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看就懂的大汉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朱真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为丰富多彩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也是思想、文化、艺术、科技的大发展时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影响绵延数千年;以探讨儒家思想为目的的经学,也在汉朝成形,并成为传统中国学术的重心。在史学上,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流传百世,树立了中国史家传统。在文学上,司马相如、蔡文姬、班婕妤留下了传世之作;汉赋成为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科技上,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在医学上,有张仲景和华佗两位旷世名医。这些卓越的成就,为汉朝历史画卷增添了色彩。朱真著的《一看就懂的大汉史》带大家畅游汉王朝历史长河,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争艳。

内容推荐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完整的国家社会秩序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我国汉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汉朝经历了四百多年,分为西汉与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东西两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制度,为中国后世历朝历代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也是思想、文化、艺术、科技的大发展时期。朱真著的《一看就懂的大汉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大家畅游汉王朝历史长河,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流。

目录

第一章 楚汉之争

 沛县小子刘邦

 沛县起义刘邦崭露头角

 刘邦入主关中“约法三章”

 鸿门宴刘项争雄

 楚汉战争二王逐鹿中原

 垓下之战霸王别姬

第二章 王朝初定

 刘邦初定天下,开创大汉帝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之死

 刘邦最后的日子

 吕后政权

 吕氏外戚干政

第三章 文景之治

 文帝休养生息开创治世

 景帝平七国之乱削藩王

第四章 武帝时代

 雄才大略武帝刘彻

 从和亲到抗争的汉匈外交

 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

 武帝时期的诸侯王

 汉宫巫蛊之祸父子相残

 武帝轮台罪己休养生息

第五章 乱政时代

 托孤霍光辅佐幼帝平乱政

 霍光不负社稷拥立宣帝

 宣帝继承武帝遗志创汉室中兴

 元帝专宠宦官乱朝纲

 成帝昏嚅外戚王氏乱政

 飞燕合德的后宫之祸

 外戚政治哀帝回天乏力

 王氏复权王莽崭露头角

 王莽篡汉行“新政”乱国

 绿林赤眉起义

第六章 东汉之始

 刘秀建东汉平定天下

 光武帝开启中兴之世

 明帝承光武之功创永平之世

 班超出使西域重建匈汉外交

第七章 党锢之乱

 章帝赋权三公,外戚势力抬头

 外戚专权重演,和帝除窦氏

 太后邓绥恋权招致族灭

 宦官外戚夺宫之变

 顺帝庸懦,梁氏外戚专权

 桓帝纵宦官酿党锢之祸

 党锢之争宦官权倾天下

第八章 军阀混战

 黄巾之乱

 董卓乱权军阀混战

 官渡之战——曹操集团崛起

 荆州刘备争雄天下

 江东孙氏经营东吴

 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东汉灭亡

试读章节

沛县小子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汉代)刘邦《鸿鹄歌》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点燃了全国反秦斗争的星星之火。霎时间,各路势力风起云涌,纷纷割据自保,各地陷入战火之中。其中,有以项梁、项羽为代表的战国时代旧贵族复兴起义,也有以刘邦领导的沛县起义军为代表的地方豪强的反秦劲旅。

刘邦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本名刘季,出身于秦朝泗水郡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沛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刘邦的祖父是被魏国俘虏而沦为奴隶的秦兵,后来逃亡到齐国,改名为刘清,因脸部有刺青,一直隐居于僻远的沛县。刘邦的父亲叫刘煓,又名刘执嘉,人称刘太公,育有四子,刘邦排行老三。

刘邦自幼游手好闲,不好读书,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但是,他性格豪爽,为人豁达,能说会道,是一个社交高手。在沛县游荡时,他结识了在当地举足轻重的人物萧何。当时,萧何是沛县功曹(狱吏)。借助萧何的推荐,刘邦当上了泗水亭长(相当于村镇派出所所长),主管本村的治安和兵役、徭役等事务。凭借这个小官职,他又在县衙里和社会上结交了一批朋友,在当地编织了一张颇有势力的关系网,其中的萧何、夏侯婴、周勃、樊哙、任敖、曹参等人,后来都成为刘邦打天下的重要班底。

年轻时代的刘邦虽然是一个酒色之徒,但他长相奇特,正如司马迁所记载的“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正是这“奇特”的长相,让他占了不少便宜。他常年赊酒的王家和武家老妇人,因看见刘邦头顶“常有龙形”,免了他的酒钱。他还凭借这副奇特长相搭上了一门有钱有势的亲家,娶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媳妇。

