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反贪审讯秘笈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杨耀杰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讯问的主体不同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由检察机关负责,因此,两类案件的侦查讯问主体相应也就不同,前者的讯问主体为公安机关,后者的讯问主体为检察机关。

(2)嫌疑对象不同

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多为一般主体,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中,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侦查模式不同

杀人、盗窃等普通刑事犯罪的侦查,由于案件自行暴露而使犯罪事实比较明确,但犯罪人却隐而不明,故其侦查模式一般是“由事到人”的侦查过程,即侦查的主要任务是从已经明确存在的犯罪事实、危害结果去一步一步查明犯罪人。而职务犯罪侦查的案件一般一开始就仅有怀疑对象,并没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其是否真的构成犯罪,还是个未知数。侦查的任务是,根据所掌握的涉案线索,研究怀疑对象的职务行为,广泛地搜集证据,查出犯罪事实,确定犯罪嫌疑人,故侦查模式一般是“由人到事”的侦查过程。

(4)作案的手段及发案的方式不同

普通刑事犯罪案件,作案手段具有暴露式、即时性的特点,一般有具体的被害人,会留下较明显的、能被人的感官感知的犯罪现场、犯罪痕迹或犯罪结果,犯罪一般会因被害人报案、控告或被人发现而暴露。职务犯罪案件,作案手段具有隐蔽式、潜在式等特点,人们即便有感觉但往往也并不知道内情。这种犯罪由于犯罪行为与权力相结合,作案手段狡猾隐蔽,加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潜伏期较长,难以被及时发现,因而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一般不会自行暴露,发案具有延时陛,属于“隐陛犯罪”。职务犯罪案件的举报人由于受上述多方面的限制,往往难以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有的甚至只能提供诸如“某某家中暴富,财产收支明显不符”、“某件事情不正常”等疑点,至于是否有犯罪事实、有什么样的犯罪事实则不大明确,也难明真情。

(5)嫌疑对象的素质不同

普通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多处于社会底层,文化层次较低。相对于一般犯罪主体而言,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的文化程度一般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较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一般比较熟悉法律,有些甚至是懂得侦查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他们有的在作案前精心策划、充分准备;有的作案时手段狡诈隐蔽,不留破绽;还有的作案后采取种种伎俩对抗侦查,如转移赃款赃物、伪造毁灭证据,采用“洗钱”手段将赃款“合法化”,与同案人订立攻守同盟,利用职权威胁阻挠知情人检举揭发,贿赂讨好有关领导或司法工作人员以编织关系网、加厚保护层,制造谣言散发材料诽谤侦查人员,动用新闻工具施加压力,调动关系网或煽动群众阻挠查处等,表现出较强的反侦查能力。

(6)侵害的对象不同

一般刑事犯罪,大多侵害的是个人利益,有特定的受害人;而职务犯罪,因为犯罪嫌疑人滥用公权力,其侵害的大多是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除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等犯罪外,一般不具有暴力色彩,也没有具体的被害自然人。

(7)证人的心态不同

普通刑事犯罪由于有特定的受害人,加上其危害后果比较明显,人们对这类犯罪的危害通常有比较直观的感受,对处罚这类犯罪分子一般都持支持的态度,有时甚至会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而职务犯罪则不同,它通常不直接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很多人对这类犯罪持有“事不关己”的消极心态。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公民控告、检举、揭发和作证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如在普通刑事犯罪案件中那样高。特别是诸如受贿案件等“对合性”犯罪,以及某些渎职案件,由于涉案人员利益相关联,会一损俱损,因而侦查人员调查取证往往非常困难。

