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娟著的这本《城市景观设计的自然融合与实践》共七个章节,分别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自然融合与实践研究进行论述,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主要对景观设计的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城市景观的系统认知。然后对城市设计的演变历程与城市景观设计内涵进行了简要剖析。
第二章,主要对“自然”进行详细解读,不仅详细介绍了自然的演替,而且还分析了自然观的演变与传承。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城市景观设计所涉及的一些自然要素,而且简述了不同自然因素下所产生的景观。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城市景观设计中一些主要的、常见的自然形态,如城市外部绿地景观、城市公园景观、城市滨水景观等。本章最后对舟山高峰湿地公园的规划实践进行分析,以期读者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本章所叙述的一些观点与内容。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自然尺度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与把握,不仅详细介绍了大尺度城市自然景观的设计方法与过程,而且还给出了城市景观设计中关于生态尺度的把握与策略。本章最后以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规划实践的介绍和分析,对本章内容进行形象化阐释与解读,使读者在实例学习中有所斩获。
第五章,主要针对城市自然边界这一主题进行论述,不仅详细叙述了城市自然边界景观设计的总体规划,而且描述了其不同类别上生态景观的塑造。本章最后依然是以海盐县的“弹性边界”这一设计实例为分析对象,对本章内容进行形象化阐释与解读,使读者对本章所述内容有新的体悟与理解。
第六章,直切本书主题,不仅介绍了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详细介绍了自然要素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所带来的体验,以及自然要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方式——模仿与抽象。本章最后以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这一实例为分析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本章的理论内容,以期让读者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自然融合与实践内容有更深化的理解。
第七章,主要是“第三自然”与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的提出与发展,在与传统设计对比基础上论述了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的优势所在。其次从对第三自然化景观设计的认知出发,提出了其在应用中所应遵循的一些重要设计原则与方法。除此之外,本章还介绍了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并叙述和分析了与其相关的一些经典设计案例,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形象、多面、深入地对第三自然景观化城市设计予以了解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