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奇幻文学里程碑之一;奇幻文学永恒的灵感源泉。
继《哈利·波特》后,翻译大家彭倩文再度呕心译介;繁体版译本畅销台湾图书市场。
“纳尼亚王国”是一个神秘奇幻的世界。在这些故事中,小主人公们或凭借一枚魔法戒指,或通过一扇衣柜大门等各种奇妙方法进入奇幻世界纳尼亚王国。故事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他们在伟大的狮王阿斯兰帮助下,通过英勇的冒险和战斗,一次次战胜邪恶,拯救纳尼亚的人们并保卫了这个神奇而充满欢乐的国度。每个故事独立成册,构成一部史诗般的整体。
《黎明踏浪号》是“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一本,由C.S.刘易斯著。
C.S.刘易斯著的《黎明踏浪号》是“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一本。讲述了暑假里,爱德蒙、露茜和令人讨厌的表弟尤斯塔斯,通过墙上的一幅油画,再次进入奇幻世界纳尼亚,在船上遇到了老朋友凯斯宾国王。因为一次意外,尤斯塔斯变成了龙,从一个贪婪自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的勇士……
第一章卧室里的画像
从前有个男孩叫尤斯塔斯·克拉伦斯·斯克罗布,他的外表几乎和他的名字一样名副其实(“尤斯塔斯”在英文中和“没用的”一词音相近)。他的父母平时叫他尤斯塔斯,学校的老师却都只叫他斯克罗布。我无法告诉你他的朋友怎么叫他,因为他半个朋友也没有。他不叫他的爸爸、妈妈为“爸爸”和“妈妈”,而是直接叫他们的名字“哈罗德”和“艾贝塔”。他们是思想非常先进、十分开明的父母。他们是素食主义者,绝对禁绝烟酒,穿一种很特别的内衣。他们家只有一点点家具和很少的寝具,窗子也永远是开着的。
尤斯塔斯喜欢动物,特别是金龟子,不过都是些死了的、被钉在纸板上的金龟子。他还喜欢书,但是仅限于提供信息的书,而且书上还要印有谷仓,或胖胖的外国小孩在模范学校运动的图片。
尤斯塔斯不喜欢佩文西家的四个表兄妹,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但是当知道爱德蒙与露茜要来他家住时,他还是很高兴,因为他本性就是喜欢支使别人、横行霸道,他虽然身材矮小,个子还没有露茜高(更别提爱德蒙了),却老是有办法整蛊他们,因为他是主人,而他们只是客人。
爱德蒙和露茜也不大情愿住到哈罗德舅舅和艾贝塔舅妈家里,但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因为他们的爸爸接受了一份工作,暑期需要到美国讲学十六个礼拜,妈妈要跟着一起去,她有十年没好好度假了。彼得这阵子一直在用功读书准备考试,暑假一到,他就要到老柯克教授家去接受辅导。四个孩子曾在战争那几年住在老教授家,在那里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假如老教授现在还住在那栋大房子,一定会邀请他们全都去他那里住,可惜他后来变穷了,目前住在一栋只有一间客房的小屋里。此外,如果让其他三个孩子一起去美国的话,花销就会很大,所以只有苏珊跟着去。
大人们认为苏珊是家里最漂亮的孩子,但是她在学校的功课却不好(虽然她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妈妈说:“她去美国会比其他几个小的好处多。”爱德蒙和露茜尽可能不去嫉妒苏珊,但是想到要去舅妈家过暑假,他们就很难过。“我更惨,”爱德蒙说,“你至少还有自己的房间,我却得和那个臭拽的家伙尤斯塔斯挤一个房间。”
故事就从一个下午开始。爱德蒙和露茜难得找到一个时刻聚在一起说话,他们谈的当然是纳尼亚,也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神秘国度。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神秘国度,但那多半是想象的地方。爱德蒙和露茜在这方面比其他人幸运多了,他们的神秘国度是真实的,因为已经去过两次了。当然他们是靠着魔法的力量去的,这是进入纳尼亚的唯一方法。而且他们曾经得到许诺,或者说可以算是许诺,那就是,将来有一天他们还能回到纳尼亚王国。所以,他们一有机会便谈起这件事。
这天下午他们在露茜房间,坐在她的床边望着对面墙上挂着的一幅画。这是整栋屋子里他们唯一喜欢的一幅画,艾贝塔舅妈一点儿也不喜欢它(所以才把它挂在楼上的小房间里),但这是一位她不敢得罪的朋友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所以她没办法扔掉它。
那是一艘船的画像,一艘正对着你开过来的船。它的船头镀金,形状像一条张着大嘴的龙,它只有一根船桅,上面挂着一张巨大的亮紫色方形船帆,船身的两边(也就是金龙的两翼伸展的地方)是绿色的。画里的龙船正在蓝色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前进,比较近的这边浪花卷得高高的,上面有白色的条纹和泡沫。它显然正顺着风高速航行,船身略微向左舷倾斜(对了,假如你打算把这个故事看下去,而你又不很清楚的话,那么你最好先记住,当你面对一艘船时,船的左边叫“左舷”,右边叫“右舷”),灿烂的阳光就从那边照射下来,所以那边的海水是蓝绿色的。相反,另一边海水因为在船身的阴影下,所以是深蓝色的。
“问题是,”爱德蒙说,“眼睁睁看着纳尼亚的船,却无能为力,那不是更糟吗?”
“有得看总比没有好。”露茜说,“它可是地地道道的纳尼亚船。”
“还在玩你们的老把戏?”尤斯塔斯说。他在门外偷听到他们的谈话,便笑嘻嘻地走进房间。去年他到佩文西家度假时,就偷听过他们谈论纳尼亚的事,从此便喜欢拿这个嘲笑他们。他心里当然认定这一切都是他们捏造的,既然他没笨到去捏造任何故事,自然就不能苟同这类行为。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