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演剧”是指清末民初即晚清至五四运动前夕这段时期的中国新兴话剧和改良戏曲,近年随着清末民初研究渐成学术热点,“新潮演剧”的研究也成为海内外学人热烈关注的对象。黄爱华、李伟主编的《新潮演剧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戏剧理论评论文丛》为2015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清末民初新潮演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入田本相、董健、陈坚、袁国兴、黄爱华、白井启介、濑户宏、平林宣和等中外戏剧史研究专家学者的演讲稿、论文30余篇,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当前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和深化。
前言
中国话剧的衰落和世界戏剧萎缩——田本相
双重文化论与中国戏剧现代化走向——董健
文明新戏 现代 传统——陈坚
“新剧的发生”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寻求——黄爱华
清末学生新潮演剧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范方俊
是敌人还是朋友:甲寅中兴期文明戏与活动影戏之相依相争——白井启介
进化团和文明戏的行程——濑户宏
文明戏角色制的形成与演变考论——马俊山
论笑舞台和平社新剧部之“实事剧”——王凤霞 李斯力
新派剧和文明戏中的战争剧——陈凌虹
清末社会表演与新潮演剧关系研究——袁国兴
性别表演:新潮演剧中的男扮女装——胡志毅
新潮演剧的杂糅性与中国现代戏剧——刘思远
清末民初演说意识的嬗变——肖海薇
1919年梅兰芳访日之前日人对于京剧的认识与其变迁——平林宣和
“爱美的戏剧”前后的陈大悲——铃木直子
李叔同赴日前后的人际交往关系——魏名婕
论清末民初莎士比亚戏剧的文明戏编演对早期话剧的影响——曹新宇
中国近代戏剧形态的创造:海派京剧——张福海
新潮演剧与中国乐文化传统的新变——施旭升
“现代戏曲”辩证——李伟
论清末民初改良戏曲语言风格的嬗变——赵得昌
论清末民初新剧旧剧“两下锅”现象——向阳
清末民初社会教育思潮中的戏剧应用——徐大军
《武陵春》传奇与戏剧固定空间的生成——张军
大文豪的小剧场:梁启超《班定远平西域》的实验精神及其对中国现代剧场的特殊意义——张锋
航剧的形成与早期发展——陈漪
《新剧考》与上海早期的新剧演出——赵骥
近代中文报纸《远东报》与东北新剧的“发生”——王璐
从《申报》剧评看文明新戏“甲寅中兴”——朱婷 黄爱华
《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之新潮演剧部分的补正——顾文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