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辉主编的《罪与非罪——-典型刑事案件实证分析》收录的25个案例,均是从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茂名中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甄选而出。本书收录的案例以刑法分则的罪名为线索集合而成,每个案例围绕基本案情、在案证据、主要问题和裁判理由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虽然证据的列举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但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是公正的基础,司法实践中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需要大量证据为支撑,否则不足以阐明裁判的理由。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已力求简洁,仅将关键的、主要的证据予以列出。
本书系茂名中院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展现了茂名中院刑事审判法官在改革过程中的思考与担当。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哪些证据需要收集以及如何收集,证据应当达到何种标准以及如何认定疑罪等问题,办案机关容易产生认识分歧,并由此影响案件事实的准确认定,妨碍审判的顺利进行。当前,完善证据制度、统一证据标准,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
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关系着对犯罪的有效惩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由于刑事诉讼关涉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因此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以防止侵犯公民权利。在现代社会,刑事诉讼对于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林建辉主编的《罪与非罪——-典型刑事案件实证分析》为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多年审理的典型刑事案件收集整理而成,进行罪与非罪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篇
一、交通肇事罪
1.余某某交通肇事案——在“自首认罪”案件中如何把握证明标准,贯彻疑罪从无原则/ 王淼
2.李某某交通肇事案——对间接证据如何综合认定犯罪事实及如何排除合理怀疑/ 张书铭
二、危险驾驶罪
3.吴某某危险驾驶案——对关键证人的证言如何采信及对行为人驾驶机动车辆应如何认定/ 张书铭
三、失火罪
4.沈某某失火案——间接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 梁东清
第二章 侵犯公民人身篇
一、故意伤害罪
5.容某某故意杀人案——存疑证据及合理怀疑的审查判断 / 李亚车
6.郭甲故意伤害案——证据的综合认定 / 徐忠圣
7.钟甲故意伤害案——普通刑事案件暗示行为的认定 / 罗文
8.梁某某、苏某某故意伤害案——审查同案人的供述需高度谨慎 / 阮树本
9.曾甲故意伤害案——有罪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时不能认定被告人犯罪 / 张驰
10.黄甲故意伤害案——同案人供述在定罪中的实证应用 / 林景朴
11.王某某故意伤害案——如何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界定 / 潘泽茂
12.陈某故意伤害案——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须符合逻辑和经验 / 徐忠圣
13.郑某某故意伤害案——被害人陈述在定罪中的实证应用 / 林景朴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
14.张甲过失致人死亡案——如何把握“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兼论如何评判职能部门的调查结论 / 李杰
三、绑架罪
15.苏甲、钟甲、苏乙绑架案——因证据存在缺陷导致无法形成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链 / 黄昌文
第三章 侵害财产篇
一、抢劫罪
16.彭甲抢劫案——被告人翻供案件证据的甄别、审查与认定 / 周经辉
二、诈骗罪
17.郭甲诈骗案——如何区分熟人间民间借贷与诈骗罪 / 谭振邦
三、敲诈勒索
18.杨甲敲诈勒索案——因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证据不足而不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 黄昌文
19.周甲、周乙、徐某某敲诈勒索案——民事维权与敲诈勒索 / 邹辉球
第四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篇
一、妨害公务
20.谢甲、谢乙妨害公务案——如何把握“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 冯为波
21.严甲等三人妨害公务案——刑事审判证据规则的运用 / 莫少芬
二、贩卖、运输毒品罪
22.蔡甲运输毒品案——合理怀疑对认定事实的影响 / 徐忠圣
23.卢甲等四人贩卖毒品案——被告人供述反复时言词证据的审查判断 / 张驰
24.张某某、阮甲运输毒品案——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明知认定 / 杨彩珍
第五章 渎职篇
25.黄某某玩忽职守案——玩忽职守罪的因果关系判断 / 欧卫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