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社交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徐品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品编著的《民国社交圈》所探究的精英家族裙带师友关系史,完全尊重历史原貌和客观事实,对以讹传讹的“八卦花边”不予收录,同时对事实无法证实或者有多种证实的加以解释。更要特殊说明的是,本书探究的精英家族裙带师友关系史,完全没有任何政治立场,更不涉及敏感问题,只是一部用通俗语言叙述清末民国重要人物家族关系的史料文本。

内容推荐

徐品编著的《民国社交圈》所展示的,是由社会精英与一代名媛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编制而成的民国社交圈,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将这个复杂到令人咋舌的社交圈全景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捕风捉影的野史,也没有模棱两可的臆测,有的只是一份让“独善其身”者汗颜的“以史为鉴”……

目录

第一章 校花与才女的家族关系裙带图(上)

 “月季夫人”的恩师与徒弟

 “杨门女将”的“裙结”

 “花魁”与教授们

 “美得像朵花”的上海滩“皇后”

第二章 校花与才女的家族关系裙带图(下)

 才女与她的悲剧老公

 年轻将军的校花夫人

 三个美女与一个文化人

 蔚蓝中的一点黯淡

 赛珍珠评价过的才女

第三章 尘封岁月中的名门与名人

 关系广阔的《新民报》大老板

 革命圣地的名媛

 延续700年家族中的闺秀

第四章 三大美媛与海宁名门的盘根错节

 南唐北陆,一道亮丽的风景

 张八妹纵横的关系网

 海宁名门才子的姻缘亲朋

 风流儒将的庞大网系

 高山流水遇知音

 “飞天”侠女,姐妹双娇

 “伉俪之笃”的人脉

第五章 盘根错节中的节外生枝

 生离饮恨,死别吞声

 岭南才女,精英一族

 徐大才子的红颜知己

 大画家的苔痕梦里情

 文坛美人的人生交往

第六章 “怀厚堂”与鉴湖越台的传奇亲姻

 “怀厚堂”里的男雄女英

 “怀厚堂”牌的“居里夫人”

 “网师园”牌的“居里夫人”

 鉴湖越台的亲姻网

 关系纵横的“梨美人”

第七章 这里的男女不寻常(上)

 “中国名门”的庞大网系(上)

 “中国名门”的庞大网系

 “中国名门”的庞大网系(下)

 阴错阳差的谭延闿与宋美龄

 上海道台家背后的姻缘

 清流主将的身前身后

 巨商之女的气派与人脉

 国务总理与那些不寻常的男女精英

第八章 这里的男女不寻常(下)

 被女人网包围的顺天府尹

 “京东第一家”的刘大小姐

 “九如巷四姐妹”——中国最后的大家闺秀

 佩玉女人,眼花缭乱的关系

 “斜桥盛府”,关系大无边

第九章 戎马倥偬中的红粉佳人

 “龙潭三杰”与“歌舞三杰”的家国关系

 “魏家女儿”,硝烟弥漫中的情网

 狂朱五的身前身后

 四小姐与张少帅的苦恋情缘

 “南天王”与“东北王”的姻脉

第十章 从晓霞山到岳麓山的关系链

 龙潭之女,引无数英雄入网

 “师生恋”中的恋网

 扯不断、理还乱的“慈悲之恋”

 茶王的侄女也会造炸弹

第十一章 强人墨客的网络世界

 “标准美人”和“风流将军”的前生后世

 “东方居里夫人”和她的密友

 “杭州第一美人”和她的男人们

 黑白两道的“国士”和他的关系世界

第十二章 高第街与临府庄的“PK”

 从大宅门里走出来的精英女士

 临府庄庇护下的男士女眷

第十三章 政治圈文化圈科技圈圈里有圈

 一双“天足”配上的美好姻缘

 “词王”和夫人的内亲外戚

 名将之女与物理学大师

 方氏家族的婚姻关系

 “清末四公子”引出的那些人物

 欧阳家族与威震天下的人物们

 “江南第一美女”和她的人物圈

第十四章 美女与侠女的网情

 才女萧红的交际圈

 天下知名的“淮南三吕”和她们的关系网

 先进的中国人与他家的男亲女眷

 动人心魄的侠女和她的兄弟姐妹们

第十五章 另类女人和她们另类的关系

 “诗妓”与她的名客

 另类的精英女士和她的关系网

 京剧女老生和她的老公们

第十六章 戏剧与历史里的姻缘纠结

 悲剧才女背后的关系群

 故宫博物院里结出的网络

第十七章 银幕、梨园、科研场:光环下的纷杂交往

 一个名女与两个名男的姻缘

 “三大美女”的关系纠缠

 程月如与“广西王”和“云南王”