(8)证据特点不同

普通刑事案件,大多以具体的人或物为侵害对象,有犯罪现场和犯罪痕迹,并造成有形的危害后果,故在证据体系中,物证(如指纹、脚印、凶器、伤口等)的地位突出。与此相适应,侦查行为中的现场勘察、侦查技术中的痕迹鉴定和同一认定占有重要地位。而职务犯罪案件,大多没有可供勘查的犯罪现场和犯罪痕迹,犯罪事实主要通过证人证言、会议记录、账册中的文字内容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等证据来证明,如贿赂案主要靠行贿、受贿双方的口供等言词证据来证明,渎职案主要靠有关知情人的回忆或有关文书的记载来确定犯罪嫌疑人职务行为是否正当等。因此,在证据体系中,言词证据、文书证据的地位突出。在侦查行为上,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以及收集文书证据就更显重要。P9-12

书评(媒体评论)

一提起检察官,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铁面无私,但全国十大检察官之一的杨耀杰的办案特点,除了铁面以外,还有柔情的一面。

——CCTV《东方时空》栏目

反贪审讯室是反贪斗争的生死场,也是人性的解剖台。全国十佳反贪局长杨耀杰在这间预审室里见过伪装的面具、悔恨的泪水,也领教了人性的贪婪与狡诈。这里没有枪声,没有硝烟,却是反贪斗争的第一线。

——CCTV《第一线》栏目

杨耀杰同志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反贪工作经验,经过深刻的理论探索与锤炼,给我们讲授了反贪审讯的策略,我们认为这些策略跟实战结合紧密,无论是宏观理论还是微观操作,都对实战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解决了我们在审讯过程中一些长期感到棘手的难题。

——全国反贪人才培训班学员

杨耀杰同志具有非常丰富的反贪实践经验,参加和指挥了很多重大疑难案件的审讯,更难得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深入研究反贪工作规律,尤其是在瓦解攻守同盟、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等方面拥有独家绝技。他创造性地提出“侦查势与侦查力的构建”对侦查讯问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意义。这本《反贪侦查秘笈》是他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指导价值。

——上级领导

后记

《反贪审讯秘笈》终于要付梓了。但这本书背后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觉得应该与读者分享。

一、关于书名。“谈到秘笈一定是独门绝技”,这是编辑李文彬同志提醒我的。我准确地告诉她:本书问题的提出以及对问题的认知与释疑,是当下中国反腐格局中,我多年实践的感悟与总结,是通过我长期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理念、技能与方法,其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实效性。它不仅通过了我的侦查审讯实践,而且,我从2004年5月在“全国反贪局长轮训示范班”开讲此专题后,一直到现在仍受到全国同行的欢迎。很多学员回到侦查的实践中给我反馈的信息是“实战管用”、“能够解决审讯难题”。所以,每年我还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以及相关省级院为全国的反贪人才培训班讲授。

二、关于是否公开发行。本书在筹划过程中,我的很多朋友开玩笑地说:“你把你们反贪审讯秘笈公之于世,那会不会影响你们今后神秘的反贪工作效果呀。”正当我们为这个话题纠结时,中央一个营造不敢腐的机制的号令让我茅塞顿开。首先,本书内容是在我十多年来已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和讲课内容基础上的集成;其次,如果让那些当权者明白并认同,只要贪了就一定会、也一定能被查处,那么他们还会贪吗?这不就从心底里为他们奠定了一个内心深处从不敢贪到不想贪的心理认知吗?这正是最好的预防职务犯罪呀!俗话说:无知无畏,让官员知道多一点贪的风险,对法律有敬畏之心是好事!正如有的同行看了我的书稿后评价的那样:《反贪审讯秘笈》不仅是反腐精英的智库宝典,一定会常看常新,永不失效!而且也将是政府官员的平安之策,健康之要!

三、不能忘怀的同志。很多同仁、朋友羡慕我的成功,夸奖我的精神,我诚恳地告诉各位:当我获得首届全国十佳反贪局长称号,在向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全体同仁作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汇报人生感悟时,我说:“要说成功,真是让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遇到了一些好领导,身边有一批好战友,再加上个人的一点努力!否则我将一事无成!”因为在反贪战线上,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一生更不能忘怀一直给予我关怀、帮助、支持的老领导: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原局长王建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敬大力检察长、王铁民副检察长、龚举文副检察长,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河洁、现孙应征检察长、李健副检察长等。借此机会,我诚挚地感谢他们!

