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堂吉诃德(精)/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名家典译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西)塞万提斯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塞万提斯著的《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故事嘲讽了流行一时的骑士小说,指出它们既违背现实的真实又缺乏艺术的真实。从此以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和欧洲一蹶不振。

内容推荐

《堂吉诃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划时代的现实主义巨著。

正如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在欧洲所有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目录

第一章 著名绅士堂吉诃德的品性和日常起居

第二章 奇思妙想的堂吉诃德第一次出行

第三章 堂吉诃德受封骑士的趣事

第四章 骑士离开客店以后的遭遇

第五章 神父和理发师在骑士的书房里进行有趣的检查

第六章 大骑士堂吉诃德的第二次出行

第七章 惊天动地的风车奇险

第八章 堂吉诃德与牧羊人相遇

第九章 堂吉诃德大战杨维斯人

第十章 异想天开的绅士的客店遭遇

第十一章 桑丘·潘沙和主人的妙谈

第十二章 无敌骑士赢得头盔的大冒险和大收获

第十三章 大骑士释放了一伙倒霉鬼

第十四章 堂吉诃德的黑山奇遇

第十五章 堂吉诃德为意中人在黑山苦修

第十六章 神父和理发师施妙计解除了骑士的自罚

第十七章 堂吉诃德一行人在客店的遭遇

第十八章 堂吉诃德大战红酒皮袋

第十九章 发生在客店的其他奇事

第二十章 俘虏讲述他的身世及遭遇

第二十一章 堂吉诃德遭戏弄

第二十二章 曼布利诺头盔和驮鞍疑案

第二十三章 堂吉诃德被押送回家

第二十四章 堂吉诃德在家休养的日子

第二十五章 堂吉诃德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小姐

第二十六章 英勇的堂吉诃德与威武的镜子骑士

第二十七章 堂吉诃德与绿衣骑士的会面

第二十八章 富翁卡麻丘的婚礼

第二十九章 堂吉诃德讲述自己在蒙德西诺斯地洞的奇遇

第三十章 学驴叫的趣事和演木偶戏的妙人

第三十一章 堂吉诃德与公爵夫人的偶遇

第三十二章 公爵夫妇对主仆二人的戏弄

第三十三章 桑丘就任海岛总督

第三十四章 桑丘任职总督的种种趣事

第三十五章 桑丘总督狼狈去官

第三十六章 堂吉诃德辞别公爵府

第三十七章 堂吉诃德与白月骑士

第三十八章 堂吉诃德和侍从回乡路上的事

第三十九章 堂吉诃德生病、立遗嘱、去世

试读章节

著名绅士堂吉诃德的品性和日常起居

不久以前,在拉·曼却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绅士。他那一类的绅士,通常会有一支插在架子上的长枪、一面年代久远的盾牌、一匹瘦马和一只猎狗。他平时吃的菜里牛肉要比羊肉多一些,晚餐几乎天天都是葱头拌剩肉;星期六吃点煎肉和鸡蛋饼,星期五只吃扁豆,星期日会添些鸽子肉。这些吃食就得花掉他全年四分之三的收入,剩下的钱就只够置办几套好衣服了。他家里有一位年过四十的女管家,一个二十来岁的外甥女和一位可以上街下地、备马除草的男用人。这位绅士五十来岁,身材削瘦但体格健壮,习惯早起,喜欢打猎。关于他的姓氏有好几种记载,但经推考,他应该姓吉哈那。

