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进展
1.2.2 国内进展
1.2.3 小结与讨论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态旅游区旅游活动干扰方式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生态旅游业发展
2.2 旅游活动干扰及环境影响
2.2.1 旅游活动干扰及其特征
2.2.2 旅游活动干扰作用路径及其影响
2.2.3 旅游活动干扰与生态系统过程变化
2.3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干扰模式
2.3.1 数据采集方法
2.3.2 旅游总体干扰情况
2.3.3 “线性”步道冲击模式
2.3.4 “面状”野营地冲击评估
2.3.5 小结与讨论
2.4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水质的干扰模式
2.4.1 研究方法
2.4.2 游客基本行为特征分析
2.4.3 旅游活动各环节人均污染物排放量
2.4.4 不同类型游客污染物排放量和干扰类型
2.4.5 不同类型游客水质干扰类型及行为模式
2.4.6 小结与讨论
2.5 基于非参与式调查的旅游活动偏好
2.5.1 研究方法
2.5.2 旅游区不同地点的吸引力和持续力
2.5.3 旅游者游览时间与旅游者特性的关联性
2.5.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旅游活动游步道干扰及其响应
3.1 基于既成事实分析法的旅游活动干扰响应
3.1.1 “既成事实分析法”调查
3.1.2 主要干扰响应变量指标构建
3.1.3 旅游践踏干扰响应调查结果
3.1.4 旅游践踏干扰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探讨
3.1.5 旅游践踏干扰的可接受改变限度(LAC)
3.1.6 小结与讨论
3.2 基于践踏实验旅游活动干扰的动态响应
3.2.1 践踏模拟实验设计及其方法流程
3.2.2 不同植被类型及土壤硬度对践踏响应评价指标构建
3.2.3 基于模拟旅游践踏干扰响应结果分析
3.2.4 旅游活动干扰强度与主要响应变量之间关系探讨
3.2.5 不同时期植被响应程度与可接受改变限度(LAC)的关系
3.2.6 小结与讨论
3.3 基于践踏实验的典型植被对旅游活动干扰的敏感性研究
3.3.1 植被践踏敏感性表征指标构建
3.3.2 3种植被类型的相对敏感性分析
3.3.3 3种植被类型中主要物种的绝对敏感性分析
3.3.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旅游区水质变化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动态响应
4.1 旅游区水环境监测技术流程
4.1.1 采样时间
4.1.2 采样区
4.2 旅游活动干扰水质动态响应
4.2.1 旅游活动干扰响应指标构建
4.2.2 旅游区水质变化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
4.2.3 小结与讨论
4.3 旅游区水质时空变化评价
4.3.1 生态旅游区水质物元评价模型
4.3.2 水质监测数据及分级标准
4.3.3 物元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4.3.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旅游区水质变化对旅游活动干扰的系统模拟
5.1 旅游活动干扰与旅游水环境系统
5.1.1 基本内涵的界定
5.1.2 旅游水环境系统组成
5.1.3 旅游水环境系统特征
5.2 旅游区水质演变系统模拟
5.2.1 旅游水环境模拟基本流程
5.2.2 旅游水环境系统模型
5.2.3 关键技术参数
5.2.4 模拟因子辨识
5.2.5 模型计算与验证
5.3 旅游区水质变化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模拟
5.3.1 旅游功能分区水质标准
5.3.2 污水控制情景方案
5.3.3 水质变化对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阈值
5.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调控路径
6.1 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调控目标
6.2 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调控原则
6.3 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调控总体思路
6.3.1 以关键生态环境因子响应规律为依据
6.3.2 以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6.3.3 以综合系统调控为重要手段
6.4 旅游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路径选择
6.4.1 旅游区经营管理者的绿色运营与管理
6.4.2 各级政府有序管理和调控
6.4.3 社区居民教育培训与积极参与
6.4.4 旅游者环境意识培育与参与
参考文献
第7章 未来展望
附录1
附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