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才的陨落(莱蒙托夫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俄)弗拉季米尔·邦达连科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传主莱蒙托夫是普希金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是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天才。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莱蒙托夫尚在,就不需要我,也不需要陀思妥耶夫斯基了。

莱蒙托夫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充满传奇,引人入胜。一篇长诗《恶魔》,一部小说《当代英雄》,便足以让他享誉至今。

男人们嫉妒他,女人们爱慕他。

这部《天才的陨落(莱蒙托夫传)》是俄罗斯著名文学评论家弗拉季米尔·邦达连科的作品,功力深厚。

内容推荐

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19世纪俄罗斯的又一位伟大诗人。两百年来,关于他的家世、爱情、创作、死亡,聚讼纷纭。俄罗斯文学批评家弗拉季米尔·邦达连科创作的这部《天才的陨落(莱蒙托夫传)》,可以说是两百年来第一部深度探寻诗人远古家世之谜、揭示诗人神秘之根源的著作。“有别于众多的文学—家庭日常生活传记,邦达连科的书触及了最重要的人的存在方式问题,书中还有诸多隐情、症结,也许会让德高望重的莱蒙托夫研究家们和最为广众的读者产生兴趣”。

目录

被世界放逐的漂泊者……(致中国读者)

译序

神秘的天才

莱蒙特的苏格兰基因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丘赫洛马故地

“父与子的悲惨命运……”

“周遭的一切仍是亲亲的故地……”

“莫斯科,莫斯科!……我像儿子一样爱你……”

“我用非人间的情怀爱着你……”

“士官生诗人”

悼普希金之死

“伟大的英名建树在东方”

在荒凉的北国

“注满悲愤与仇恨的铁的诗句!……”

“悲伤的恶魔,逐放的精灵……”

当代英雄

名副其实的俄罗斯痴迷者

《瓦列里克》

“我在寻求自由和宁静……”

“却是所罗门的儿子……”

“流血的坟墓等待着我……”

莱蒙托夫的不朽

莱蒙托夫重要出版物

莱蒙托夫生平与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神秘的天才

为什么在我看来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在现今是一个被遗忘了的诗人?各种各样的书出得五花八门,前来塔尔罕内参加莱蒙托夫诗歌节的人数达两万多,甚至是我们的总统在执政的十二年间,每当他列举诗人名单,都要特别提到米哈伊尔·莱蒙托夫。但尽管如此,人们极少谈及他,在当下非常流行的世界经典作家系列丛书中依然难以见到他的书籍的出版。

甚至在文学圈内对他的评价或是负面的,对他的文学成就或带有某种疑惑态度,有的人甚至说他的死是自食其果。贝拉·阿赫玛杜琳娜凭着直觉发现:“身陷粗鲁的虏获怎么办?/傻瓜总是占据显赫地盘,/与此同时,一个伟大的人,/就像一个孩童落入灾难?”当今我们的文化步入傻瓜当道的时代,因此没人愿意承认俄罗斯民族天才的伟大,除了很小范围内懂得并珍惜他的人。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相信,假如俄罗斯人站在丹特士的位置,那么普希金就会活下来的。但是打死他的却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俄罗斯卑鄙小人,尽管名叫尼古拉·索洛莫诺维奇。杀人的人是有预谋的,而且非常的冷血,因为他知道,还击将不复存在。而现在,如果有人写马舒克山那场决斗,那么,通常会为马尔蒂诺夫的一切行为辩解。唉,当今宫廷是马尔蒂诺夫们的时代,莱蒙托夫仍旧是被遗忘了的天才。诗人似乎为我们这个时代作过写照:“相信吧,在这个世界,财富是贫乏与空虚……”难道不是这样吗?“何苦去深刻认识,去渴求荣誉,/当天才和对自由的热爱,/我们不能拿来派上用场?”