这位绅士生活清闲,酷爱阅读骑士小说,经常沉迷其中,把打猎和管理家产之类的事都忘了,甚至还变卖了几亩耕地,买回了几乎所有能弄到手的骑士小说。他十分喜欢著名作家菲里西阿诺·台·希尔巴的作品,觉得他的文笔优美,比喻精巧,书中那些充满了哀怨与深情的信件尤其令他着迷。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着那些令人费解的句子的含义,经常因此而夜不能寐。他满心牵挂着那些故事中的英雄,对于汤贝里阿尼斯自己受的伤以及他让别人受的伤,他总认为有些不合理,因为在他看来,就算外科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伤口在愈合后也难免留下满身的伤疤。他还总想着自己动笔续写那些骑士小说,因为作者总是在结尾处声明故事未完待续。他很多次手痒痒了想开始写,但都被其他更重要的事耽搁了,不然他一定真能写出来。他还常常和村里的神父(塞衮西亚大学毕业的博学之士)讨论哪一位骑士更出色,是巴尔梅林·台·英格兰,还是阿马迪斯·台·高拉呢?但是村子里的理发师尼古拉斯则认为,这两个人都无法与太阳骑士匹敌,能和太阳骑士比肩的只有阿马迪斯·台·高拉的弟弟堂加拉奥尔。因为他善于随机应变,既不谨小慎微,也不像他哥哥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还有着跟他哥哥一样的勇气。

总之,他沉迷于这些小说中,没日没夜地读,每天读书多、睡觉少,以至于脑汁枯竭,最终失去了理性。他满脑子都是书中读到的那些魔法、比武、挑战、受伤、爱情、痛苦之类的事,并且固执地相信那些荒唐的事都是千真万确、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他经常说,熙德·如怡·迪亚斯虽然很了不起,但比起火剑骑士来就差远了,火剑骑士只需挥一挥剑,就可以把两个凶神恶煞的巨人劈成两半。他对贝纳尔杜·泰尔·加比欧也推崇备至,因为他仿效赫拉克勒斯扼杀地神之子的手段杀死了有魔法护身的罗尔丹。他还很喜欢巨人莫刚德,因为他在全族巨人都傲慢无礼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温文尔雅的性格。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瑞纳尔多斯·台·蒙达尔班,尤其喜欢他的一些做法,比如他逢人便抢,还曾经把海外据说是全身纯金铸就的穆罕默德像盗了回来。他是如此崇拜骑士们的英勇与机智,以至于在他心里产生了一个连天底下任何疯子都不会有的想法:做一名游侠骑士。他要披上盔甲,拿起兵器,骑马漫游世界;他要把小说中的骑士传奇逐一实践,历经艰险,消除强暴,为自己扬名,亦为国家效劳。

这个可怜的家伙梦想着仅凭双臂之力功成名就,至少也可以做个特拉布松王国的国王。他陶醉其中,迫不及待地想付诸行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洗他曾祖父传下来的一套盔甲。这套盔甲长年累月地堆在角落里,已经生锈发霉,他费劲地擦洗,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头盔的面甲已经缺失了,没法护住整个头脸。于是,他灵机一动,用硬纸壳做了一个面甲,装在残缺的头盔上,看起来就像个完整的头盔了。他拔剑试探它是否结实,结果它被证明一碰就碎。他只好重新做了一个,用铁皮做衬,并且不再检验第二次了,就当它是牢固的。然后,他想到自己的马。这匹马的蹄子上满是裂纹,瘦得皮包骨头,但在他看来,亚历山大大帝或熙德所骑的骏马都比不上它。因此,他苦思了四天时间为它取一个高贵响亮的名字,要能对得起它自己以及它主人现在的身份。他在心里打着腹稿,想出了好多名字,又一个个否决掉,再一个个重拟,最后他决定命名这匹马为“驽驿难得”。他认为这个名字既高雅又响亮,既可以表明它从前是一匹驽马,又表现了现如今它的地位超过往昔,已经成为一匹稀世难得的瘦马。为马取好名字之后,他决定也为自己取一个名字,他琢磨了八天,决定自称“堂吉诃德”。可是他又想到了英武的阿马迪斯在为自己命名时,觉得只以阿马迪斯为姓还不够,就把国家的名字附在了姓上,自称阿马迪斯·台·高拉,使自己的国家闻名于世。所以,为了显得更地道,也为了替本乡增光,这位绅士决定把自己家乡的名字附加在姓氏上,自称“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他觉得这样既可以表明自己的出身籍贯,也能让家乡随着自己功成名就而声名远播。

