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渔的喊叫/半边渡当代中篇小说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北村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北村的五部中篇小说,其中《周渔的喊叫》被改编成电影《周渔的火车》,知名度最高。《自以为是的人》讲述的是固执的人陈明达因为其过于遵循内心的想法而曲折一生的故事。《聒噪者说》则是一篇有着意识流叙事手法的侦探小说。《长征》是发生在长征时期的三个人的爱情纠葛。《公民凯恩》带有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公民凯恩不再是那个创造资本主义神话的报业大亨,而是一个有些鄙陋猥琐,在生活中忙忙碌碌无出路的小人物。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了北村五部中篇小说,《周渔的喊叫》《自以为是的人》《聒噪者说》《长征》《公民凯恩》。

北村的作品充满了人性与意义的思考,在缓缓的叙事中不断积累你的情绪浓度,在接近结尾时,“呼”地一下将它点燃,让你错愕、惊讶以至于流泪。这些故事里有爱与背叛的主题,有人世无常的内核,有缓慢无聊的疲惫,有高深难测的思索,有先锋派的实验,种种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成就了这本小说选集。

目录

周渔的喊叫

自以为是的人

聒噪者说

长征

公民凯恩

代后记

试读章节

周渔的喊叫

东西搬空之后,房子就像被一只狼拖走了内脏的身体,显得空空荡荡。这就是周渔的家,在黄昏后的阳光余晖中,所有的影子都拉得很长。自从陈清死后,周渔家就不停地搬家,一年下来搬了五次。好像要用迁徙的河水冲刷每一块悲伤的石头。可是石头还很多,其中有一块正卡在周渔的心中。中山起劲地指挥工人搬这搬那。小心衣柜的柜角,他吆喝的声势俨然男主人。这个出租汽车司机追求周渔也差不多一年了。女儿穗子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他,她事不关己地坐在高高的凳子上晃荡双腿,与其说她对搬家漠不关心,莫如说她对这个新来的即将成为她爸爸的男人充满怀疑。

中山拍拍手斜斜地跑过来,可以上车了,他说,老王坐大车,你们坐我的车。穗子说,我不喜欢坐小车,我要坐大车。中山有点尴尬,说,你是不喜欢坐小车还是不喜欢我?穗子看了中山一眼,径直走向大车。中山望了周渔一眼,笑了笑,我是一头牛,不干点活就会生病,如果今天再不来帮你搬家,就要病倒了。

两辆车沿二环路奔驰。周渔从市中心搬到东门,又从东门搬到南门,再从南门搬到西门,然后从西门又搬回东门。这一次跑得更远,搬到乡下去了。中山都跟在身旁。他相信城郊花乡种植的鲜花能涤荡周渔浓得化不开的悲伤。车往建新花乡开去,沿途渐渐有织锦似的花圃展开在田野。中山问周渔,你闻到花香了吗?周渔摇摇头,我什么也没闻到。中山也摇头,这一年,你什么也闻不到,除了坟墓的气味。周渔立刻大喊,拍打着车门:停车!让我下去!

中山立即放低了声音恳求,好好好,我错了,我又一次玷污了你心目中神圣的东西,求求你别喊了,别开车门,好吗?

周渔这才渐渐冷静下来,车子重新开动了。

中山长长出一口气:我这是自找的。

陈清是个英俊的家伙,眼下他的遗像正握在周渔手里。中山笨得像一头牛,他不应该在周渔手握遗像时发出抱怨。陈清其实也不比中山英俊,中山还要孔武有力一些,但陈清的遗像与众不同,他的遗像是他打网球跃起接球的一刹那。他对周渔说,有一天我死了你就拿这张照片做我的遗像。结果,这句话成了咒语。三个月后这个准网球运动员、市建筑设计院电工被电死在配电房里。

陈清天分不高资质平平,否则他就不会只考了个电力技工学校。有一天,对面艺校京剧班的周渔经过技校操场时,立刻被一个人吸引住了。周渔被陈清吸引并不是因为他在球场上的英姿,当时陈清在球场上高歌,陈清唱的是《桑塔·露琪亚》。歌声像南美悬崖上突然飞起的鹰,把周渔的心叼走了。周渔在球场铁网外面停下不走了,手抓着铁网看着陈清。歌声渐渐低下来,陈清也看见她了。他们奇怪地对视了好久,然后陈清有点紧张地看了一下他的同伴,径直走过来。周渔突然感到心已经冲破胸膛,掉到草地上了。

陈清隔着铁丝网抓住了她的手指:你是谁?