我所喜爱的同时代诗人之一,格列勃·戈尔博夫斯基如是写莱蒙托夫:

……俄罗斯母亲,

在你的时代有那么多恶行,

在冰冷的灵魂中——

有多少让人痛苦的热情!

……你为世界

诞生下前所未有的孩子,

而当他如日中天的时候,

——你却把他杀死……

实际上,在所有伟大俄罗斯诗人当中,还没有一个人像我们的民族天才米哈伊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经历如此残酷与无情的命运。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对自己的子女这么苛刻?无论是在生前,还是在悲剧性死后,他都是那么的憋闷。此等出色的诗歌天才的出现一如上天对俄罗斯的馈赠。如果他在二十六岁之前就已经有了如此众多的天才创作,那么四十岁之前,六十岁之前他究竟会写出多少作品啊!许多沉迷于诗人之神秘难解的研究家曾经写下或正在书写即刻死亡的预感,写下已经意识到了的诗人凡世生活的短暂。的确,诗人经常写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但更经常写他对生的渴望,他的创作计划往前推移了几十年。一个有自杀念头的人竟然会构思起高加索战争的小说,成天盘算着去波斯、去希瓦做远途旅行?

再者,令人惊讶的是,在最为血腥的战役中,就像在瓦列利克河上,子弹和刺刀向他包抄而来,他自己已经表现得无法攻克。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主人公格鲁什尼茨基(扮演这个角色的是马尔蒂诺夫)去看决斗,如同观看一场文学游戏。他说,我在自己的小说中把他打死就已足够,而在生活中我不把他打死,我要他活着。只是格鲁什尼茨基却另作他想。

莱蒙托夫甚至是怀着讥讽心情看待他和同事、指挥官以及上流社会的冲突与矛盾,他不善于从骨子里恨别人,他言出讥诮,有时候刻薄嘲笑别人,写尖刻的诗句并画漫画,但这么做他并无恶意,然而,无论是人生,还是他的亲友,乃至许多朋友和同仁,乃至上方长官,一直到皇上尼古拉一世本人,回应他的是劈头盖脸的愤怒和残酷无情。这种回击竟持续至他死后的几十年,几百年,一直持续至今天。

诗人诞辰百年之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诗人夭折百年之际爆发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诗人的手稿和画作似乎都被他的亲人们销毁,他的出生地——紧挨在红门地铁站旁的房子已经被拆除,在凶猛的反苏主义改革的风口浪尖上,人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地铁站“莱蒙托夫站”更名,与此同时,却留下“革命广场站”、“巴乌曼斯基站”,而且还有以弑君者命名的“沃伊科夫斯基站”。大众中究竟是谁在支持这样的事情?谁是这一恶行的倡导者?人们把地铁站称为“红门站”,但自然谁也不曾想过要修复红门本身,像是建造红门站之前很久已经存在有地铁似的,像是数百万莫斯科人中有人记得这红门地铁站的起源似的。而就是这位,可能许多人都不曾读过的莱蒙托夫,其名字和姓氏却已为人所知晓。到底是什么原因人们要贬低天才的俄罗斯诗人?

这种对莱蒙托夫的“遗忘”像是已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在对莱蒙托夫的研究中,为尼古拉·马尔蒂诺夫无罪开脱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杀人犯一切都是正确的,倒不知这个“厚颜无耻”的小军官莱蒙托夫是何许人也。要说呢,谁也不熟悉他的任何诗作,请读一下莱蒙托夫研究权威专家奥奇芒与扎哈罗夫的书,你们就会惊讶于他们对马尔蒂诺夫的赞词。

