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隐秘花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啸峰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井底之蓝

梅雨季节来到的时候,我把木板床往外移出一点,半夜里扑簌簌往下掉的墙粉就不会碰到蚊帐。但是,半夜里我还是会醒,而且我非常确定,这个时候醒来的,老街上不止我一个人。要是在古代,更夫应该敲三更了。离奇故事通常发生在三更过后。黑暗中,栀子花香伴着细雨声若有若无地钻进我的鼻子。似乎,我在花香的抚慰下睡着了,以至于那个声音清清楚楚传来时,我认为做起了梦。直到“砰”地一声,关门声响起,我才意识到,这恐怕是真的。板壁后的大床上,“咯吱咯吱”响了几声,有人起身上马桶,听咳嗽声音,是外公。

第二天放学后,我不情愿地把书包里的五根新皮筋、三颗彩色玻璃弹子塞到东东手里。然后,就听见他哈哈大笑。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旁边的同学也开始笑。我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说不知道,笑没有停止。我耐心地等着夕阳慢慢下沉,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笑声没有了。老街上喊回家吃饭声此起彼伏,有的甚至声嘶力竭,好像夜来了,总会发生些什么似的。我尾随东东进了大杂院,虽然外婆尖厉的呼叫声已经覆盖了半个院子,但我还不死心。他把我挡在第三进房子门口:“好吧,老实告诉你,你听见的声音是我的。”

夜饭桌上,二舅的筷子最快。他说话也快,店里是流言集散地,吃晚饭他就贩卖,外公、外婆和我根本插不上嘴。太离谱时,外公会把青边碗往八仙桌上一顿。二舅马上乖乖低头默默扒几口饭。不一会儿,“哎”地一声,头又仰起来,新的故事开始了。在我看来最虚头虚脑的事情,外公却没有制止,连筷子都放下了,手不停地摸裤兜,几次都没有摸出一根香烟。“昨天晚上我听见声音了。”二舅压低声音,风把吊着的白炽灯吹得晃晃荡荡,阴影一片接一片盖在每个人额上。外婆说恐怕又要下雨了。外公点着了烟,“声音有什么奇怪的。”我赶紧解释:“声音其实是东东弄出来的。”我的话刚出口,就觉得舌尖上着了一股凉风。是啊,那不是胡扯吗?外公朝天喷出一口烟,他吃香烟不吸进去,喷喷吐吐,倒也离不开它。雨季,江南水汽凝固在空气中,烟雾散不开,他的话听起来隔了一层水帘,像极了又糯又绵的评弹“徐调”:老万头啊,蓝衣人。

二舅带着我摸黑进到大杂院时,有线广播响起了《姑苏行》,这是评弹节目结束曲,八点半了。东东坚持昨晚的声音是自己弄出来的,而且以他的话说,时间已经很晚很晚,他回到大杂院床上,眼都没有来得及闭上就做梦了。二舅骂他:“整个就是一出梦游的戏,最近整条街的人都在议论深夜的声音,都是你一个人弄出来的?”东东那时的匪气还处在青春期,几个回合下来,就被二舅缴了枪。但他临时又想出个点子:那我们去“黑屋”看看。这句话出来,把二舅将住了。我把偷偷夹带出来的外公的铜质手电筒打开,放到吐出的舌头下,突如其来的光,加上我惨白的脸,把两人吓了一跳。光束里,小飞虫在打转。

老街有好多横巷,只有铁线弄是死弄堂,到底,是一小方场地,双眼井在黑屋门口。黑屋与公共厕所并排,后面是一条小河。我刚懂事的时候,双井还是一个小型社交场所,人们在井边淘米、洗衣服,在厕所后的河里洗马桶。铁线弄里,家务一条龙搞定。后来,老万头不见了。他的空房子刚开始经常被不知情的流浪汉占据,不过最多到当天半夜,那些人就会嚎叫着逃出来。叫得全街的人汗毛都竖起来。后来连猫狗都绕道走,我们给了它一个绰号:黑屋。顺带着,双井也很少有人去了。又过了一些时日,老街上新盖了厕所,弄堂厕所连同黑屋一起衰败。我们发现井里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脏。有一次,二舅弄来钥匙,打开盖子,一股腐臭味冲得我们后仰倒地。东东强调那就是腐尸气味,吓得我们很长时间不敢进铁线弄。不明身份的绿色植物爬满井栏,我幻想总有一天什么东西会爬出来。但是,我们依旧充满好奇,隔一段时间就会去黑屋张望。我踩住那些肆无忌惮的绿色植物犹犹豫豫时,二舅和东东已经接近黑屋窗口,光束在抖动。

