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尤其还拿到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新时代知识女性,在我准备要孩子的时候,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充满了自信。我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个性豁达开朗,在家里与老公的关系非常融洽,在工作单位上能够把各方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教好一个孩子自然不在话下。一旦上天赐予我一个宝宝,我一定能够把他教育成一个具备各种优秀品格的人,既聪明又懂事、既认真又善良、既健康又快乐……
终于,我的小果果在我无限憧憬中降临了。初为人母,却并没有想象中的从容,这个依赖着我生存的懵懂小家伙经常让我不知所措。问题似乎总是层出不穷。当果果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他哭闹、吐奶、长湿疹、发烧、腹泻、便秘……每当有异常状况,全家人都紧张不已,作为妈妈,我总是又心痛又忐忑,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大问题。我抱着他问:“宝贝你怎么了?”多希望他能告诉我,但是回应我的只有哭闹。
于是,我毫无方向地在书上、在网络上寻找答案,并向有经验的妈妈请教经验,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的宝宝恢复正常。然而,众说纷纭,弄得我焦头烂额,最后我也不知该听谁的。这时候才不得不承认,理论知识再丰富,在现实面前还是会显得单薄了许多。
等到果果在我们的期盼中慢慢长大了,会说话了,会和我们交流了,我以为这下就好了,他不舒服或者有什么想法可以说给我听,我希望他怎么做也可以说给他听。我们可以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一定能成为一对和睦的母子。我要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健康心灵的好孩子。
但是,现实和理想还是有那么多差距。当他活泼、好学、懂事、听话的时候,我们能快快乐乐,相处融洽,可是当他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发脾气、不愿上学、将我的话当作耳边风时,我就没办法心平气和,也会变得情绪恶劣。有时候无计可施,只能使用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来实现对他的教育。
我的自信在一次次的冲突过程中逐渐被击垮,这使我终于明白,我只是一个最普通、最平庸的妈妈。教育孩子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遇到问题之后,需要反思,需要总结,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是该改变自己、好好学习的时候了!
古往今来,教育孩子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都是一桩大事。教子成才,是所有父母耗尽毕生心血所追寻的梦想。古人在《三字经》中,对于父母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就有了明确的表达:“养不教,父之过。”简单的六个字,表达了家庭教育责任的重大。所以说,仅仅生养孩子而不去精心地教育,作为父母是有过错的。不仅如此,古人对于教师的选择也非常严格,举凡师者,皆是德才兼备之士。师者,能者;师者,德者。
虽然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常常是主角,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般情况下,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母亲的直接影响也最大。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声怒骂,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并在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
对当今工作繁忙的年轻妈妈而言,教育好孩子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白领妈妈遇到了“新新人类”的孩子,那些曾在自己身上屡试不爽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身上却不断遭遇挫折。面对孩子困惑的眼神,本以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妈妈,如今却无法读懂孩子的内心了。这一事实使妈妈感到无奈、疲惫、失去耐心,甚至心灰意冷。妈妈和孩子,究竟是谁出现了问题?
针对这一普遍社会现象,本书将分别从妈妈和孩子两方面情况入手,首先指出当前家庭教育中那些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错误,并进行适当分类,然后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最后提出合理适宜的解决办法,帮助妈妈掌握适当的教育原则,知道该怎么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有句教育名言说得好: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天下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好孩子的妈妈。所以,当妈妈遇到“不听话”的孩子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过失,从改变自己做起,那么教育之路上所遇到的障碍,方能真正得到解决。
本书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详细阐述妈妈如何改变教育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真实所需,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本人才学有限,望各位读者谅解和指导。希望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妈妈们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能从中有所感悟!
育儿过程中,我们常常过多关注孩子的问题,诸如,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为什么有“不良行为”,却缺乏反思自己、成长自己的意识。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中,处处充满着“控制欲”“不尊重”“虚荣心”“自负感”“完美主义”,这些都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
育儿即育己,好妈妈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觉察力,在育儿过程中多一些对自我的觉察、反思、改变,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走向觉醒,从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并帮助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由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陈淑珍的养育心得诚意分享。
`
妈妈的觉醒,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的第二次成长。爱孩子,就应当了解他,知道他需要什么,再给什么。否则,爱得再多,给得再多,他都觉得不够。第
《妈妈的觉醒孩子的成长》作者陈淑珍是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知性智慧的女人,一个把孩子当做事业的妈妈。在书中,她用13年男孩教养的经验和心得,和你一起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一起品尝做妈妈的幸福滋味。
教养好孩子首先要活在当下,与孩子同在,真正体会孩子的需求;接着是给予,不仅是给予物质,更重要的是付出你的时间、注意力、苦心、爱和慈悲,关心另一个生命超过关心自己。第同时,你不要执着,应该学习如何培养开放的空间,让孩子能够成为自主的个体,不要黏附在他的身上。第孩子的成长,你拥有一段完美的人生,在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路上,走向丰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