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沈华编著的《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本着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并尽力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来收集更多更好的养生谚语加以解读,进一步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健身康体、延年益寿和多作奉献服务,为了使古为今用获得较好的效果,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科学化,文字上力求通俗化,写作上力求趣味化,收集范围上力求广泛性、知识性。书中还引用了不少名人的诗词、名言和逸事,以及一些俗人、俗语和俗事,能让所有的高朋好友们都能雅俗共赏均有收获。
| 书名 | 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 |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许沈华编著的《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本着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并尽力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来收集更多更好的养生谚语加以解读,进一步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健身康体、延年益寿和多作奉献服务,为了使古为今用获得较好的效果,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科学化,文字上力求通俗化,写作上力求趣味化,收集范围上力求广泛性、知识性。书中还引用了不少名人的诗词、名言和逸事,以及一些俗人、俗语和俗事,能让所有的高朋好友们都能雅俗共赏均有收获。 内容推荐 许沈华编著的《四季养生谚语(第2版)》将养生谚语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进行归类,谚语涉及食疗、食补、保健等各个方面。并对这些养生谚语进行科学辩证的解析点评,使读者能够熟悉这些流传下来的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智慧,以便应用于生活,指导行为,使人能够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气候特点,获得理想的养生保健效果。该书倡导科学方法养生、科学观点准确,选题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流畅,言简意赅地阐明科学观点,是难得的一本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好科普书籍。 目录 第一篇 春回大地万物生,春捂防病添精神 1.一年之计在于春 2.一日之计在于晨 3.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 4.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 5.春捂秋冻,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 6.春风吹日暖,春燥早日防 7.蜂蜜水,润春燥 8.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 9.菠菜豆腐虽贱,山珍海昧不换 10.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11.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 12.莴笋肉酥叶亦香,单骑跃马菜中王 13.芦笋营养价值高,美容抗癌效果好 14.缓解春困小妙招,吃葱杀菌抗疲劳 15.清茶一杯,元气百倍 16.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7.早春韭菜一束金 18.凉拌马兰头,降压泄热火 19.清明螺顶只鹅,清明蛋人人盼 20.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 21.春季进补汤,祛寒数鸡汤 22.一鸽胜九鸡,鸽蛋赛人参 23.红枣茵陈汤,肝病好单方 24.百草出芽,百病易发;菜花黄,痴子忙 25.春游去踏青,春暖防过敏 26.春日阳光暖洋洋,晒得身心都舒畅 27.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8.百练不如一走 29.糊成纸鸢一线牵,凭借春风上青天 30.我和姥姥去踏青,游完灵隐采艾青 第二篇 夏伏天热心静长,饮食消暑保健康 1.立夏日,吃补食 2.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3.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 4.中午睡觉好,犹如捡个宝 5.夏令饮食有三鲜 6.天时虽热,不可食凉;瓜果虽美,不可多尝 7.暑天吃西瓜,药剂不用抓 8.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9.十苦九补数苦瓜,除皱嫩肤是黄瓜 10.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1.吃了马齿莱,一年无病害 12.洋葱好味道,防癌抗衰老 13.花椰菜被西方人称为“天赐的良药” 14.多吃番茄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5.冬瓜消肿又利尿,清热减肥抗衰老 16.南瓜丝饼蛋花汤,营养丰富又健康 17.虾皮加醋当小菜,身体灵活腿脚健 18.多食一点醋,不用到药铺 19.荷叶茯苓粥,利五脏通经络 20.小暑黄鳝赛人参 21.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 22.一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 23.三伏培本扶正气,冬病夏治好时机 24.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5.心静自然凉 26.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27.后背撞撞墙,浑身有力量 28.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9.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0.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第三篇 秋高气爽庆丰收,秋冻傲霜人长寿 1.立了秋,把扇丢 2.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3.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4.金秋欲解燥,梨子百合最奇妙 5.柑橘营养价值高,香蕉润肠通便好 6.