雨腥味横扫过来时,我想起了去年暑假的一个场景。傍晚,我在后天井用一桶井水解决完洗澡问题,手拿一册《长坂坡》,赤膊躺在前天井的竹榻上。远处传来阵阵雷声,连环画的纸片微微抖动,天一点一点黑下来,外婆跑进跑出收衣服、毛豆干、马桶。我喜欢从敞开的大门外刮进来的狂野的风,渐渐地,伴随零星豆大雨点,腥味越来越浓,我收起竹榻搬进客堂。似乎有人缓缓经过门口,我感觉背后一双眼睛盯住我,连忙回头,只扫到最后一片蓝色衣襟。一串惊雷暂时挡住正想冲出天井的我。我在门口碰到二舅,他顶着水果纸箱,气喘吁吁。“那是老万头啊!他回来啦!”二舅踮起脚,往老街两头张望,再次肯定地说:“老万头就喜欢雨水,肯定是他。”

P1-4

书评(媒体评论)

王啸峰的小说是具有特殊品质的小说,给人新鲜、奇异的感受。在一个复制的时代,这样的小说难能可贵。

——范小青

王啸峰作品给我的感受大概是神秘的、灵异的、隐秘的和不可知的,带着阴郁的气质。

在许多相近的语词群落中,我最终选定了幽暗或神秘,悬疑也罢,灵异也罢,不可知也罢,以及对它们的寻找也罢,所有这一节都是发生在阴影之中的,只要有那些记忆中的古旧空间,便会有阴影,便会有深邃而复杂的时间,而秘密就在那里,只要将人物带到那里,故事便会开始……

阴暗的魔法。

——汪政

目录

“阴暗的魔法”(代序)——王啸峰小说论

井底之蓝

角色

萤火虫

甜酒酿

炖生敲

五脚黑旋风

隐秘花园

抄表记

序言

“阴暗的魔法”

——王啸峰小说论

汪政

答应给王啸峰的小说集写上几句话的时候还算清闲,等到仔细看过他的作品想动笔时,杂事便纷至叠来。看到啸峰发过来的小说集封面,知道再也挨不过去了,但当时的阅读印象已被时光和俗务搅得七零八落。

静下心想想,王啸峰作品给我的感受大概是神秘的、灵异的、隐秘的和不可知的,带着阴郁的气质。之所以留下这样的印象,可能是他作品的气质与他本人太不契合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王啸峰是个很爽朗、风趣而活泼的人,可见文如其人这话其实不一定可靠。

可以先看下《五脚黑旋风》,这篇小说有些像蒲松龄的《促织》。黑旋风是只蟋蟀,作品将故事的背景安置在抗战时期的江南古镇木渎,残垣断壁,草木疯长,硝烟笼罩下的是流离失所的难民。然而就在这惊惶的生活中居然容得下一只只蟋蟀盆!只不过因为战争,蟋蟀便被织进了生与死,人与虫,此岸与彼岸的灵异世界中,郎中,郭四,特别是“我”与小伙伴金土与黑旋风已经是人虫不分、人虫一体了。作品中“我”失聪之后与黑旋风的相遇,郭四梦幻后黑旋风的死而复生和阴阳界两边“我”与金土的对话都有着本土神话与传说的原型,而这一切又都在通灵的外祖父的观象之中。“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外祖父时时用《金刚经》的禅义若即若离地解释着世界:“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生或者死只存在于欲界或者人们虚幻的假象里。”这也许是对作品无常最后的悲悯。

