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盛期我与你总是擦肩而过/七色光海外华文散文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亦夫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一条名叫夸父的狗

我家附近有一个温水游泳馆。白色圆形基座,蓝色玻璃幕墙,极是别致醒目。游泳馆旁边有一个面积颇大的草坪,四周围有齐人高的铁丝网,只在把角处开有两道小门供人们出入。宽阔的草坪除了周末偶然举行棒球训练外,平时都是闲置的。温水游泳馆四季开放,一直人气很旺,甚至经常有人从远道开车过来游玩。渐渐地,拥挤的东京市内这片难得的空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中,逐步成了一个很受欢迎的遛狗者的乐园。许多远道而来的客人,都随车带来爱犬。游泳戏水之后,在草坪上和狗戏耍游玩,其意陶陶,流连忘返。尤其是每天黄昏,偌大的草坪上往往能集聚起数十只形形色色的宠物犬,满场追逐嬉戏,吠声一片,煞是热闹。

我客居他乡,是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入眼之景,无非自然的四季交替,不过人生的鸡零狗碎。我经常坐在草坪的空场上,长时间地观看这个狗代替人成为中心的世界。这是狗儿们的临时社会,也是一个社交场所。虽皆身为人类宠物,除了品种、身形、脾性等天然因素的不同,它们作为被豢养的生命,早已缺失了自然的禀赋与野性,熏染了人类社会的矫情、虚伪、装腔作势及无处不在的等级观念。我隐约看到了发生在这些畜生身上的变异:身形娇弱的巴黎贵妇趾高气扬,竟将一只硕大健壮的斑点狗追咬得落荒而逃;狼性十足的德国牧羊犬奴颜婢膝地做了京八的贴身随从;长腿灵蹄不再旋风般地奔跑,而是学会了慢条斯理地优雅踱步;甚至有一只穿着讲究狗衣的吉娃娃已不屑于四肢着地,而是坚持像人一样用两条后腿直立行走,姿势古怪而艰难……真可谓形形色色,百狗百态。而最吸引我目光的,是一条浅棕色的伯瑞犬。它的主人可能就住在附近,我几乎每天下午在草坪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条狗鬃发须眉长成茂密而蓬乱的一丛,遮盖了整张狗脸,样子像个邋遢的老人。我注目这条伯瑞犬的原因,并非因为它独特的长相,而是它更加古怪的行为:它不像别的狗一样忙于社交,甚至显得很不合群。它总是待在草坪靠近马路一侧的角落里,像个等着发令枪响的赛跑者一样,如箭在弦,做好了随时起跑的准备。它的对手不是同类,也不是人,而是每一辆路过的汽车。我发现老伯瑞是个很守信誉的选手,绝无犯规之举,总是等汽车和自己处在平行线上时,才奋力扬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它总是还没有跑到三分之一,就远远地被甩在了后面,沮丧地望着绝尘而去的汽车,吐着长长的舌头,回到起点,再次做好准备……

没有征得其主人的同意,我私下给老伯瑞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夸父!当然取意夸父追日般的执念。以后我每逢开车过此,都会刻意放低车速,让执着的夸父赢得胜利。跑到终点的夸父总是得意扬扬地等着我的车子过来,然后一阵狂吠。我不知道它是在庆祝胜利,还是在嘲笑我缓慢得像只乌龟……  妻女皆讥讽我闲得无聊。我则辩称,人生多有无法遂心如愿之事。让别人从与我的参照中获得优越的快慰,即便遭到嘲笑,自己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就算是一种修行吧。

P11-12

目录

我的河流

正在到来的季节

园中的南高梅

忠犬八公和走狗黑狮

重访稻城

一条名叫夸父的狗

忧伤

麻雀邻居

老胡换车

邻人长谷川

牛久大佛

其实你用不着太感动

乐观主义者如是说

另一种适应

鞠躬

跪姿与尊严

日本老人的晚境

饮者青木

西谷其人

蒲生夫妻

胖妹

谷口社长

高木老汉的房车生活

八木先生

提狗屎的少女

善人的愤怒

昂贵的“野菜”

