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秋水疑云
乙未年的三月初三这天,京城东边的星台那边,上演了一场“龙虎斗”。那日,围观者达数千人之多,远近轰动,传为一时。
所谓的星台,即观象台。被列为大兴八景之首的“星台晓望”,说的是这早起登台观望,景致美不胜收。
所谓的龙虎呢,却都是从一个窝子里出来的,皆为锐健营教习。龙指的是外号唤作雄县刘的刘黑蛟,精通鹰爪功和岳氏散手,授徒千余人,并担任锐健营教习十余年,与人过手从未有败绩,堪称京城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
虎呢,就是新近才挤进锐健营的杨云鹏,他受溥伦贝子的举荐,二月底去营中任职。这样一来,锐健营等于是有了两名教习。这不啻于在刘黑蛟的脸上扇了一记耳光。他十余年来在军营里稳坐第一把交椅,如何肯让他人来插一杠子。
只是对方的荐头脸面大,不好硬顶,雄县刘只得暂时强忍下来。他在营里十来年的经营,多有心腹帮衬,以为暗中使绊子,便能将杨云鹏挤走,谁料想,杨家的二先生也是位心硬手辣的主儿,又极为狂傲,头一天在操练场上便放倒了十数个闹事的兵痞子,居然将场面给压住了。
那些吃了亏的跑到刘黑蛟面前一哭诉,又有好事者煽风点火,两面挑拨,雄县刘哪里还能按捺得住。在三月一那天点完卯后,便直截了当地跟杨云鹏提出决斗。
对此,杨二先生也不多话,只是冷冷一笑,就与对方击掌立誓,约定三月三在星台一比高下。
杨云鹏回去后亦不动声色,瞒住杨慕侠和家人,装着什么事也没有,行止如常。雄县刘这边可就不一样了,他虽然在天子脚下闯荡多年,但内心对老杨家还是存有几分忌惮。毕竟人家两代人头上顶着无敌的招牌,身后还领着一个门派,在京城的势力不容小觑。因而,趁着距离比武还有一天多的空儿,刘黑蛟赶紧召集门下弟子,务必在三月三那天赶到大兴助威,另外还请人写了些请柬,派人给住得近、交情硬的武林人士送去,要他们当日前来助阵。
比武这天,观象台附近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放远了看,更有不少人流从四面八方往这边汇集。瞧情形,少说也有两千人的光景。其中一多半是刘黑蛟的徒子徒孙,剩下的便是京津两地的武林同道。大兴地面上的混混帮闲早听到了风声,也三三两两地赶来凑热闹,却不敢靠前,只是远远地观望。
可以想见,这么多练家子聚在一块儿,身上还多带着家伙,个个嗓门又大,底气又足,闹得这往日里冷冷清清的星台像煮开了的大锅,汩汩翻着声浪。雄县刘见这等情形,更是意气风发。他本来就长得粗犷,面皮黑亮,如今咧嘴一乐,更像铁柱子被火炭烤红了。冲这个抱拳,朝那个点头,胸脯拍得震山响。刘黑蛟如戏台上的名角,威风八面。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在自己这边,他杨云鹏就算带了人来,气势上总要逊弱,还不等开打已输掉三分。
眼瞅着日上三竿,身上热烘烘地已经穿不住夹袄,却依然没见到杨云鹏的影子。往来路上瞧去,行人三三两两,几棵老柳树扬着发了黄的枝条,轻轻摆晃。天上,一碧如洗,一丝云也不见,几只花花绿绿的风筝,拖着长长的线,在那里优哉游哉。有些人急躁起来,猜测杨云鹏是不是临阵怯了,不敢赴约。有徒弟就对雄县刘说:“师父,杨家老二不会是在诳咱们吧?”
“他敢!”刘黑蛟一瞪眼,“除非他不想在京城这地儿混了!”嘴上这么说,到底是吃不透对手的心思,难道说,他在使缓兵之计?约来的帮手没到齐?
就在这时,听人叫起来:“来了,来了!”(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