隐秘、不可知与时间有关。时间是王啸峰作品至关重要的元素。一个外在的特征是他作品中的不少情节都发生在夜里。《井底之蓝》《五脚黑旋风》《甜酒酿》《隐秘花园》等等都是黑夜中的故事。夜晚首先与光线有关,这使得王啸峰的作品呈现出很低的明亮度,夜晚中的一切是模糊的,不清晰的,也就是说,从物象上讲,王啸峰作品中物象的能见度并不高。这样的光线显然是作家有意的选择,白天与夜晚是生物活动的两种时间,至少在王啸峰看来,他要讲述的故事更多的适宜于在夜晚,夜晚舍弃了许多许多事物,夜晚又掩盖了许多的现象,更使得许多现象改变了样态,当然,最重要的是人物,他们如幢幢鬼影,神秘而诡谲。在王啸峰的作品中,时间有比白天与暗夜更复杂的地方。从大的结构或视点讲,王啸峰的许多作品都是童年或少年视角的,或者,是通过回忆的方式来展开叙述的,不管是前几年的《井底之蓝》还是近期开始的系列短篇《抄表记》都是如此,他很少采用现在时的方式。《井底之蓝》的开头就暗示了时间的复杂性:“半夜里我还是会醒,而且我非常确定,这个时候醒来的,老街上不止我一个人。要是在古代,更夫应该敲三更了。离奇故事通常发生在三更过后。”在这篇小说中,故意隐匿的是现在的时间,而置于前景的是“我”的童年并构成了动乱年代的主体叙事,然后再通过回忆中的穿插和传说的嵌入,把更久远的时间代拉进来,从而形成了时间的交织和叠加,形成一个时间的迷宫。一般而言,小说家对时间的迷恋主要来自于对深度或者历史感的钟情,但王啸峰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嗜好,甚至,他会有意通过时间的平面化来消解深度与历史感,也就是说,不是什么历史的深度,而是时间之谜使作品变得神秘而幽暗。《井底之蓝》中的“文革”叙事与苏州张士诚的故事就是叠影的。井底之“蓝”是一个符号性的人物影像,它(他、她)既是与叙事人共处于同一时空的戴着鸭舌帽的蓝衣人,又是“文革”中投井的蓝衣女工宣队员,更是传说中拯救张士诚的蓝衣侠客,是当年出没于苏州大街小巷地上水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无数的蓝衣人。通过这一影像式的蓝衣符号人,多重时间维度被压缩在一张平面中,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过去的人物与故事顽强地进入到现实时间中,并且同化、解释着现实中的人物、故事与场景。记忆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客观时间讲,过去的事物总会过去、沉没或消失,但记忆却可以顽强地把它们保留下来并且在现实中复活。这里的记忆不仅是个体的心理行为,更是公众的心理与话语方式,如文字、传说等等。所以,我曾说过《井底之蓝》这样的作品更近于心理小说或氛围小说,它的核心驱动是作品中众多人物的个体与集体心理行为,在这样的行为中,时间被击穿、压缩、重叠和置换。当然,这并不是王啸峰的唯一方式,在处理时间上,王啸峰还有不少装备。比如《角色》这样的作品。如果说《井底之蓝》是将几重时间击穿或压缩的话,那么《角色》则是将本来连续性的时间掐断然后将其并置平行。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应该是施老头和许阿婆,但他们的故事被装进了一群轻工的无聊而骚动的生活中。静与动,过去与现实,清晰和神秘,形成对比性的两个世界。这个作品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最简单的就是将两条线索分开,当然也可以将施老头和许阿婆的故事完整化,但在读者看来似乎这样更明白的写法被王啸峰舍弃了,他将施老头和许阿婆分开了,并且将他们安置在城市的两座老屋中不相往来,原来可能的一个故事成了两个故事,原来在一个时间维度中叙述的故事也不得不在两个时间中分别展开,而现实的年轻人的生活又使得这个故事到最后都未能清楚地讲述出来。小说家便是如此任性,他既可以在《井底之蓝》中通过记忆使历史与现实重叠,也可以像《角色》中这样人为地将故事掐断,抛入黑暗。

……

也许与苏州无关,与城市无关,而只是一个人内在的心性。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认为“表现与再现都追求存在的神秘”①,他认为东方美学特别推崇“幽玄之趣”②,他曾将现代日本人的生活分为白天与夜晚,并认为这对应着两种美。而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阐述得更为具体,他认为艺术中有所谓的“阴暗的魔法”③。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以西洋之美学观与以中日为代表的东方美学观作了对比,认为中目的美学有一种包含着模糊、混沌、深沉暗淡、潜隐、幽暗、阴影、神秘、沉寂等在内的审美趣味,一切微妙的、不确定的、神秘的东西在此中展开,令人遥想而沉醉。“我们祖先的思想方法就是这样,所谓美并非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在于物体与物体所造成的阴暗的模样以及明暗的对比。”④他一方面为这种传统被西洋美学所侵蚀而遗憾,另一方面,又为现实中依然存在的“阴翳之美”,特别是人心之中的幽寂情绪而欣慰,他更呼吁文学艺术能复兴这一传统。“我想至少要在文学领域里,把正在消失的阴翳世界呼唤回来,我想把文学这个异常的屋檐弄得更深沉些,把多余的东西推进昏暗里,把无用的室内装饰剥掉,即使做不到家家如此,有一家这样也好。”①不能确认王啸峰对谷崎润一郎的认可度,但其作品确有这种阴翳之美的风姿。

阴暗的魔法。谷崎润一郎说,有一家这样也好。

2017年春,湖景花园。

内容推荐

《隐秘花园》收录《井底之蓝》《角色》《萤火虫》《甜酒酿》《炖生敲》《五脚黑旋风》《隐秘花园》《抄表记》八篇小说。

苏童说王啸峰的苏州屋檐下的故事,多少有些湿气。

真真假假的苏州传说、神鬼故事,通过王啸峰特有的穿插式叙事,交错跃于纸上,茫茫然不知所处,更不知这是真实还是虚幻的城市。小说中的湿气,表面上凉至肺腑,读后却能心生暖意。这是属于他的梦,属于他的苏州,属于他的探索和表述。精美中的粗陋、平和中的执拗、完美中的缺陷,人和景都是矛盾综合体,这种矛盾始终贯穿在作品中。

编辑推荐

夜凉如水,月下是乡。

一座城,一个人,一群人。

好看的小说不一定是暖心故事、治愈鸡汤;

会讲故事的也不光是网红大V、文字明星。

《隐秘花园》毫不夸张的可称之为好故事好小说,哪怕低调阴暗、惊心动魄与光明并存,也能在写尽苍凉、令人窒息之余透出生的希望和思考的必要。

王啸峰从他的根出发,以极具特色的叙述手法,别具韵味的地方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真真假假的事件,正如他小说中所说:“在你看来是真的,在我看来却是假的。反之亦然。真真假假的世界,难辨雌雄的角色。我们最怕的,莫过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连光都是演出来的。”

书中《井底之蓝》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