四、遗憾。本书的出版我不能以所谓的仓促来为自己水平不高寻找托词。我真诚地向读者表明,书中我提出的问题被公认是先进的理念、超前的命题,但由于本人理论功底浅薄,研究的深度还远远不够,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本书对于反贪侦查审讯的提高而言,只能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各位有识之士能够以此为切入点,去对反贪侦查再做更深入的研究,去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反腐事业展现你们的智慧风采吧!

杨耀杰

2015年夏于武汉

目录

专题1:职务犯罪侦查讯问的概念和特征

 1.讯问及其类别

 2.侦查讯问和职务犯罪侦查讯问

专题2:职务犯罪侦查讯问方略及其意义

 1.侦查讯问方略

 2.实战案例

专题3:侦查讯问前的准备

 1.侦查讯问前准备的一般原则

 2.基础性准备:分析线索,秘密初查

 3.正式;隹备:熟悉案情,对症下药

 附件:关于如何实现安全文明办案的思考

专题4:讯问犯罪嫌疑人突破口的选择

 1.突破口的含义

 2.突破口的选择

专题5:首次讯问快速切入主题的方法

 1.何谓快速切入主题

 2.快速切入主题十法

专题6:讯问中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心路历程

 1.证据充分说

 2.判断有利说

 3.丢卒保车说

 4.讨好求全说

 5.知错求安说

 6.精神缓释说

 7.争先从宽说

 8.政策感召说

 9.亲情所动说

 10.潜影再现说

专题7: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心理动摇的表现形式与对策

 1.一反常态的沉默,掩饰不了空虚的动摇心理

 2.答非所问、闪烁其词的话语,显现出矛盾的动摇心理

 3.看似不相干的打探,道出权衡利弊,选择供与不供的动摇心理

 4.神情木然,心不在焉,隐藏着即将转化的动摇心理

 5.对案例、法律政策的全神贯注,显出“抓政策稻草”的动摇心理

 6.暴跳如雷、神情激愤,足以窥见其底牌将露的动摇心理

 7.异常的生理反应和不由自主的小动作,折射出即将崩溃的动摇心理

 8.惺惺作态的夸张“表演”,反显其渴求宽大的动摇心理

 附件:谈谈审讯突破时机的创造与把握——一名优秀侦查员的实战感悟

专题8:职务犯罪中攻守同盟的结构形式及讯问策略

 1.攻守同盟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2.突破攻守同盟的理论依据和思维路径

 3.实践中探索的瓦解攻守同盟的方法

专题9:侦查讯问中僵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

 1.形成僵局的原因

 2.僵局的打破

专题10:对犯罪嫌疑人翻供的预测、防范与应对

 1.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原因分析

 2.犯罪嫌疑人翻供的预测与防范

 3.犯罪嫌疑人翻供后的应对之策

专题11:职务犯罪侦查意识的新建构

 1.职务犯罪侦查意识的培养基础与生成路径

 2.侦查人员应该具备的侦查意识

 附件一:江夏区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辨认、心理测试案例

 附件二:浅议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认知跟进

专题12:试论职务犯罪侦查谋略

 1.职务犯罪侦查谋略的含义、特性和本质属性

 2.职务犯罪侦查谋略的适用条件和认识论基础

 3.职务犯罪侦查谋略的心理过程结构

专题13: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势”与“侦查力”的构建

 1.侦查势的概念和构成

 2.侦查势与侦查力的相互关系辨析

 3.侦查势的运用

专题14:论侦查关系与侦查力的构建

 1.对侦查关系的认知

 2.侦查关系各要素分析

 3.如何构建和谐的侦查关系

 4.侦查关系对侦查力的作用路径

专题15:女侦查检察官在反贪污贿赂侦查中的优势及其运用

 1.静——构成女侦查检察官侦查力的性格基础

 2.弱——隐蔽女侦查检察官侦查力的表象基础

 3.母爱——生成女性侦查检察官侦查力的秉性基础

后记

序言

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是反腐败的专业力量,承载着党与人民的期望与重托。湖北省检察机关多年以来不仅重视加强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而且重视对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技能与理论研究,为全国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反贪侦查与理论研究人才,首届全国检察业务专家、首届全国十佳反贪局长、现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杨耀杰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

