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用微博的人
林清明白了。他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和自己聊得开开心心的那个姑娘,扎着双马尾、眼睛挺大的那个姑娘,原来是个僵尸粉。
1
林清是一个小镇青年。如果从电子地图上看,他出生、长大、从未离开过的小镇,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只有推着滚轮把地图放到最大,才能看到一小片土地上纤细的道路。
小镇上只有一家网吧,几部老旧的电脑,勉强能跑起LOL和DOTA。
二十一岁之前,林清没有用过社交网站。在他的印象中,对网络的理解还停留在“上网冲浪”的层次。社交网站一茬茬地出现,他却从来都没想着去注册一个。原因也很简单:自己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所有的朋友在地理上都位于吼一嗓子就能互相交流的范围内,有什么可以展示在社交网站上的呢?
所以,林清用微博完全是一个巧合,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鬼使神差地就注册了微博,填上了自己现想的网名“林间清风”。
注册微博对他来说很麻烦:为了防止僵尸粉,微博对用户的真实性审查越来越严,光是一个“林间清风”的ID,根本不能让他发帖。填上了身份证手机号,林清才可以正式“上网冲浪”了。
该关注谁呢?新注册的微博默认会随机关注一些大号,但林清觉得,既然玩微博,当然要和网友们网聊才对。所以,他点进一个微博账号,看下面的评论。
大多数评论都挺无聊的,但是也有几个看上去言之有物。林清随手点了一个,是个女孩,存叫“若水华336”,用的是个没怎么PS过的白拍照头像。她新发的微博是这么一条:
“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真正的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同一方向望去。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林清觉得这女孩的思想挺有深度,长得也不错。他想了想,点了转发并评论道:“爱不是寻找完美的人,因为这世界本就不完美;爱的价值,是让世界变得更完美一些。”
就这样,林清逛逛微博,看看新闻,也时不时地关注几个人。他说不清自己关注他人的原因是什么,也没有人互关他,不过他还是乐此不疲。
大概在他玩微博的第三天,他发现自己的屏幕右上角多了一排黄色的小标签:“您有1个新粉丝”“您有3次新转发”。他兴奋地点开,发现“若水华336”关注了他。
他并没有给自己的第一个互关对象发私信,而是在她的新微博下面评论:“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很快,他得到了回复:“感恩就是人心里的阳光,我的感恩愿与你分享。”
这让他很是开心。
就这样,林清在微博上交上了不少的朋友。他们或是风趣幽默,或是文才俊秀,有的对热点事件指点江山,有的对生活琐事提出建议。林清觉得,微博真是好玩。虽然他只有几十个粉丝,每条微博也不过两三个转发。
一天,他看到一位关注者发了一条“做到这五件事,你也能长命百岁”的微博。这样的微博林清很喜欢看,也几乎每条必同。不过今天,他觉得光回复似乎还不够,他决定自己也写写养生的经验。
林清决定写个和减肥相关的微博,因为他觉得减肥应该是个会让女孩子关心的话题。他找了些资料,发了条微博:“减肥吧妹纸们!做到这五件事,谁都能瘦下来:少吃、多动、早睡、快乐,还有对自己狠一点。”
然后,他关了电脑,回家睡觉。(P2-4)
讲个故事给孤独的你
小时候,我最大的爱好是听吴君玉老先生的苏州评话。
老先生擅长说《水浒传》。扇子一展就是大刀,一刺便是长枪,竖在身前便是花荣的硬弓。一把扇子配合着干瘦的身体与神光灼灼的双目,仿佛在他的骨架上填进看不见的肌肉,令听者神为之夺,魂为之慑。
那时候我高不过三尺,每天一放学,便背起小书包,冲回家里打开电视。别的孩子都在看《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之类的动画片,我却对一个糟老头子如痴如狂。