陌生的邻人

职人

原宿的周末

子非鱼

乡音

相逢在异乡

外人

张老大

失衡的孝心

老黄的车祸

角色

杜食品

土炕

树大确实很招风

生活在摇摇晃晃的他乡

标日

生活在东京的乌鸦

往事真的如烟

上野公园随想

回想下关

狂欢,今夜有人缺席

关于一个秋天的记忆

怀念麻将

割勘

丰年穷

身后

沉重的自尊

不管有没有天堂

繁华的他乡

无人伸手的馅儿饼

临时风景

曾经急于逃离的故乡

曾经的风景

怀念的距离

沉静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无家未必无境界

“太岁”的午餐

盛期,我与你总是擦肩而过

女儿与中文

入乡安能就随俗

现实主义者该做谁的粉丝

道德的价格

得失之间

关于苦黄瓜的联想

对女儿的励志方式

非对称镜像

对两缸观赏鱼的漫想

钢琴与棉花

成见的教训

奔跑的盛宴

被囚禁的果实

被豢养的一生

鱼群

一头猪的宿命

蝎子

我的残疾朋友

对爬虫命运的猜想

钓鱼

相遇

冬之樱

孤樱

静谧的午后

孤独的花朵

墙上的老钟

此“坛”究竟大几许

生物学与文学的关系

谋生_丁具

水围城

戒烟

所谓缘分

酒场放浪记

尴尬的善意

所谓隐者

性别的深渊

序言

心的宽广与光的斑斓

蒋述卓

多年来,在海内外侨界与华人社区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出现了更多的华人移民。如今,可以说,四海五洲凡有人居住之地,几乎都有华人的身影,而只要有华人居住与扎根的地方,就会有华文文学生长的契机与土壤。

从美国的“天使岛”诗歌到聂华苓、於梨华、张错再到严歌苓和加拿大的张翎、陈河、曾晓文,北美地区的华文文学走过的百年路程和取得的傲人成绩令人肃然起敬;欧洲则有从赵淑侠、池莲子、林湄、章平到虹影、杨雪萍、老木、谢凌洁等覆盖全欧洲领域的欧洲华文文学胜景;亚洲,在原来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兴盛的同时,如今的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崛起了华文文学的山峦;大洋洲、非洲乃至中南美洲,华文作家也正在集聚着创作爆发的力量。一代又一代海外华文作家,接力华文文学创作,共同创造了海外华文文苑的庞大气象和繁盛局面。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不断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如《中国作家》《十月》《收获》《花城》《人民文学》等上发表,并屡屡获得多种奖项,拥有海内外大批“粉丝”,产生着重要影响,构成了海外华文文学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外华文作家居住海外,有着不同于中国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他们当中有的是前好几代就已移居他国的华裔,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的作品犹如一面面镜子,直射、折射或者反射着异域的种种风物风情,他们的心也似一束束充满能量的光透视着这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无论是书写当下还是回忆往事,无论是叙实还是虚构,都呈现出耀眼的斑斓。欧洲的杰出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作家的创作需要有“心之光”的照射。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则将欧洲文学理论的发展梳理为“镜与灯”两个喻象。文学是人学,它首先需要“心”之“光”的照射与透视,世界现实的复杂多变才能经过作家“心”之“光”的过滤与影射,呈现出斑驳陆离的七色之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令人心荡神移、迷醉沉浸。丛书冠名以“七色光”,正是此意。

此丛书首推八种,旨在呈现一批中生代、新生代的优秀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实绩,体现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新感觉、新面貌和新趋势。在这些作家中,有的是小说作者,他们的小说不少曾在国内外获得大奖,但他们的散文作品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尤其是在他们集子里收录了一些访谈与创作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路历程,这也是为华文文坛提供一种有益的研究资料。这些作家中还有比较陌生的面孔,有的还是跨界的作家,他们带给丛书一种清新的文风和别样的文学之气。

总之,丛书的宗旨是着眼于“新”与“透”。“新”在于新人新作,包括推出新生代的作家以及虽不为人熟知但却能展现华文文学创作新力量的中生代作家;“透”则在于表现出通脱剔透的散文风格,能透露出七色之光的散文新格局与新气象。

我们与五洲四海的华文作家一道行走在文学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共同在努力着!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内容推荐

《盛期我与你总是擦肩而过》为“七色光”海外华文散文丛书中的一种,为旅日作家亦夫的散文结集。本书描述作者在日期间的所见所闻,题材都是日本的风俗文化及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无关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特点是客观而又理性,既不媚日也不仇日。如谈到日本人过于爱护动物反而憎恨有缺点的同类,过分讲究礼数而缺乏中国人发自肺腑的亲密,严守尊卑秩序而导致等级森严等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文字。写作手法则纯为白描,不做多余解读。此书对中国读者正确看待这个东邻岛国有一定的帮助。

编辑推荐

《盛期我与你总是擦肩而过》记录了作家亦夫在日本的亲身感受,从自然风光到民风民俗,从宏大事件到日常琐碎,以一个中国文人的视觉全景式地记录了日本社会的日常百态。与很多以日本题材为书写对象的作家不同的是,亦夫的散文完全是个人体验的客观实录,不带任何情绪性的主观评判,这对于广大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日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范本。亦夫虽然以长篇小说创作见长,但也是中国新生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许多文笔优美、情怀博大的散文作品被多种散文选本收录。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