 梨园里的那些纷杂交往

 名门两秀女与戏剧一豪杰

 两大文豪的关系链接

 英总编的前身后世

第十八章 一张结中有结的姻缘关系网

 “ 民国第一外交家”的姻缘网络

 宁波帮“开山鼻祖”的豪门联姻

 从淮安漕运总督府里延伸出来的伟人

 一代名门:王氏夫人的家族谱

 革命者惊心动魄的姻亲关系网

 又一个大美人和她的追求者

第十九章 红色的姻缘,浪漫的情调

 冯大公主的精英关系网

 风流才俊身后的好大一片“网”

 秋之白华:革命者的传奇姻缘

 女文学家和她的亲友团

 杨大玉女的“未婚夫”

 “林黛玉”和她的姐妹之网

第二十章 这片没完没了的大网

 清华女院士的身家亲缘

 南浔后代,关系庞大的“五姐妹”

 “力学之父”与“一代宗师”的亲缘

 文学与艺术的姻缘链接

 收“网”的女强人

试读章节

第一章校花与才女的家族关系裙带图(上)

这个小女孩的曾伯祖父,也是曾经了得的人物,做过四品知州大人,当时他家的房产就占有几条街。但是到了她父亲蒋桐侯主持家业的年代,家道已经开始中落,只有一些薄田出租,全家的生计只能靠蒋桐侯当小学教师,挣些碎银子回家买米度日了。不过,蒋桐侯出身书香门第,他给这个女孩起了一个颇有文采的名字,叫蒋恩钿。

尽管蒋桐侯以教书为生,但是祖上的“余荫”毕竟强大,船破有帮,帮破有底,底破还有三千竹钉,所以蒋恩钿还可以过正常的老百姓生活。

在书香门第的熏陶下,聪慧的蒋恩钿从小就在祖母那里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不过,她命运多舛,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了,所以她在太仓读完小学、初中后,只得去当小学教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时,蒋桐侯又续弦了一个女人,也就是蒋恩钿的继母,她叫许蕴玉,是小康人家的女子。可以说,如果没有许蕴玉,蒋恩钿也许就一生终老于小学的三尺讲台,民国飘曳着的裙带也就要从另外一个名媛开始了。

但是上天还是赐给了蒋恩钿这样的机会。许蕴玉是一个粗通文墨的女性,她胸怀宽阔、慈爱善良。进入蒋家后,她感到很有才气的继女蒋恩钿读完初中就工作非常可惜,于是她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和当时女孩一般不读书的旧习惯,在蒋家家道开始中落的情况下,不但用自己的私房钱还让娘家人出钱,供蒋恩钿到苏州的振华女中读高中,于是蒋恩钿在这里便开始了民国裙带网的编结。

1906年的清政府还没到摇摇欲坠的程度,在这一年的2月21日,慈禧太后便面谕学部要“实兴女学”。这时,蒋恩钿在民国裙带网裙带卜编织的第一个“结”便出现了。这个人物叫王季玉。

王季玉是美国麻省蒙特豪里尤克学院和伊利诺大学留学生,她的母亲叫谢长达(当时应该叫王谢长达),是清末的一代巾帼精英。

有了慈禧太后要“实兴女学”的“指示”精神后,谢长达就和陈星昭、蒋振懦等几个同样精英的朋友,在苏州织造署的旧址上创办了振华女中。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学加初中(后增加高中)的学校,但是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它的地位绝对不可小视。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说:“振华是数一数二的学校,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

可以说陶先生并没夸张,因为从当时出任的校董和老师来看,这里有蔡元培、章太炎、李根源、竺可桢、费璞庵、胡敦复、贝时璋等等,应该说绝对达到清华、北大的级别了。

那个时代的女人能办一个学校,就已经是惊天动地的事JLT,但是谢长达却还有更惊天动地的事儿。辛亥革命武昌一声枪响,她又在沪、苏等地组织了女子北伐队并自任苏属队长,亲率女学生百余人积极参加筹募工作。

客观地说,振华女中的名气大振,应该说是在王季玉美国留学回国接任校长以后。而有着这些社会名流参与的振华女校,当然也就是编结精英社交网络的最佳地点了。

聪慧的蒋恩钿在振华女校里,得到了校长王季玉的青睐和呵护,当然,好学生哪有得不到老师喜欢的道理呢?

时问很快就进入了1929年,这时的清政府早已寿终正寝了。不过对于蒋恩钿来说,她辉煌生命中的春天刚刚到来。这一年,清华大学首次到南方招考女生,蒋恩钿通过考试被西洋文学系录取。金榜题名自然是喜事,可是蒋恩钿却感到为难,因为这时她家的经济状况实在无力再供她去清华读书了。怎么办?这时她的恩师王季玉出手了,为她筹集资金。P2-3

序言

中国历史,说到底就是一部精英人物之间的关系史。如果再进一步说,那就是精英家族以及他们之间的姻亲裙带、师友关系史。

中国的家庭从氏族社会开始,就是以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的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社会单位。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在他的著作《管子·小匡》中就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由此可见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在中国,虽然几千年来都延续着封建的父系家长制,但是家族必定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亲属集团,所以女性就必不可少地成为了家族中的必要成员,甚至有时对家族的辉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于是裙带关系就应运而生了。