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 7.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8.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9.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1O.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11.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 12.多吃紫茄煮米饭,黄疸肝炎好得快 13.西方人的“偏方”,卷心菜是“百药箱” 14.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 15.黄金作物老玉米,营养保健令人喜 16.小米镇静又安眠,除湿健脾肠胃安 17.马铃薯,叫地蛋,既当蔬菜又当饭 18.荞麦、燕麦有三降:降压、降脂、降血糖 19.素三宝,贴秋膘 20.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 21.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22.龟与鳖,吃有益 23.一盘蟹,顶桌菜 24.海带含碘是个宝,净化血液抗衰老 25.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26.中秋月,圆又亮,巧吃月饼保安康 27.九月九,摘石榴 28.九九重阳节,高山皆有情 29.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30.吸气到丹田,寿命超百年 第四篇 冬练三九精气藏,开春打虎有力量 1.冬季万物皆闭藏,养生敛阴又护阳 2.颈部后背要保暖,谨防脚下寒气凉 3.冬睡不蒙头,夏睡不露肚 4.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5.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6.风寒感冒初,神仙粥来煮 7.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 8.白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9.多吃小辣椒,寿数节节高 10.多吃芹菜叶和根,降血压和胆固醇 11.芝麻开花节节高,麻酱麻油营养好 12.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13.果中栗,最有益 14.甘蔗甜又甜,清热又消炎 15.天天枸杞水,活到两百岁 16.田补河泥水草,人补桂圆红枣 17.常吃双耳汤,美容又健康 18.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 19.木瓜鲫鱼汤,绝配好搭档 20.美味海珍,牡蛎独尊 21.天寒食参茸,地冻进补汤 22.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 23.猪蹄功效赛熊掌,养生保健别遗忘 24.冬令进补莫过量,合理膳食重营养 25.冬练三九,生命长久 26.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27.唱歌曲,听音乐,调节情绪是良药 28.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29.眉开眼笑,养生之宝 30.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致谢 试读章节 1 一年之计在于春 解评“一年之计在于春”是老祖宗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它强调春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春季始于立春,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止于立夏前一日共六个节气。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一年四季新轮回的开始,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春”寓意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对立春有许多赞美诗,如南宋陆游《立春日》: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陆游描写的立春日,雪片纷纷飞舞,腊梅傲寒开放,呼邻唤友贺年丰。正是飞雪迎春到,瑞雪兆丰年啊! 宋代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栻呈现给我们的春景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把春到人间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使人眼前豁然开朗:东风将春水吹得碧波荡漾,到处是生意盎然的景象。 立春风俗活动有迎春、春游、鞭春牛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称“咬春”。吃春饼要有:春饼,春盘。春饼就是像全聚德吃烤鸭时的那种薄饼,只是饼更大更薄。春盘是将生萝卜、白菜心、鲜黄瓜、黄芽韭等都切成细丝,开水焯过的菠菜、绿豆芽、笋丝、豆腐干丝、煮熟的粉丝、鲜肉丝、酱肉丝、咸肉丝、鸡丝、肚丝等。春饼上抹一点酱,把各盘中自己喜欢的生、熟菜丝卷入饼中,便可大快朵颐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比喻凡事要早做计划,开头就要抓紧,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如果能把一年之春抓好,自然就拥有了美好的一年。当我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加上辛勤耕耘,相信换来的定是累累的硕果。 在防病养生方面,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大自然的阳气升发,人也随着气温的回升而更加朝气蓬勃。人体肝的功能会变得较为旺盛。随着春暖花开,细菌、病毒活跃,传染性疾病容易暴发流行。因此在生活起居方面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春季肝脏的保养对于人体的健康很重要。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在衣着方面既要宽松舒展、又要柔软保暖,衣服不可顿减。也就是老话说的“春捂秋冻”,注意背部保暖。在饮食方面,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天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还可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葱、香菜、枣、花生等,并注意饮食清淡,要补充水分。 在运动健身、精神调摄等方面,贵在调畅情志,顺应春季“生”的特性,保持心情舒畅,预防抑郁症和精神病的发生。