讲故事,大概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仅次于农夫、杀手和妓女。故事有口就能讲,但讲好故事却很难。故事里最多的就是人,可讲故事的人,却也是最孤独的。
无论是能背诵三十七万行《格萨尔王传》的传人,还是一张口便有兵甲百万的评书艺人,讲好故事,需要细细雕琢眼神、语气、节奏、内容……一个人,要经历多久,才能把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精确地变成撩拨人心的羽毛?那些讲故事的人,一定是在人与人的丛林里徘徊过,在孤独里观察、记忆,才能找到故事背后的人性共通之处。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不常出门。别的孩子在大太阳底下疯跑的时候,我往往只能被禁足在家,面对一箱子玩具。
长日漫漫,要想对抗无聊,巨大的脑洞不可或缺。于是,我给每个玩具设计了性格、爱好甚至口头禅,还给它们设计了不同的世界——断角的小鹿和猛犸象是一个世界的,而回力车则和少了一只手的变形金刚是好朋友……
但是,好人打败坏人的故事太符合常理,也太没劲了。于是,反派最好强一点,正面人物要不断成长,还最好有点黑历史;“主角的爹其实是上一部被打败的大Boss然后原大Boss良心发现陪着主角去打新Boss结果被新Boss一招秒了”,这个剧情不错,够悲壮。至于大Boss被打败了之后要怎么玩下去,重来一次吗,说不定上一部的屠龙少年,这一部就黑化变成大Boss了。还有,时不时可以把不同的宇宙串联一下,掌握丛林之力的小狮子穿越到星际战舰上,也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所以后来,当我看漫威的动画与电影时,经常会心一笑——果然天下宅男宅久了思路都会接近,什么重启宇宙啦,什么联动啦,我当年也玩过呢。
我做过几年记者,但最喜欢的还是写小说,大概是因为我见过太多无奈的现实。
在我看来,无论是架空世界的科幻故事,还是脑洞巨大的都市传奇,都是一种美好的慰藉——我一直相信,写故事、讲故事的人,都因为孤独,而害怕寂寞。因为故事,他们会拥有很多个世界,这些世界能让他们免于空虚和寂寞。
在现实这片草原上,它们就是一个个温暖的洞,有小小的野兽在其中蜷缩、取暖。无聊忧伤的时候,心里有小情绪的时候,能找到其中的一个小窝,和一只小兽抱着打个盹,多好。
所以,我一直有点小小的私心,希望自己能够写一些不咸不淡却有回味的故事,希望这些故事里的淡淡情绪与奇思怪想,能够让人找回被时间消磨掉的、旧时光的些许滋味。
我一直讨厌孤独。我把身体里的孤独全都挤出来,写了一个孤独的养恐龙的男人、一个孤独的武林高手老太太、一个孤独的小偷、一个孤独的面摊老板,甚至一个孤独的僵尸粉。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那你一定知道,得到听众的回应是一件多爽的事情。让听众的心情上下起伏,手臂浮出鸡皮疙瘩,后背凉飕飕如有鬼魂趴肩膀……甚至初时不知不觉,听完故事良久才突然意识到“细思恐极”,可以说是讲故事人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这种成就感,能让我免于孤独,让我意识到人的悲喜终能够相通。对于一个格外害怕寂寞,所以写了好多故事的人来说,这比什么都美好。
现在,这些故事到你的手里了。希望你会喜欢。
纽太普著的《孤独博物馆》是一本短篇故事集。作者纽太普用精彩又惊喜的文字讲述了十六个不同的故事,有的温暖,有的明亮,有的孤单,有的疯狂,有的让人反思,有的让人落泪……每看过一个故事,仿佛经历一种生活,让我们不经思考我们自己,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得生活的真谛。
我把身体里的孤独全都挤出来,写了一个孤独的养恐龙的男人、一个孤独的武林高手老太太、一个孤独的小偷、一个孤独的面摊老板,甚至一个孤独的僵尸粉。
纽太普著的《孤独博物馆》讲述了这一座孤独博物馆,收藏你一切的孤独。讲故事的知乎大V纽太普,写尽孤独的灵魂,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孤独故事。随书附赠时光日历,珍藏你的孤独。
在孤独博物馆里,找到属于你的孤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