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隼著的《陕甘宁根据地实录》从清涧起义打响西北革命军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第一声枪开始,一直写到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三支主力红军汇聚陕甘宁,把陕甘宁变成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家园。
该书着力描写西北红色武装以及红色政权的艰苦创建与发展过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西北革命武装的创建者诸如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阎红彦、唐澍、王泰吉、王世泰、许权中等人为了实现共产党人的理想、不屈不挠地发动民众、组建革命军队、创建革命根据地,跟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光辉形象。
| 书名 | 陕甘宁根据地实录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张隼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隼著的《陕甘宁根据地实录》从清涧起义打响西北革命军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第一声枪开始,一直写到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三支主力红军汇聚陕甘宁,把陕甘宁变成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家园。 该书着力描写西北红色武装以及红色政权的艰苦创建与发展过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西北革命武装的创建者诸如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阎红彦、唐澍、王泰吉、王世泰、许权中等人为了实现共产党人的理想、不屈不挠地发动民众、组建革命军队、创建革命根据地,跟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光辉形象。 内容推荐 张隼著的《陕甘宁根据地实录》是第一部完整描写西北地区共产党人从开展武装开始,到建立陕甘边根据地,以及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凝聚革命力量,形成气势磅礴的革命洪流,通过东征西征,把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扩展成陕甘宁根据地过程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甘边根据地主要创建者的革命经历为重要依据,通过党在西北历史中的活动,重点突出革命的发展主线,以丰富的史料、清晰的线索、合理的结构,将凝重的党史,用文学语言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西北起义 1.风云突变巧部署 2.清涧吹响起义号 3.数百农民攻旬邑 4.渭华地区红旗飘 第二章 兵运岁月 1.收编保安县民团 2.谢子长疏忽遭暗算 3.刘志丹练兵石峁湾 4.误中苏雨生圈套 5.刘志丹合水遇险 6.习仲勋的兵运岁月 第三章 组建红军 1.革命队伍起南梁 2.晋西成立游击队 3.西北合编同盟军 4.陕甘举起红军旗 5.习仲勋初见刘志丹 6.谢子长重返游击队 7.红二十六军诞生 第四章 赤化照金 1.开辟照金 2.根据地的建设 3.红二十六军南下渭华 4.习仲勋巨擘撑危局 5.照金失陷 第五章 营造家园 1.包家寨绘制的蓝图 2.红军主力挺进南梁 3.反“围剿”首战奏凯歌 4.陕北建立根据地 5.南梁根据地的建设 6.陕甘边成立红色政权 7.第二次反“围剿”的准备 8.枪杆子打出新局面 第六章 浴火凤凰 1.第三次反“围剿”:序幕 2.红二十五军开到陕北 3.红十五军团初试锋芒 4.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5.万水千山只等闲 6.第三次反“围剿”:落幕 第七章 东征西征 1.东征:从决策到准备 2.渡黄河进军山西 3.播火种撤回陕北 4.下一个目标:西征 5.辟新区构建陕甘宁 第八章 落地生根 1.南下注定是行不通的 2.红二方面军挥师北上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4.山城堡力克顽敌 5.中共中央进驻延安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冯玉祥抵达苏俄三个月后,中国国民党党员于右任来到莫斯科,向他报告其部下在皖系军阀与奉系军阀的分化拉拢与攻击之下,军心涣散,面临彻底瓦解的危险,敦促他火速回到国内,重新集结部下,加人国民革命军,先解西安之围,然后东出潼关,向河南发动进攻,配合北伐大军达成消灭直系军阀的目标。 这时候,受共产党人的影响,冯玉祥在思想上倾向革命。为了回国以后重振旧部,达成参加国民革命的目的,冯玉祥力邀正在东方大学学习、担任莫斯科中国共产党支部书记的刘伯坚跟他一道回国,对其部队进行改造。 征得共产国际以及中国共产党派驻莫斯科代表团的同意后,刘伯坚以及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派给冯玉祥的顾问乌斯曼诺夫,随同冯玉祥、于右任一道回国。 他们一到绥远五原,就在冯玉祥的主持下,立刻召开了各军将领会议,决定把部队整编成国民革命军联军。在会上,众人公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全面指挥国民革命军联军的行动。