P1-3

序言

被世界放逐的漂泊者……

——致中国读者

【俄】弗拉基米尔·邦达连科

著名俄罗斯图书系列“名人传记丛书”出版了我的关于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的书《天才的陨落——莱蒙托夫传》。该书出版后立即在各大新闻媒体引起热烈反响,数十篇评论文章同时出现,对此或争议,或支持。我很高兴,读者们发现了书中的问题所在,同时也关注到了该书的可争议性:“邦达连科的新作可以说是两百年来第一部深度探寻诗人远古家世之谜,揭示诗人神秘之根源的著作”。“有别于众多的文学—家庭日常生活传记,邦达连科的书触及了最重要的人的存在方式问题,书中还有诸多隐情、症结也许会让德高望重的莱蒙托夫研究家们和最为广众的读者产生兴趣……批评家坚决抨击与摈弃了当今加盖于诗人的一切不实之词,……在他看来,莱蒙托夫的人生矛盾百出,性格非常复杂——首先,这是一位最伟大的且很早就意识到自己悲剧性使命的俄罗斯民族天才”。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也有定论。2014年全世界都在纪念俄罗斯天才莱蒙托夫诞辰二百周年。为纪念伟大诗人的诞辰日,我国总统普京亲临拜谒诗人故地塔尔罕内故居庄园,博物馆工作人员向普京展示了未来天才度过童年的宅园,而后,一国之主还前往莱蒙托夫家族茔地,向诗人坟头献上一大束鲜红的玫瑰。陪同总统瞻仰诗人故居的是博物馆馆长塔玛拉·梅利尼科娃。

“是诗人外祖母硬要他去部队服役还是他自己的选择?”普京兴致勃勃地问。为回答总统的提问,博物馆开设了临时课堂,讲解了整整一个小时。

“在我看来,他功课不是很好?”总统从另一方面展开话题,但就这一点他没能找到答案。

“莱蒙托夫是个野性的学生,因此老师们常常给他打低分。”梅利尼科娃答道。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普京带有解围意味地指出。“最主要的是它让前来瞻仰塔尔罕内的人都感到高兴。”他还点明主题:“今天是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二百岁生日。我拜谒‘塔尔罕内’,看看我们的伟大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就他的人生与创作至今存有很多争议。迄今争议的话题有,诗人信奉的是怎样的诗创作观点。他是一个个性复杂却也非常耐人寻味的人。但大家无论如何争议都不能否认一个显见的事实,就是他是一个天才。他也是我们时代的天才!而且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绝对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总统如是说。而后总统继续着自己先前的话题,说:“莱蒙托夫是一个反对派分子吗?当然是。他是个当权政府的反对分子,但他是爱国的。这是一个非常细微的界限。莱蒙托夫是一位勇敢而剽悍的军官,却为了国家利益倒在了子弹下……”  是的,他是一位“被世界放逐的漂泊者,但他有着俄罗斯的灵魂”。我非常高兴普京这次到塔尔罕内瞻仰,因为最近几年对诗人的关注度明显不够。这样的天才在全世界大约有十位,其中包括中国的李白。

我很高兴,我的书能在对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天才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热爱已久的中国出版,尤其高兴的是,著名俄语学者和莱蒙托夫研究家王立业教授成为本书的翻译。鲁迅就曾高度评价过莱蒙托夫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伟大作用,将他置于亚历山大·普希金之上,茅盾也把他视为俄罗斯诗歌的魁首,他写道,莱蒙托夫有着“不仅是普希金,还有果戈理所缺少的文字的矫健”。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是被中国翻译得最多的外国诗人之一。从1907年小说《贝拉》译介过来至今,围绕着他的不止一代著名翻译家,如吴梼、瞿秋白、余振、顾蕴璞,还有一大批中国作家。1985年问世的莱蒙托夫两卷本诗歌译文集指的是余振翻译的《莱蒙托夫抒情诗集》上下集。——译者是中国第一部外国诗人的抒情诗集,并以不可小觑的规模出版发行。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汇集并出版发行了五卷本《莱蒙托夫全集》。但这位26岁就已经悲惨丧生的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在中国却很少有人知道系何许人也。我希望,我这本书的写就能对中国所有俄罗斯文学爱好者有所裨益。