他的这位年轻貌美的媳妇就是吕雉。吕雉的父亲吕公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是沛县县令的故交,为躲避仇家,搬到沛县居住。新人沛县,吕公举办乔迁宴,宴请沛县一些有钱有势的人。萧何主持乔迁宴,负责收礼金,并按照礼金的多少安排座位。刘邦也来巴结捧场,口袋没钱,但又不愿意坐到堂下,于是夸口“贺钱万”。吕公见他出手阔绰,便亲自出庭迎接。他见刘邦气宇轩昂,气度不凡,非常喜欢,不仅请他上座,在宴席后还将年仅23岁的女儿吕雉许配给时年38岁的刘邦为妻。

吕雉嫁给刘邦后,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她不仅要洗衣做饭、织布耕田,还承担着孝顺公婆和养育儿女的责任,而一贯游手好闲的刘邦并没有收敛和改变。自幼养尊处优的吕雉对于这样的生活毫无怨言。

几年后,刘邦负责押送沛县的一批民夫去骊山修筑秦始皇陵。这些被强征的民夫因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做苦役,途中不断寻找机会逃跑。刘邦生性粗犷,对民夫管束不严,还没走出县境,民夫逃走过半。按照秦朝律令,少了一名民夫,押送官都要被斩首。刘邦见此情景,索性释放所有民夫,准备独自逃生。这些民夫中有十多名壮士见刘邦讲义气,表示愿意跟随他闯荡天下,于是,刘邦带着这帮人一起逃命。

传说,他们在逃亡的途中遇到一条大白蛇拦道,刘邦挥剑一剁为二。后来,有个人经过斩蛇的地方,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哭诉:“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成了一条蛇拦住道路,被赤帝的儿子给杀死了。”那人想细问究竟,老妇人却突然不见了。刘邦斩了白蛇之后,就带着一众人逃到了人迹罕至的芒砀山(今河南省永城县东北)落草为寇。刘邦为赤帝之子的传说也就此传开。P3-5

序言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完整的国家社会秩序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我国汉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汉朝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分为西汉与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东西两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制度,为中国后世历朝历代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开创大汉王朝,史称西汉。从西汉初年到“文景之治”,西汉王朝的帝王推崇黄老之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西汉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至汉武帝时期,汉朝逐步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一边将汉王朝推向鼎盛,一边实施穷兵黩武的进攻政策。北征匈奴,南讨百越,开通丝绸之路,在极大地拓展汉朝疆域的同时,使汉朝军民饱受战乱之苦,国库亏空,经济陷入困顿。公元前48年起,西汉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到汉哀帝登基之时,汉王朝尽失民心,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频发,西汉政权也因落人外戚之手而摇摇欲坠,江山破败。

外戚王莽趁机篡夺汉室江山,改朝换代,建立“新”朝。王莽推行复古改革,倒行逆施,招致反抗,“新”朝只存活了15年,便在绿林、赤眉军起义的烽火中灭亡。

公元25年,汉王朝刘氏宗族刘秀称帝,史称“光武帝”,并建都洛阳。因洛阳在长安之东,史称“东汉”。东汉王朝建立之后,刘秀致力于加强皇权,平定叛乱,恢复生产,终创“光武中兴”之世。光武帝之后,除了汉章帝继续强化中央集权,其他历代帝王或年幼或昏庸懦弱,导致朝纲混乱,大权旁落,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政治极度腐败,严重削弱了东汉王朝的实力。

外戚与宦官不断地争权夺势,每次权力交接,都伴随着杀戮与混乱,朝政败坏,百姓苦不堪言。东汉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党锢之祸”,便是外戚与宦官斗争的恶果。在外戚、士大夫与宦官的权力斗争中,东汉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被严重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奋起自保,纷纷起兵割据自立。东汉王朝最终在军阀混战中彻底灭亡,由曹操、孙权和刘备主导的三国时代正式开启。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思想、文化、艺术、科技也全面发展。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影响绵延数千年;以探讨儒家思想为目的的经学,也在汉朝成形,并成为传统中国学术的重心。在史学上,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流传后世,树立了中国史家传统。在文学上,司马相如、蔡文姬、班婕妤留下了传世之作;汉赋成为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科技上,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在医学领域,有张仲景和华佗两位旷世名医。这些卓越的成就,为汉朝历史画卷增添了浓重的色彩。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大家畅游汉王朝历史长河,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争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3: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