他做好了这些事之后,仍觉得美中不足——他还得找一个意中人,因为游侠骑士没有意中人,就像树没有果实和叶子、身体没有灵魂一样。他幻想着自己打败一个巨人,命令对方拜倒在他的意中人脚下听候那位姑娘随意差遣的情景。他甚至为自己的意中人也取了名字。据说,他曾经爱上过附近村子里的一位漂亮姑娘,但她对此一无所知,也满不在乎。姑娘名叫阿尔东沙·罗任索。他为她取的名字与原名相仿,又带些公主贵妇的味道,叫作“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因为她是托波索村的人。在他看来,这个名字就像所有他起的名字一样,不但别致新奇,而且极具韵味。

P1-3

序言

塞万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小说家,也是西班牙历史上国际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之一。塞万提斯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加拉·台·艾纳瑞斯城,他的父亲是医生。1568年,年轻的塞万提斯去了罗马,两年后又加入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此期间,他参加过著名的雷邦多战役,因负伤左手残废,后来又不幸被俘,做了五年奴隶。回国后,他又因为贫困不得不再次入伍。他一生坎坷,曾几度入狱,《堂吉诃德》第一部就是在监狱中开始创作的。1605年,塞万提斯58岁时,《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十年后出版了第二部。《堂吉诃德》虽然在出版后盛行一时,却被视为仅供娱乐的通俗读物,塞万提斯的生活条件也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堂吉诃德》第二部出版不久,他便患上了水肿病,于1616年4月23日去世,没有人知道他的墓地所在。塞万提斯一生写过二三十部戏剧,但大多已佚失。除了小说《堂吉诃德》以外,他还写过牧歌体传奇《伽拉苔亚》(1585),剧本《努曼西亚》(1584)和《未上演的八个新戏和八个新插曲》(1615),短篇小说集《模范故事》(1613),长诗《巴拿索神山瞻礼记》(1614)等。

《堂吉诃德》出版的1605年,是西班牙封建王朝盛极转衰的时期。自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歼灭后,西班牙便不复“海上霸主”的地位。彼时,资产阶级已然兴起,且日益强大,而封建贵族则逐渐没落,贵族们曾经缔造的王朝辉煌及“骑士时代”亦成过眼云烟,不复存在。无所事事、坐吃山空的没落封建贵族们无限缅怀过往荣光,却又无力扭转颓势,只好于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中寻找慰藉。一时间,庸俗、粗鄙的骑士小说大行其道,引得时人竞相追捧。塞万提斯对这种沉迷于骑士梦想的虚浮风尚嗤之以鼻,于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全部摧毁”。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就是沉溺于骑士文学的典型代表,他不事生产,荒废家业,整天沉迷于骑士小说构建的世界里。他甚至自封为骑士,并外出探险,声称要游遍世界,锄强扶弱,重振骑士精神。他一腔热情,为了骑士梦想勇往直前,却陷入虚妄,不辨真假,做了很多荒唐事,成为富绅贵族们捉弄戏耍的取笑对象。最终,他一事无成,在经历了重大的挫败后返回家乡,而后抑郁而终。临终之前,他才从骑士的幻梦中清醒过来,悲叹过往,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令人哀叹的句号……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初衷是为了讽刺当时盛行的骑士小说,但其最终带来的客观影响远远超出作者这一主观意图,作品本身具备了比“否定骑士小说”要广阔得多的解读空间。《堂吉诃德》刚出版时,西班牙批评家们称作者虽有点才气,但作品并不入流,不过是个滑稽故事而已;而在英国,人们则对它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它是一部笑中带泪的严肃作品,堂吉诃德是个可怜的人物;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后,人们又普遍认为,堂吉诃德是一个生不逢时、为了理想在残酷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的悲剧英雄。然而,无论有多少种解读,也未能道尽这部名著的丰富思想内涵。堂吉诃德超越时空、随时代与民族变化而呈现丰富样态的人物特质,正是这部名著得以流传数百年仍光辉不减的重要保证。

书评(媒体评论)

在欧洲所有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7: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