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实甫等人所著的《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典藏版)》选取了权威版本,将四大名剧集合在一起出版,一方面让读者领略古典名著的原汁原味,一方面又能够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同时,对原剧本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包括对典故来源、风俗传统等进行解说,更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令现代读者,特别是喜爱传统文化的读者能够更加快速、顺畅地理解原文,同时学习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常识。
| 书名 | 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典藏版) |
| 分类 | |
| 作者 | (元)王实甫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王实甫等人所著的《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典藏版)》选取了权威版本,将四大名剧集合在一起出版,一方面让读者领略古典名著的原汁原味,一方面又能够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同时,对原剧本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包括对典故来源、风俗传统等进行解说,更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令现代读者,特别是喜爱传统文化的读者能够更加快速、顺畅地理解原文,同时学习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常识。 内容推荐 《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史上的四大巅峰之作,有“古典四大名剧”之称,均词藻华美、爱情缠绵悱恻。由王实甫等人所著的《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典藏版)》将四剧集合出版,对原剧本巾的难解之处进行详细校注,对其中典故来源、风俗传统进行解说,以飨读者。 目录 西厢记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困 牡丹亭 第一出 标目 第二出 言怀 第三出 训女 第四出 腐叹 第五出 延师 第六出 怅眺 第七出 闺塾 第八出 肃苑 第九出 惊梦 第十出 寻梦 第十一出 诀谒 第十二出 写真 第十三出 虏谍 第十四出 诊祟 第十五出 闹殇 第十六出 旅寄 第十七出 冥判 第十八出 拾画 第十九出 魂游 第二十出 幽媾 第二十一出 冥誓 第二十二出 洞药 第二十三出 回生 第二十四出 婚走 第二十五出 如杭 第二十六出 移镇 第二十七出 折寇 第二十八出 遇母 第二十九出 淮泊 第三十出 闹宴 第三十一出 索元 第三十二出 硬拷 第三十三出 圆驾 长生殿 第一出 传概 第二出 定情 第三出 禊游 第四出 悻恩 第五出 献发 第六出 复召 第七出 制谱 第八出 进果 第九出 舞盘 第十出 合同 第十一出 窥浴 第十二出 密誓 第十三出 陷关 第十四出 惊变 第十五出 埋玉 第十六出 冥追 第十七出 骂贼 第十八出 情悔 第十九出 哭像 第二十出 收京 第二十一出 尸解 第二十二出 改葬 第二十三出 雨梦 第二十四出 觅魂 第二十五出 补恨 第二十六出 寄情 第二十七出 得信 第二十八出 重圆 桃花扇 第一出 听稗 第二出 传歌 第三出 哄丁 第四出 侦戏 第五出 眠香 第六出 却奁 第七出 闹榭 第八出 哭主 第九出 阻奸 第十出 迎驾 第十一出 媚座 第十二出 守楼 第十三出 寄扇 第十四出 骂筵 第十五出 逢舟 第十六出 逮社 第十七出 会狱 第十八出 誓师 第十九出 逃难 第二十出 劫宝 第二十一出 沉江 第二十二出 栖真 第二十三出 入道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保人上开)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过蒲关上,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著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⑩守暖,把铁砚磨穿。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才高难人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⑩。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驽箭乍离弦。 [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悬,人东洋不离此径穿。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话说问早到城中。这里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那里?(小二上云)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末云)头房里下,先撒和那马者。小二哥你来,我问你:这里有甚么闲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小二云)俺这里有一座寺,名日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则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末云)琴童,料持下响午饭,那里走一遭,便回来也。(童云)安排下饭,撒和了马,等哥哥回家。(下)(法聪上)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寺法本长老座下弟子。今日师父赴斋去了,著我在寺中,但有探长老的,便记著,待师父回来报知。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末上云)却早来到也。(见聪了,聪问云)客官从何来?(末云)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刹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敢问长老在么?(聪云)俺师父不在寺中,贫僧弟子法聪的便是,请先生方丈拜茶。(末云)即然长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烦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聪云)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塔院、罗汉堂、香积厨,盘桓一会,师父敢待回来。(末云)是盖造得好也呵! [村里迓鼓]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行过厨房近西、法堂北、钟楼前面。游了洞房,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 (莺莺引红娘捻花枝上云)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来。(末做见科)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著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弹著香肩,只将花笑捻。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旦云)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末云)我死也! 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幺篇卜除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P4-5 序言 《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剧”。 《西厢记》的地位恐十白是四部剧中最高的,著名戏剧研究家赵景深先生曾将《西厢记》提高到了与《红楼梦》相当的地位,将其并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毫无疑问,《西厢记》的出现,曾引起当时社会的惊叹,“明清之际,注家蜂起”,几乎家家户户人手一卷,一时间,洛阳纸贵,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畅销书”。《西厢记》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地流传,获得人们的喜爱,关键在于它表达了大众追求美好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心声。“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其核心思想。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西厢记》所表达的爱情,超越了门第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权势的大小,其思想性远远高于同时代流行的“才子佳人”类题材故事,是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牡丹亭》亦是四大名剧中地位颇高的一部。汤显祖对民间故事“杜丽娘暮色还魂”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新,把一个背景简单的故事与明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本剧最大的感人之处在于对自由的讴歌。《牡丹亭》生动刻画了杜丽娘这一强烈追求个性和自由的形象,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剧中一反传统,杜丽娘并非死于爱情遭受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这表现出了作者深远的思想性,即作者在当时就有了对自由、渴望这一话题的探讨,这是作品较有前瞻性和思想性的体现。《西厢记》中红娘的见义勇为、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的鲜明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反衬出了莺莺的软弱,然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本身却表现出独立的思想、坚定的意志,这一点更加可贵。 与前两部相比,《桃花扇》更多地带有政治色彩,展现出作者对时局的关心,借古抒怀,表达出作者对统治集团腐败的揭露和痛斥,当然,这也成为孔尚任后来因此得祸的原因。《桃花扇》借李香君身处乱世的悲欢离合遭遇,抒发兴亡之感,某种程度上带有历史剧的色彩。其恰到好处的夸张和虚构,是戏剧创作史上成功的经验。 与《桃花扇》同时代的《长生殿》,其完成时间则比前者早11年。《长生殿》又将目光重新投放在爱情主题上,对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和创造。尽管在传统观念看来,李、杨二人的爱情比起梁祝、宝黛及张生、莺莺的故事来,较有局限性,但这个故事在根本否定男女爱情的封建宗法社会里,仍然具有深意。同白居易的《长十艮歌》一样,本剧之所以能在历史上众多书写同样故事的本子中经久不衰,正在于它反传统的思想性。 此次合集选取了权威版本,将四大名剧集合在一起出版,一方面让读者领略古典名著的原汁原味,一方面又能够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同时,对原剧本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包括对典故来源、风俗传统等进行解说,更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令现代读者,特别是喜爱传统文化的读者能够更加快速、顺畅地理解原文,同时学习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常识。此外,编者还精心选择了插图,帮助读者更加感性而生动地理解作品内容,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因此,本校注版在权威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方面都堪称佳品,是编者孜孜不倦为读者奉上的一道文化大餐。 校注者 2015年12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