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基督山伯爵(精)/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名家典译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大仲马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基督山伯爵(精)》是大仲马最优秀、最受人欢迎的通俗小说之一。小说通过青年水手被告密而遭迫害,越狱后化名基督山伯爵报恩复仇的故事,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时期一些上层人物的罪恶发迹史,暴露了复辟王朝时期法国司法制度的黑暗,同时宣扬了大仲马所主张的社会哲理——赏善罚恶。小说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完善的艺术技巧,博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

内容推荐

大仲马著的《基督山伯爵(精)》讲述了一个无辜的人遭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他日后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哥特式的文风格调、鲜活的人物形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目录

第一章 船到马赛

第二章 阴谋

第三章 婚宴惊变

第四章 含冤入狱

第五章 动荡的时局

第六章 两囚徒

第七章 法利亚神父

第八章 狱中生机

第九章 逃离伊夫堡

第十章 宝藏

第十一章 探寻真相

第十二章 报恩

第十三章 水手辛巴达

第十四章 罗马强盗

第十五章 锤刑

第十六章 罗马狂欢节

第十七章 初到巴黎

第十八章 奥特伊别墅

第十九章 灰斑马

第二十章 旧友

第二十一章 会面

第二十二章 父与子

第二十三章 遗嘱

第二十四章 公债风波

第二十五章 晚宴

第二十六章 初露端倪

第二十七章 调查

第二十八章 夏季舞会

第二十九章 承诺

第三十章 会议记录

第三十一章 约阿尼纳通讯

第三十二章 死神再临

第三十三章 窃贼

第三十四章 败露

第三十五章 宣战

第三十六章 家破人亡

第三十七章 死里逃生

第三十八章 订婚仪式

第三十九章 伯爵的计划

第四十章 离别

第四十一章 审判

第四十二章 重回故里

第四十三章 宽恕与新生

试读章节

善良的蕾内小姐恳求维尔福能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宽容一些,维尔福则用充满爱意的眼神告诉她:“放心吧,看在爱情的分上,我会尽量宽容的。”

一离开订婚现场,维尔福就立刻收起笑容,换成一副严肃庄重的样子,这可是他对着镜子刻苦练习表情变化的结果,就像一名演员一样。他在警长的陪同下匆匆赶往自己位于法院背后的住所——审讯地点就设在他的家里,半路上却遇见了专门等在那里的莫雷尔先生。

“哦,维尔福先生!”正直的船主大声喊道,“看见您真是太好了!刚剐发生了一个可怕的误会,有人抓走了我船上的大副埃德蒙·唐太斯。”

“这我知道,先生,我正要去审讯他。”

“先生,您也许还不了解这位年轻人,可我非常了解他。他善良、正直,称得上是商船界最优秀的船员,我真诚地把他介绍给您。”

“您应该明白,先生,”维尔福轻蔑地看着这位求情心切的船主,语气十分冷淡,“有些人在生活中很善良,在工作上很正直,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犯。”

在说到最后一句时,维尔福特意加重了语气,仿佛是冲着莫雷尔先生说的。莫雷尔的脸“唰”地红了,心绪有些慌乱,因为他的政治倾向也不十分明朗,况且唐太斯还把与陛下见面的事告诉他了。于是,莫雷尔只好用恳切的口吻说:“求求您了,维尔福先生,请您像往常一样秉公执法,与人为善,尽快把可怜的唐太斯还给我们。”

“还给我们……”维尔福暗自思忖,这分明就是一句革命口号,那个唐太斯莫不是已经加入了某个秘密组织。于是,维尔福大声回答:“先生,您大可放心,我一定会秉公处理。倘若他是无辜的,您根本不必来求我;倘若他真的有罪,那么我将不得不行使自己的职权。”

说完,维尔福礼节性地向船主致意后,昂首阔步地走进了家里。客厅里早已挤满了警察和宪兵,唐太斯一动不动地站在他们中间,神色十分平静。维尔福顺手接过宪兵递过来的“罪证”,仅仅瞥了唐太斯一眼,就从这个年轻人饱满的额头上看出了他的睿智,从他明亮的眼睛里看出了坚毅,从他半张的厚厚的嘴唇和洁白的牙齿看出了直率。可以说,维尔福的第一印象对唐太斯颇为有利,只是他常常听人劝告: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在维尔福的命令下,唐太斯被带进了他的办公室。维尔福威严地坐在办公桌前,注视着那个虽然脸色苍白,但依然面带微笑的年轻人向自己鞠躬致意。“介绍一下你自己。”维尔福边说边翻开警察交给他的笔录,发现许多间谍案竟莫名其妙地与这个不幸的“犯人”联系起来了。

“我叫埃德蒙·唐太斯,是莫雷尔公司‘法老号’船上的大副,今年19岁。”唐太斯的回答口齿清楚,语气平和。

“你被捕的时候正在做什么?”