帮助我写成这本书的还有俄罗斯天才自己。这是他说的话:“真理永远是我的圣殿,而且现在,当我把我自己负罪的头颅交付审判的时候,我将坚定地吁求于它,面对沙皇与上帝,我视它为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人的唯一保护者。”此刻我正在把我负罪的头颅交付给严格的中国读者审判。每当我为俄罗斯作家写书的时候,我已经写了不少,但我总觉得他们的作品和批评家对他们的评论尚不能让我满意。通常是,我努力跑遍他们所有待过的地方,弄清楚他们的种族氏系,他们的出身。为写莱蒙托夫我就去了苏格兰,去弄清他父亲这一支的祖籍,拜访所有的莱蒙特家族城堡,自然,还有塔尔罕内、比亚蒂戈尔斯克和整个高加索,他所热爱的莫斯科,等等。因此,昨天与今天的高加索也就变得明晰了,我结识了那里的山民,还有那里的子弹。“……我爱高加索,爱它,将它视为我的祖国的一支甜美歌谣。如果你们去高加索,我坚信,它将带给你身心和道德诸多裨益:你们将成为诗人而归返,而不是政治经济幻想家,去那里更有益于身心健康。我不知道你们那儿怎么样,来到高加索后,当其他人感觉很热的时候,我感到这里一直很冷,但感觉比我现在这样更健康的状态似乎是不可能的。就请允许我向你们描述一下我所热爱的自然风光吧:环绕四周的群山迷蒙悠远,红红的山岩挂满了绿绿的常春藤,并冠之以悬铃木丛,雨水冲成的沟壑条纹一样悬挂在黄色的悬崖,而在很高很高的悬崖上有残雪融蚀出的金色流苏,悬崖下方,阿格拉维河与其他无名小河相拥相抱,冲出黑色的烟雾淹没的峡谷,像根银线,绵延向远,熠熠闪闪,如同一条银蛇在翻腾自己的鳞片……”

他酷爱旅游,但只是不是去欧洲,他幻想着东方。难怪他把他的主人公打发到他自己不曾到达过也不曾有机会去的波斯,他还向往去印度,遥远的中国。

诗人曾写信给自己的朋友拉耶夫斯基:“别了,我的朋友。我将给你写美妙的国度——东方。拿破仑的话带给我安慰:‘伟大的英名创建在东方’……”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其实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人,表现在各个方面,也表现在东方的今日强盛。中国人会饶有兴味地了解到天才诗人是多么高地评价东部各国,但是诗人也会记得自己的凯尔特人出身。在对诗人来说极其重要的空间会战中,苏格兰——莱蒙托夫的第一块土地,占据着特别的位置,在这块土地上,他的先祖,中世纪苏格兰诗人托马斯·莱蒙特(利弗玛奇)成了神话,有可能确定了俄罗斯后裔力求把精神真理认知为神秘的,而不是合乎教规的路径。我确信,在与车尔凯斯人的会合中,在与他们作战或是友好交往中,我们的诗人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苏格兰山民。曾经生活在莱蒙托夫种族记忆中的北欧军士帮助他成为一名俄罗斯英雄。在这里缺位的是民族主义的激情,有的是将各种血统连接在俄罗斯世界中的帝国激情。

我最为痛惜的是他过早死于恶人之手。莱蒙托夫没有打算死,他是一位俄国英雄,而不是一位有着自杀倾向的浪漫之人。在他的高尚心灵中没有卑鄙,他不曾用自己的双手制造死亡。他被人用卑劣的、背信弃义的手段射杀身亡。他的过早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俄罗斯的莎士比亚”。B.罗赞诺夫曾定性那场决斗“对于诗人来说是一场永远悲伤的决斗”,我则写一场永远犯法的决斗……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们这里还没有人写过如此真实、优美和芬芳的作品。——果戈理

我无法理解,他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唉,要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那么死也瞑目了!——契诃夫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整个俄罗斯诗歌在他们之间摆动着,在静观和行动这两个极之间摆动着。——梅列日科夫斯基

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是寥寥无几的。——马克思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5: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