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弱宋(造极之世)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陈胜利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秦汉以后,统治时间超过两百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只有五个,即汉、唐、宋、明、清。与汉、唐、明、清的大一统王朝不同,两宋长期与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签订了一系列不平条约,始终都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统一国家,并先后亡于金、元。而且,但凡看过《水浒传》的人都会觉得,这还是一个奸臣当道、贪官污吏横行的王朝。

在杀伐、武力、开疆拓土方面,宋人留给后人引为自矜的功业甚少,但在国家治理,以及精神与文化之域,宋人留下了浓墨重彩。

请看由陈胜利所著的《弱宋(造极之世)》。

内容推荐

陈胜利所著的《弱宋(造极之世)》记述了宋王朝两度亡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弱宋”儿成历史定论。但两宋长达三百一十九年,以文治立国,在国家治理、制度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北宋皇帝大都是有作之君,三度推行变法,王安石变法影响尤为深远;宋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士人风骨最盛,成就了我们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史诗般的记忆。

在杀伐、武力、开疆拓土方面,宋人留给后人引为自矜的功业甚少,但在国家治理,以及精神与文化之域,宋人留下了浓墨重彩。所谓的“弱宋”,其实堪称“盛宋”:她创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

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

她涵养了风骨凛然的上人。

她是一个值得我们驻足回望的非凡王朝。

目录

第一篇 宋家天子

 太祖是伟大的乱世终结者

 太宗被誉为是五代最后的一位政治强人

 真宗善始而未能善终

 仁宗不愧“仁”的称号

 神宗励精图治

 徽宗角色错位

 高宗是“中兴之主”吗

 孝宗有恢复之志

 宁宗优柔寡断

 理宗治国乏术

 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姨侄两皇后

 离乱中的女主

第二篇 文治巅峰

 政治稳定的“压舱石”

 “祖宗家法”定规矩

 天下何物最大

 京师流行“榜下捉婿”

 两宋无“阉祸”

 权相的崛起标志着文人政治的异化

 “文艺复兴”与宋型文化

 儒释相向而行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走进千家万户

 文化下移与宋人的世俗生活

 宋室南渡改变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版图

第三篇 战斗王朝

 宋辽战和

 饧家将

 宋夏百年战争

 王韶复河湟

 章悖熊本在南方的用兵

 郭逵伐交趾

 种家军

 宋金结为世仇

 李纲与宗泽

 “精忠”岳飞

 采石大捷

 孟珙与杜杲

 余玠经营四川

 辽金统治下的汉人

 宋元的最后一战其实是两位燕云汉人间的决斗

 武力的征服者成为“文化战争”的被征服者

第四篇 士大夫精神

 忠臣与贰臣

 旧臣与勋故

 贤相

 谏官

 小臣撼重臣

 一忧一乐

 庆历“四谏”与“箭垛式人物”

 范镇与薛奎

 “铁面御史”与“真御史”

 发现苏轼

 进退出处,无不相同

 世道之颓,吾心如砥柱

 当“拗相公”遭遇“司马牛”

 “非典型性官员”苏颂

 范纯仁有其父之风

 “殿上虎”刘安世

 “黑暗时期”的敢言之士

 三名臣

 无官御史台

 范成大治蜀

 陆游与辛弃疾

 吏隐者

 朱熹的沉浮

 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

 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

 我只有一死报国

 国亡我当速死

 陛下当为国死

 唯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宋朝皇帝年号

附录二:宋朝大事记

试读章节

太祖是伟大的乱世终结者

中华民族历尽磨难。但中华文明具有一种强大的修复能力,无论受到何等程度的打击,她总能浴火重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下来的古老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曾出现过辉煌文明,但由于外族入侵等种种原因,这些文明都中断了,唯有古老的中华文明历经波劫而“大难不死”,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宋王朝便是在五代乱世基础上恢复重建并大放异彩的。

五代又称为“五代十国”,是“墙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短短五十四年间,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有八姓十三人登上皇位,战乱不断,人民水深火热。

前人往往把五代称为“五季”,意思是“末代”“最差”的时代。欧阳修在《五代史记一行传叙》中就感叹道:五代乱到极点了!做臣子的杀害他的国君,做儿子的杀害他的父亲,而那些士大夫们却安享着国家俸禄,占据朝堂,不知廉耻的人到处都是。

然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在中国乱到极点的时候,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这三位英主。

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被称为“沙陀三王朝”。而郭威是汉人,出身平民,由普通一兵逐步成长为后汉最高军事将领,最后代汉自立。他上阵打仗时,着短装,“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在军中接见宾客时,穿宽袍大袖,风度儒雅,是一位重视文治、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柴荣是郭威的妻侄,后被郭威收为养子。郭威的儿、侄均被后汉隐帝所杀,接班人有三个:养子柴荣、外甥李重进和女婿张永德,郭威经过反复权衡,决定传位于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柴荣没有辜负郭威的重托,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南征北讨,使国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被誉为是“五代第一明君”。可惜天不假年,当了四年皇帝、不到四十岁的柴荣病死,他七岁的幼子恭帝柴宗训继位。柴荣死后不到一年,建隆元年(960)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