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召开了誓师大会,在中国西北部正式举起了革命的大旗。 冯玉祥宣誓就任国民革命军联军总司令后,立即着手组建联军总司令部,任命刘伯坚为政治部副部长,主持政治部的日常工作,并通过刘伯坚向共产党中央北方负责人李大钊提出邀请:派遣更多的共产党员前来西北军工作,以振奋军队士气。 旋即,中共中央陆续从全国各地派出两百余名共产党员进入西北军。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在陕西秘密展开了一些活动,并且成立了共产党组织。 说起陕西共产党组织成立的历史,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魏野畴。 魏野畴,1917年夏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应陕北联合榆林中学校长、著名进步人士杜斌丞的邀请,魏野畴担任该校国文和英语教员。任教期间,他引导一大批学生诸如刘志丹、吉国桢、潘自力、阎揆要、王子宜、曹力如等人走上了革命道路,为西北共产党人尔后在陕北组建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做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准备。 1925年9月,他和其他共产党人一道成立了中共西安特别支部,由吴化之担任书记,魏野畴任委员。这是在西安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中共组织。1926年初,在中共西安特别支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共西安地委,由黄平万担任书记,魏野畴任宣传委员。 1926年4月,被陕西民众驱赶出境的直系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八师之众,由潼关直驱西安城下,企图重霸陕西。 魏野畴得知消息,立即前往三原参加国民军第三军杨虎城部召开的军事会议,共同研究抗击镇嵩军进攻的军事部署。最后,会议做出了同国民军第二军李虎臣部分兵坚守重镇西安、三原、成阳的决定。 随即,根据这一决定,魏野畴和杨虎城率领国民三军三个旅的人马从耀县、三原进入西安,同国民二军李虎臣部共同组织军事守城。 在镇嵩军围城的日子里,魏野畴和中共陕西地委其他领导人一起,积极帮助杨虎城、李虎臣两将军筹划军需和民食,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坚定军民守城必胜的信心,还组织学生进行宣传鼓动和救济工作。8月,魏野畴又到三原,帮助国民军田玉洁、李子高、甄寿珊等部队坚守城池,并派党团员去周围农村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军民合力击败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保卫了三原。 因而,可以说,在西北地区,魏野畴是最先把共产党员引入国民革命军、最先发展农民武装的人。 现在,冯玉祥既得到了苏联的大批武器弹药,又争取到了石友三、韩复榘等人率部重新回归国民军序列,壮大了国民革命军联军的队伍,同时,还有一大批共产党员进入了国民革命军联军,帮助做政治思想工作,一时间,国民革命军联军人强马壮,精神抖擞,极具声威。 随即,国民革命军联军兵分数路,由宁夏进入陕甘境内,向镇嵩军发起猛攻,不仅将其彻底赶出了西安,而且乘势据有陕甘宁大部分地面,为东出潼关、与北伐大军会师中原创造了条件。 1927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将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命冯玉祥为总司令。 冯玉祥立刻对部队进行了改编,任命刘伯坚为总政治部主任,为出兵河南做积极的政治动员与军事准备。条件成熟之后,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一出潼关,所向披靡,于1927年6月3日攻下了郑州,达成了与南方国民革命军会师中原的目标。 不过,这时候的会师中原,不仅跟冯玉祥、刘伯坚离开苏联之前确立的会师目标,而且跟武汉国民政府确立的会师目标都大相径庭了。 因为1927年4月12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已经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挥舞起屠刀,砍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脑袋。共产党人以及武汉国民政府的左派国民党人一致谴责蒋介石的罪恶行径,开除了蒋介石国民党党籍,褫夺了蒋介石北伐军总司令的职务。 蒋介石在得到江浙财团的支持以后,依仗手里掌握的重兵集团,联合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军事强人,以国民党右派为核心,在南京另外建立了一个国民政府,自诩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公开跟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 为了积累压倒蒋介石反革命集团的力量,以便在东征之际,能够彻底打败支撑蒋介石统治地位的武装力量,捣毁南京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决定举行二期北伐,跟冯玉祥部会师河南,把曾经得到苏联帮助,并且仍然有几百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其队伍里从事政治工作的国民军联军拉到武汉国民政府的阵营。 P3-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