《反贪审讯秘笈》是杨耀杰同志的创造性作品,他数十年专攻职务犯罪侦查,指挥并参加过很多重大疑难案件的审讯,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审讯经验。他认真学习,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颇有实战指导性的论文。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全国讲授该课程,受到广泛好评。

《反贪审讯秘笈》文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全书紧扣侦查讯问这个主题,从侦查讯问前的准备,到侦查意识的建构,再到侦查讯问谋略的运用等,涉及侦查讯问的理念、技能、方法等方方面面,回答了许多侦查人员感到迷茫、困惑,急需找到答案的问题;二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作者没有引用高深的理论,而是结合大量的审讯案例娓娓道来,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思考,还是微观层面的描述,每一句话都是浅显明白、紧贴实际、切实管用;三是总结规律,实战性强。作者对侦查讯问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深刻的,所以,他提出的侦查讯问方略对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同志来说,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他提出了许多超前的侦查观点,比如,将侦查讯问由对抗性向对立统一转化、侦查中“侦查势”与“侦查力”的构建、“侦查关系”与“侦查力”的构建等,这些对提升职务犯罪侦查讯问理念和方式、方法,对提高检察机关侦查人员法治意识、侦查技能、司法水平,对促进侦查程序乃至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诚挚地向研习和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同志们推荐此书。

是为序。

内容推荐

《反贪审讯秘笈》的作者杨耀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科学深刻地揭示了反贪审讯这门具有沉默知识属性及边缘学科特性的专业的规律,并将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生理学、审讯学、证据学等知识融会贯通,对反贪审讯过程作CT断层式扫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该书从进行审讯的全面准备到准确选择攻击的突破口,以及如何搞好审讯的开场、快速切入审讯的主题,都给出了实践性的分析;并且作者运用智慧谋略,对审讯中与犯罪分子对抗的方式、方法,及分化、催化、瓦解犯罪分子对抗、顽抗的心理防线,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作者从长期大量成功的审讯经验中,以人性的视角,剖析了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心路历程,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心理动摇的临界点,拿到了有的放矢审讯的成功钥匙。同时该书还对犯罪嫌疑人攻守同盟的结构形式及攻击策略做了深入的研究,率先提出了特别的攻击之策。

该书对反贪审讯中“侦查关系”、“侦查势”的构建以及对审讯效能的影响和对被审对象的心理干预力度的精辟分析,为反贪审讯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反贪审讯秘笈》不仅为反贪专业人士提供了智力支持,而且让社会大众对神秘的反贪审讯专业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编辑推荐

贪污与反贪污是反腐战线上永恒的主题。作者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反贪工作经验的检察官。《反贪审讯秘笈》介绍了作者杨耀杰在反贪工作中与腐败分子展开的斗志斗勇的经历,重点介绍了他在反贪审讯工作的方面的一些经验、技巧。审讯是侦查员与嫌疑人面对面的较量,是一场“白刃战”。特别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讯问就显得更加具有刺激性、挑战性。因为与位高权重、高智商、多伎俩的腐败分子面对面地较量,那既是对侦查员综合素质的全方位考量,又是侦查员与腐败分子意志力、智慧力的博弈!多年的反贪工作使作者在反腐败领域取探索了“首次讯问快速切入主题的方法”;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心路历程”;论证了“侦查势与侦查力的构建”对侦查讯问的意义等一大批创新的侦查理论成果!因此荣获了“首届全国十佳反贪污贿赂局局长”和“首届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的称号。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3: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