赵匡胤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三月生于后唐禁军屯驻之地洛阳夹马营。赵匡胤在夹马营生活了二十一年,后唐、后晋相继灭亡,赵家逐渐衰落,于是辞别父母、妻子外出闯荡。赵匡胤先投靠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此人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同僚好友。但王彦超并没有收留他,只给了他十贯钱,打发他走了。赵匡胤立宋后,王彦超先后任永兴军节度使、凤翔节度使。一次,赵匡胤在酒宴上问王彦超:“朕昔日来复州投卿,卿因何不纳?”王彦超一路小跑到台阶下跪倒,边磕头边说:“浅水岂能藏神龙,当日陛下不留滞小郡,实乃天意也!”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

失败和挫折,不过是上天考验强者的小小伎俩。  赵匡胤又去投隋州的董宗本,虽被收留,但并不得志,不久便返回洛阳,在城中长寿寺暂住。寺中一位老僧为他指点迷滓,要他北上。赵匡胤按照老僧的指点一路北上,途中恰好遇见后汉枢密使郭威的军队,便应募在郭威帐下当兵。他作战勇猛,很快被从一般将校提拔为滑州副指挥使。郭威当了后周开国皇帝后,将柴荣提拔为开封尹,赵匡胤转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成为柴荣的嫡系。

柴荣即位后,北汉主刘崇勾结契丹兴兵来讨,在关键的高平之战中,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危急时刻,赵匡胤挺身力战,帮助柴荣扭转了战局。赵匡胤因功升殿前都虞侯,成为禁军高级将领。

柴荣第一次征淮南时,赵匡胤跟随南下,先在涡口之战、滁州之战、,六合之战中大败南唐军。柴荣再征淮南,赵匡胤在攻克寿州的战斗中立下首功,凯旋回京后改领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兼殿前都指挥使。柴荣第三次亲征淮南时,赵匡胤任前锋,连破濠、泗、楚州,又在瓜州大破南唐水军,成为平淮南的第一功臣,改领忠武军节度使。

P2-3

序言

秦汉以后,统治时间超过两百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只有五个,即汉、唐、宋、明、清。与汉、唐、明、清的大一统王朝不同,两宋长期与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签订了一系列不平条约,始终都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统一国家,并先后亡于金、元。而且,但凡看过《水浒传》的人都会觉得,这还是一个奸臣当道、贪官污吏横行的王朝。

明末王夫之有“孤秦”“陋宋”之说,认为宋王朝与残暴的秦王朝一样不堪。20世纪60年代,有一本很权威的教科书《中国史纲要》指出,宋神宗将“王安石召入政府,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此后,“弱宋”之说几成定案。

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南京的明孝陵矗立着一座“治隆唐宋碑”,这是1699年清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拜谒明孝陵时所题。“治隆唐宋”本来的意思是:明太祖的功业超过了唐太宗和宋太祖。我们就此可以推演说,在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眼中,宋王朝是可以与盛唐相提并论的。

当代宋史学家王立群认为:在中国古代封建帝国制度下,一个王朝想要“做长”,比“做大做强”更难。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很强,但命运不长。谁说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不强?但只有十五年;隋朝三十七年;元朝征服了欧亚两个大陆,九十八年;一个“弱弱的”宋朝,先后有辽、西夏、金、元列强环伺,却存在了三百多年,那是有很多道理的。一个民营企业,能存在三十年就不错了,能存在三百年简直就是奇迹,更何况一个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

陈寅恪断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弱宋”的看法并不全面,宋代的疆域远不如汉、唐、明、清,且国家多难,两遭倾覆,但文化繁盛,士人风骨凛然,站在精神层面、文化的立场,宋代堪称“盛宋”。

这并非是对宋代的过度美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精神与文化的价值。

因为珍视自己的宗教、文化与传统,犹太人能在失国两千年后重建国家。

因为复兴了古典文化,欧洲迎来了近代文明。

马克斯·韦伯说,新教伦理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兴起的重要前提。

假如没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没有柳永、晏殊、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没有《寒食帖》《清明上河图》、宋孩儿枕,没有书写宋人的《杨家将》《三侠五义》《包公案》《水浒传》《岳飞传》,对于我们民族的文学艺术史而言,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

宋代也是中国古代科技高度繁荣的时期,假如没有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定会失色不少!  假如没有宋代的文人政治,没有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我们的古代政治史、改革史将失去一笔多么丰厚的遗产!

假如没有三呼“过河”的宗泽,投水殉节的江万里,没有扬州城头横刀怒目的李庭芝,崖山之战中愤然蹈海的陆秀夫,以及在大都菜市口从容就戮的文天祥,我们民族的精神史将缺失多么壮烈的篇章!

假如10世纪中叶没有大宋王朝的勃兴,中原王朝在武人擅权、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进入草原民族崛起的十一二世纪,中国的历史不知会被改写成什么模样!

我向一位朋友谈及正在写一本关于宋代、宋人的书。他说:好啊。传统里其实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丁忧,官做得再大,父母去世也要去官回乡守孝,一守就是三年。今天,这个传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恢复,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有一种精神——为了实现某种价值而肯于放下一切,这叫有信仰。宋人是有信仰的。

书评(媒体评论)

《弱宋》以独特视角讲述宋史,是作者近年来着力于学术研究的成果。本书通俗、简明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普及学术文化的深度理解和追求。

——卜键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一个王朝的背影,决不是一个字能概括的,弱宋、陋宋都有以偏概全之弊。这本书揭示了两宋国家和社会诸多面相和特征,复原了其“隆宋”的一面,让读者对那一时代的面貌、成就和复杂性有了更完整的认知和深刻印象。

——石云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