周渔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清就慢慢地笑:你这样……好像探监一样。

周渔也笑了:探监?探谁啊?

陈清注视她的眼睛:探我。

周渔不说话了。陈清说,你等一下,我爬到你那边去。

周渔转身就走。陈清在众目睽睽之下翻越铁网,摇摇欲坠的铁网晃荡着,球友们起哄大喊: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当晚周渔就躺到了陈清的怀中。周渔相信一见钟情的奇遇。尤其是陈清在球场上唱那首歌时悲怆的声调让她怦然心动,她不知道陈清好在哪里,但她能肯定自己可以立即完全托付给他,或者毋宁说她从此难以离开他了。陈清并不强壮,身材颀长,个儿也不算高,1.72米左右,但看上去很飘逸。他的学习成绩也平平,只是身边永远带着个乐器,不是提琴就是一把小号,插在裤兜里,有时左手还提着一瓶啤酒。他有一个本领,可以不换气把一瓶啤酒一次倒入喉咙。

他把周渔抱在怀里,他接吻的技术空前绝后。或许他深谙接吻对于女性的重要,周渔和陈清接吻可持续10分钟或者更长,陈清就有那么多花样把周渔深深吸入,然后把她的五脏六腑一样一样掏空。周渔感到所有的灵魂都在嘴唇上了,愉悦和幸福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卷上来又冲刷下去。她说,你除了接吻好像什么也不会?

陈清说,这还不够吗?为了你,会接吻也就够了。

周渔爱听这样的话。的确,周渔找不出陈清还有什么优点,或者作为未来丈夫和家庭幸福的依据,除了唱歌,但这并不能成为他的职业。周渔感到他俩的相遇除了爱情这个简单的原因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陈清说,对了,我还会打网球。

P1-3

后记

算起来应该有十几年没出小说集了,主要原因是没有多少新作品。现在为什么又想到要出了呢?说是为了总结,不如说是为了重新出发。我刚刚完成并出版的长篇小说《安慰书》可以视作我重新出发的一个标志,也可以从中见出我这十年来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以及对我自己的心灵总结。一般而言,中篇小说这种提法即便不是中国特有的,也应该是在中国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小说体裁分类,而这种提法实际上是相当尴尬的,我更赞同短小说和长小说的分法,即短小说可以长到中篇的长度,长小说也可以短至近乎中篇的长度。从长度上来定义中篇小说是没有意义的,看到中篇小说这个词,让我想到的不是文体,而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文学繁荣的一页。

这一页显然已经翻过去了。那么文学真的边缘化了吗?文学真的式微了吗?我的意见是:凡是认为文学边缘化的观点是没有认清文学的本质,文学从来都是处于边缘的。文学总是居于世相人心的社会洪流的一侧或彼岸,静静观察着这条河流,继而看穿河底。凡是投身于现实洪流的文学通常不是好文学。真正的好文学从来不来自生活,而是来自人心。更高一个角度说:真正的好文学并不来自人心,而是来自被贯穿后的心灵——成为一个管道,启示透过被它破碎后的人,发出的话语。所以,有人——或者说有愿意被击穿的人,就一定会有文学,就像河蚌被击伤后为了保护伤口而凝结成珍珠,文学也具有伤痕的本质。反之,即便人类存在,文学也将不复存在。这就是真正伟大的文学家应当背负的重担。

由此看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繁荣再也不值得纪念和欢呼了,那只是意识形态和文学乱伦的一幕。真正的文学就是寂寞的、孤独的、安静的,就像帐幕里的至圣所一样。这样看来,现在是文学最好的时候,因为所有的喧嚣都过去了。蛰伏的文学家要苏醒了。

北村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