“我……我在订婚宴席上,”想起不久前的幸福时光,唐太斯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正在和一位相爱了三年的姑娘订婚。”

“订婚?”维尔福吃了一惊,这偶然的巧合不禁让他对眼前的年轻人产生了同情。可是,一个幸福在望的人却要毁掉另一个人即将到来的幸福。

维尔福的思绪不由得飘向了圣梅朗府的大厅,想象着自己如何就这奇妙的巧合发表一番洋洋洒洒的议论。打完腹稿之后,维尔福露出了笑容,这才把注意力挪回到眼前的唐太斯身上:“你在篡位者手下服务过吗?”

“没有。正当我要被编入海军时,他倒台了。”

“有人说你的政见十分极端。”

“我的政见?天哪,先生,我从来没有什么政见。我还不满19岁,什么都不懂,如果我有幸能得到自己期待的职位,也全是靠莫雷尔先生提携。我的全部意见——不是政见,只是一些个人的见解,就是:我爱我的父亲,我尊敬莫雷尔先生,我爱梅塞苔丝。除此之外再没有了。”

P23-24

序言

大仲马(1802—1870),全名亚历山大·仲马,与其私生子同名,故世人以大伸马、小仲马加以区别。大仲马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他善于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跌宕起伏、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因而他的小说素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他本人也被誉为“通俗小说之王”。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评价说:“大仲马之于小说,犹如莫扎特之于音乐,已达艺术的顶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无人能超越大仲马的小说和剧本。”

大仲马于1802年出生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小镇,父亲在他4岁时就去世了,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困的生活。成年后,大仲马只身来到巴黎闯荡。由于他从小酷爱戏剧,对莎士比亚、席勒等著名剧作家甚为崇拜,因此全身心地投入戏剧创作当中。他的成名作《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在法兰西剧院上演后引起巨大轰动,代表着浪漫主义作品突破古典传统主义桎梏的伟大胜利。不久后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大仲马公开发表了自己与国王的分歧,被指控为共和党人,因此不得不跑到国外避风头。一路上他留心观察各地民俗风情,收集奇闻轶事,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法国很多报刊为了吸引读者,开辟文学专栏连载通俗小说,大仲马凭借自己的生花妙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断在报刊上发表精彩的通俗小说。其中,《三个火枪手》的成功为他赢得了“历史小说家”的名誉,而《基督山伯爵》的问世更是轰动了整个巴黎。

《基督山伯爵》从1844年8月28日起开始在《辩论报》上连载,共刊登了136期,历时近一年半。连载期间,各种各样询问故事进展的信件如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向报馆;更有很多读者按捺不住好奇心,不惜“买通”印刷厂的工人,为的就是能早一步见到次日报纸上连载的情节。《基督山伯爵》在当时引起的轰动由此可见一斑。其后的100多年问,《基督山伯爵》的魅力经久不衰,它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受到亿万读者的追捧,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的扛鼎之作。

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作者精妙绝伦的构思和布局。故事始于1815年拿破仑重返法国前夕。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埃德蒙·唐太斯的年轻大副,他在与美丽的未婚妻梅塞苔丝订婚之时遭几位小人陷害,身陷囹固。唐太斯在狱中结识了一位狱友——法利亚神父。神父不但传授他知识,还在临死前将基督山岛上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14年后唐太斯终于越狱成功,并找到了宝藏。之后他化名基督山伯爵,开始了精心策划和巧妙布局,历经10年,最终惩罚了当初陷害他的人。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极尽详细地描述了基督山伯爵对三位仇人的复仇过程,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每一个细节都是后续情节的伏笔,每一段故事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推进;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每一个步骤似乎都在基督山伯爵的掌控之中。此书情节跌宕起伏,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悠然舒缓,时而振奋激昂,虽曲折离奇,却合情入理,呈现出一场新颖、浪漫、妙不可言的传奇之旅。无怪乎高尔基称赞这部小说为“令人精神焕发的读物”。

然而,白璧尚有微瑕,书中亦不乏令人诟病之处。比如,基督山伯爵凭借财富的力量呼风唤雨,将仇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隐隐透露出作者的金钱万能思想,未免降低了作品成色,这也是本书在思想价值上未受到过多赞誉的原因所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7: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