今,我来到桃花源,种了一棵桃树,酿了一缸酒。希望你能携我的书来桃花源找我,与我一起坐在我种的桃树下,喝我酿的酒,讲我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