加强锻炼,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树林、河边等地进行形式不拘的活动,如慢跑、散步、玩球、打拳、做操、郊游;或在园林亭阁,凭栏远眺。也可敲打腿上内外裤缝处对应肝经和胆经,内侧从下向上敲,外侧从上向下敲:按揉脚背上的太冲穴可泄肝火,疏肝解郁。总之,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快乐。 春宵一刻值千金,千金难买寸光阴。为人为己,为国为家,养身保健,创业立功,自强不息,从此起飞。(P2-3) 序言 《四季养生谚语》图书于2012年12月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该书部分内容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和上海自由基学会网站刊登,获得非常高的点击率。在2015年11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上,吴立玲理事长在总结报告中表扬学会网站对科普宣传获得非常高的点击率,认为该书对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同时本人再次当选为第十届理事。 在当当网购书的读者评价:“这本书真的很好,是我在书店看到后又来网站买的,觉得家里有老人的,可以推荐给他们看看,真的很不错。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网上买到这种特别想推荐给亲朋好友的书了。”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宋前流教授,将本书部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材和微信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好多国内知名大学的老教授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看到都很欣赏,说是靠谱的养生保健知识,学到了简便易行、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获益匪浅。 胡蜀平教授来信说:“书成为我旅途最温馨的读物,我深信你书中的寄语一定会让读者感动不已!”。李祺福教授来信说:“书写得很有您的独到创见,让这些前人流传下来的养生谚语有了充分的科学阐述,确是一本很有学术价值和普及价值的科普专著。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以便随时翻阅学习。” 该书被评为“2013年度浙江省医学科普作品优秀奖”,2015年被浙江省科普作协评为“科普作品优秀奖”。 本书承蒙广大朋友的喜爱,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教育我必须以更高的责任感与信心,本着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并尽力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来收集更多更好的养生谚语加以解读,进一步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健身康体、延年益寿和多作奉献服务,为了使古为今用获得较好的效果,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科学化,文字上力求通俗化,写作上力求趣味化,收集范围上力求广泛性、知识性。书中还引用了不少名人的诗词、名言和逸事,以及一些俗人、俗语和俗事,能让所有的高朋好友们都能雅俗共赏均有收获。再版增添部分新内容,在饮食方面主要增加了蜂蜜、菠菜、莴笋、鸭子、猪蹄、鹧鸪、蟹、海带、小米、马铃薯、养麦、燕麦等内容,丰富了食疗在养生保健中作用,更多地体现了药补不如食补的意义。 在个人卫生保健方面增加了“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说明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使人少得疾病,健康长寿! 在运动养生方面增加了“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阐述了赏花养性、养花健身、赠花传情、食花保健是幸福生活和延年益寿的良方;“糊成纸鸢一线牵,凭借春风上青天”带给您的是放飞希望与梦想的愉悦,您的心情也会放飞到了天空,豁然开朗、无比欢乐:“后背撞撞墙,浑身有力量”告诉您的是背部撞墙——托起人体内的“小太阳”:在“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节中增加了“揉手核桃”的内容,让您体会“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的无比喜悦心情:在“百练不如一走”中说明步行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使您童颜常驻:“吸气到丹田,寿命超百年”、“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还有在“一日之计在于晨”中着重介绍了我93岁老爸每天做的床上功,说明运动是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在精神养生方面增加了“常想一二,不思八九”、“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唱歌曲,听音乐,调节情绪是良药”、“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眉开眼笑,养生之宝”进一步说明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神补防百病、神养不生病。养生既要修身又要养性,既要身体健康,更要精神健康、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最大的资本,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老话说:“无病就是福,长寿万事足”、“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却有无数延年益寿道”、“养生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养生保健是最可靠、最安全、最经济的延年益寿之道:养生保健方法千万种,不靠天、不靠地,养生保健靠自己。要善于选择适合自身的养生保健方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改善、创新提高,才能获得丰硕成果、受益无穷。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目前书中所选古为今用的养生谚语还不全面、不够系统,有的解释可能不够完善、不够深入浅出,甚至有失误之处:有的今天认为是对的,明天随着科学不断发展,将会被纠正与提高:养生谚语门类众多,涉及面广,本人知识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望有识之士、医学家、养生家以及广大读者朋友加以指导、指正,不胜感激! 许沈华 2017年5月26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