宋代赵升在《朝野类要》中说:“亲王南班之婿,号日西宫,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也许这是中国最早关于裙带关系的描述了。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裙带关系描述得更加形象具体,他笔下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荣损关系,已经成为了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关系。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以裙带关系辉煌到极致的人物,应该莫过于“国舅”杨国忠了。

大唐天宝四年(745年),37岁的杨玉环终于被唐玄宗李隆基册立为贵妃,因为唐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所以杨贵妃也就相当于皇后。然后,她的族兄杨国忠便飞黄腾达,升任宰相,并身兼40多个官职。

当社会发展到规模生产的阶段,除了血缘与婚姻关系,家族的壮大辉煌还来自于师友关系。正如费孝通先生说过的那样,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以己为中心,按照亲疏远近的原则来构建。一方面,通过家庭、宗族等血缘关系,获取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加以拟血缘化,实现血缘关系对人们生活的更大范围的影响。

在明朝后期,崇奉“天地君亲师”在中国民间开始广为流行。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正式确定了“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天地君亲师”又根据形势而衍变成了“天地国亲师”和“天地圣亲师”两种形式。所以“师友”关系也就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家族关系和人际关系。

清末以降,号称“门秀三千”的俞樾先生,成就了国学大师章太炎家族;章太炎又成就了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家族;钱玄同又成就了中国语言学界“三巨头”之一的罗常培家族;罗常培又成就了名满天下的语言学家王力家族……由此可见,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在这些精英家族以及姻缘裙带、师友之间互相纠结、编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应该就是他们的写照。  本书探究的精英家族裙带师友关系史,范围在清末至1949年之间。因为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阶段,新与旧、科学与保守等矛盾异彩纷呈,于是精英家族以及他们的裙带、师友关系史,也遍布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从而展示出一幅无法复制的历史壮景。

本书所探究的精英家族裙带师友关系史,完全尊重历史原貌和客观事实,对以讹传讹的“八卦花边”不予收录,同时对事实无法证实或者有多种证实的加以解释。更要特殊说明的是,本书探究的精英家族裙带师友关系史,完全没有任何政治立场,更不涉及敏感问题,只是一部用通俗语言叙述清末民国重要人物家族关系的史料文本。

后记

从“月季夫人”开篇又到“月季夫人”结尾的清末民国姻亲关系网,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敲打,总算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打上了最后的“结”。

写完这20多万字我想说:其实写本文的动机,只是缘于曾经听到的一个小故事。

那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中国的少女留学生,她独自一人去美国纽约读书。可是她家里的父母都很不放心,于是她父亲就打电话问她:“女儿,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你猜这个小女孩是怎么回答的?她回答说:“老爸,你就放心吧,这里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是的,可以说她告诉父亲的绝对是事实,因为在曼哈顿的大街上,讲中国话的华人确实是随处可见,有时你甚至会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家乡的菜市场。

“到处都是我们的人。”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国生存哲学中,最为经典的总结性语言。我们都应该知道,中国人是特别讲究姻亲和关系网的。著名学者周大伟先生就曾经这样说过:“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培育并留下了一个近乎难以放弃的遗产:一个超级人情世故的关系社会。我们的古代先贤们曾经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寻找着一条既不伤害中国人传统的人情世故,又能恪守法律道德原则的和美并蓄的途径。在几千年专制皇权政体的巨大阴影中,这种努力成为儒家礼教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时代,人们依赖乡村熟人关系社会中的若明若暗的规则,足以维系社会结构和秩序,尽管这类秩序常常与公平正义无关。”

是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才决定把最能代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清末民国姻亲关系网梳理一下。当然,在本书中“关系网”一词也和英文中的“Network”一样是中性词,它并没有任何的褒贬之意。

所以,本人要再一次地严正声明:本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他们的“姻亲关系网”都是已经公开的“关系网”,并没有隐私可言。希望有关的人物不要因此而状告作者犯了“某某罪”。当然,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争论的“关系”,不过既然本书不是学术考证,所以读者就不要太严苛了。

章太炎大师的孙子章念驰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看中国近代史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那“简直不像历史”。

是的,现在很多的所谓“历史”已经变成了戏说,而它真正的本来面目却越来越模糊,甚至歪曲了。所以本书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想让越来越模糊甚至歪曲的清末民国精英人物们的姻亲师生关系史能够越来越清晰一些,当然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是“一个陌生人研究另一个陌生人”的工作,所以难免出现遗漏或者偏差。

在严正声明的同时,本人也在此感谢家人和众多各地朋友与知名人士的亲属、后代给予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谢省、市图书馆有关人员的热情协助,还要感谢发电厂和互联网所提供的帮助,同时感谢出版社和编辑们的辛勤劳动,更要感谢国家和谐稳定的大好形势,才得以让本书出笼。

最后,我想再一次感叹:“写这段历史,不容易,很难。”

2011年6月29日零点完毕于篱悠园

2013年8月21日凌晨一改于篱悠园

2015年3月11日午夜再改于抚顺煤都宾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