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夫·德里克、保罗·希利、尼克·奈特编著的《毛泽东思想的批判性透视》以独特的视角及方法深入探讨了毛泽东思想的不同方面。从该书收入的论文内容看,涉及许多前沿性的社会政治理论问题,如全球化、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政治经济学、阿尔都塞的文化遗产、政治运动与社会变迁、斯大林主义影响、毛主义的东方话语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毛主义版本分析等一系列专题。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西方毛泽东研究在主题、框架和论域的新的研究成果。
| 书名 | 毛泽东思想的批判性透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阿里夫·德里克、保罗·希利、尼克·奈特编著的《毛泽东思想的批判性透视》以独特的视角及方法深入探讨了毛泽东思想的不同方面。从该书收入的论文内容看,涉及许多前沿性的社会政治理论问题,如全球化、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政治经济学、阿尔都塞的文化遗产、政治运动与社会变迁、斯大林主义影响、毛主义的东方话语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毛主义版本分析等一系列专题。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西方毛泽东研究在主题、框架和论域的新的研究成果。 内容推荐 阿里夫·德里克、保罗·希利、尼克·奈特编著的《毛泽东思想的批判性透视》在海外毛泽东研究的学术史脉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的出版标志着海外有相近研究旨趣的“批判性左翼”学术共同体,首次以“集体”的形式向毛泽东研究的传统经验主义范式发起了有力挑战,试图通过引入批判性的激进理论资源和跨地区的对比视角,以丰富毛泽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促使毛泽东研究走上理论化、规范化的道路。 该论文集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分主要论述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集中讨论了毛泽东思想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面向,意在凸显二者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复杂而非化约的关联性,进而打破毛泽东思想乃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统之异端的迷思。“全球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毛泽东思想”部分则围绕毛泽东主义与历史特殊性这一问题意识,讨论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政策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政治运动和政党的影响。这是学术界首次合力协作评估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影响,为新世纪以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和批判性学术研究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章 绿色政治时代中的毛泽东与妇女问题:一些批判性反思 导言:毛泽东妇女思想的当代解读 激情政治:毛泽东有关妇女和社会问题的早期观点 社会关系的生产:性别问题被纳入马克思主义框架 毛泽东对父权制摇摆不定的批评:中国的独特性问题 自然史和人性:自由与嵌入问题 当代第三世界背景下毛泽东的观点:一个环境论女性主义者的解读 第三章 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 现代性 现代主义 反现代主义 毛泽东,第三世界现代性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伟大的试验家 毛泽东思想:批判性透视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规律:关于“正统”的问题 毛泽东研究中的“正统” 存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吗? 只有一种“正统”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演进 “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1931—1936 毛泽东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规律:“正统”与否? 结论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正统之典范:毛泽东论社会形态与社会变化 采用新的解读方式:概述 生产关系所呈现的效果 结论 第六章 毛泽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好问题,坏答案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式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式,他对社会主义过渡的分析以及该分析的优势和弱点 对毛泽东问题式内容和影响的批判 结论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主义:定义的问题 斯大林主义和中国革命,1921—1949 毛泽东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在后革命时期的中国:毛泽东时代 斯大林主义在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第八章 无限的缩影:毛泽东哲学中政治意图的践行 导言 启蒙的中介支柱 毛泽东哲学中的认识关系 无限序列的趋向性 结论 第九章 毛泽东和阿尔都塞的遗产:辩证法的问题式,另类现代性以及文化革命 明确联结中的理论结构 矛盾的特殊性和另类现代性的问题式 矛盾的不稳定性和文化革命 第三部分 全球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毛泽东思想 第十章 安第斯山脉的毛泽东主义:秘鲁“光辉道路”共产党及对历史的拒绝 阿亚库乔和战争的起源 冈扎洛思想的原则 对历史的拒绝 重思未来 第十一章 印度的毛泽东主义:纳萨尔巴里的意义 纳萨尔派 革命战略:阐释“过激” 封建主义和权力 粉碎塑像 阐释塑像粉碎运动 粉碎塑像的政治 结论 第十二章 龙之种:毛泽东主义模式在越南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与越南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结论 第十三章 毛泽东和战后日本左翼纳萨尔巴里的意义 中国革命模式 毛泽东思想:批判性透视 民族问题和共产主义的“人民战争” 1960年代知识分子中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与新左翼 第十四章 毛泽东主义和菲律宾共产党的发展 结论 注释 作者简介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