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杨成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工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及标志

一 工业化的内涵

二 工业化的程度、阶段和标志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 现代化的内涵

二 现代化的阶段划分和判断指标

三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工业化的本质和意义

一 工业化的本质

二 工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影响

 第一节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不同形式

一 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

二 宏观经济视角下的去工业化

三 典型去工业化和早熟去工业化

四 去工业化现象的不同认识

 第二节 去工业化的影响

一 去工业化的经济影响

二 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 去工业化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一 去工业化的实质

二 去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去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一 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与去工业化的发生

二 资本垄断和集中及经济长期停滞的去工业化效应

 第三节 经济长期停滞的去工业化效应:实证分析

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长期停滞

二 长期停滞与发达经济体的去工业化

三 长期停滞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早熟去工业化

 第四节 去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一 对外直接投资与去工业化的发生

二 “荷兰病”及经济政策等对去工业化的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去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一):英国

一 英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状况

二 英国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二):美国

一 美国的工业化及经济状况

二 美国的去工业化及背景

 第三节 发展中大国的去工业化:巴西

一 巴西的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状况

二 巴西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

 第四节 早熟的去工业化:哥伦比亚

一 哥伦比亚的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状况

二 哥伦比亚经济的早熟去工业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去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繁荣的终结

 第一节 去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 去工业化与国际收支失衡

三 去工业化与国家竞争力

 第二节 从增长繁荣到长期停滞:1950年以来的分阶段探讨

一 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

二 战后繁荣的结果:1965—1973年的盈利能力危机

三 经济的长期停滞:1973~1993年

 第三节 去工业化与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

一 关于危机成因的不同解释

二 经济金融化的兴起及表现

三 去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2008年危机

 第四节 去工业化与主权国家债务危机

一 主权债务问题的根源

二 主权国家债务经济长期持续的原因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再工业化的提出和探索

 第一节 再工业化问题的提出及内涵

一 再工业化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二 再工业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再工业化

一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动力

二 经济运行和增长基础的古典溯源

三 再工业化的必要性

 第三节 再工业化的思路和路径

一 关于再工业化路径的争论

二 政府政策与经济的再工业化

 第四节 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反思

一 再工业化能够成功吗

二 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反思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现有对策及其反思

一 中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二 解决问题的现有对策

三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模式的反思

四 对现有问题和对策的反思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

一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

二 两个“替代效应”与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

三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转”与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

 第三节 中国避免去工业化的对策

一 中国模式及其核心

二 关于避免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一些建议

 第四节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杨成林著的《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去工业化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是围绕着资本逐利的本质来展开的,它不仅将去工业化的不同成因纳入进来,而且还进一步地探讨了去工业化的更深层次的根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的生产过剩以及由此引起利润率下降。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其次,本书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发展的实践,对去工业化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些影响从经济增长到经常账户的收支失衡,再到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等各个方面。第三,本书在对去工业化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的“再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不仅适用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而且也适用于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再次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这又是本书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最后,本书也对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如何避免出现去工业化,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七章, 主要内容包括: 工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影响 ;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 ; 去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 去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繁荣的终结 ; 再工业化的提出和探索 ;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及对策。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