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繁荣的代价(富有帝国的衰落与复兴)(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托德·G.布赫霍尔茨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托德·G.布赫霍尔茨著的《繁荣的代价(富有帝国的衰落与复兴)(精)》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尤其是历史学的引人入胜的作品,对我们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洞若观火,发人深思。

美联储前副主席、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联袂推荐!

内容推荐

繁荣的国家也会分裂,帝国的陨落是否真的不可避免?

这是知名经济学家、对冲基金经理、总统顾问托德·G.布赫霍尔茨在这本顺应时代发展、颇有见地的著作中所提出的观点。《繁荣的代价(富有帝国的衰落与复兴)(精)》既涉及经济史内容,又包含作者宣言,揭示了富裕国家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裂痕,并阐明理由,建议把这些漏洞转变成力量源泉,变成民族复兴的基础。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强大国家是如何分裂的,布赫霍尔茨明确提出了五种强大但充满悖论色彩的分裂力量,这些力量在国家取得经济成功之后开始逐渐损毁国家的和谐稳定。其中包括:日趋降低的生育率、全球化贸易、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日渐消失的职业道德和缺失的爱国主义精神。

帝国的衰败是难以避免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和欧洲能够重塑社会精神吗?答案是十分肯定的。《繁荣的代价》向读者讲述了一些昔日领袖们鼓舞人心的故事,其中包括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以坂本龙马为代表的日本明治维新领导者,以及以色列前总理“铁娘子”果尔达·梅厄,他们都成功扭转了国家当时的混乱局势。现在为时不晚,我们能够克服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再次团结起来捍卫国家的和谐稳定,保卫我们的未来。

目录

引言 有关繁荣的悖论

包装泡沫和泡囊

卷起的迎宾毯

修复与重建

第一部分 分裂力量

 第1章 有关国界、尿布和高尔夫球场的悖论

美国故事:宝宝们都去哪儿了?

传统与婴儿强制措施

财富带来的是生育哺乳的减少

斯巴达人都去哪儿了?

后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以及“25年法则”

这会造成什么差异呢?下面就是这一悖论

 第2章 蛋糕忧郁症以及有关贸易的悖论

没有贸易,就难以富裕起来

自由市场并非无痛市场

什么是拉古萨?

哈布斯堡王朝的人都去哪儿了?

英勇而迷惘的苏格兰

从“美国制造”到“哪里便宜哪里造”

什么是美国品牌?

 第3章 借贷带来的麻烦

债务可以变成好事吗?

当更傻的傻瓜讨好政府时

为什么公共债务比私人债务更糟糕?

汉密尔顿对决汉密尔顿

有关节俭的悖论与有关盗窃的悖论之间的比较

短期流动资金带来的风险

 第4章 工作问题

昔日人人都在工作

哪儿也不去的一代

伤残真的如此美好吗?

不工作会杀死脑细胞

威尼斯的衰退与没落

官僚们可以阻止人们工作,导致债台高筑

中国:宦官倒下之后

监管者在保护谁?

“回顾过去”并不是一种经济政策

在职者和面临风险的孩子们

 第5章 自拍时代的爱国主义、外来移民和坚毅

谁是陌生人?我们该如何对待他?

把一群人变成团体和国家:一次快速的华盛顿之旅

我们是最好的,否则等明年再说

选择爱国主义还是自我陶醉

什么是美国性格?

美国人的坚毅究竟怎么了?

移民的艰难岁月

本地人的态度逐渐强硬起来

在南斯拉夫和哈布斯堡王朝游戏竞赛节目主持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部分 带头冲锋

 第6章 亚历山大大帝及其伟大帝国

是妈妈的孩子还是宙斯的孩子?

有爹和没爹的生活

亚历山大将何去何从?

我们从亚历山大大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找到团结不同民族的象征物

身先士卒,而不是畏缩不前

通过尊敬他们过去的象征而在非希腊人中缔造忠诚

西部遇到东部:文化移入、亚历山大大帝、布什和奥巴马

欢迎例外主义并且不会为此感到内疚

在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展现创造力与机动性

他也会失败

 第7章 驶向西方的东方快车

来自萨洛尼卡的男孩儿

是独自旋转还是跳华尔兹?

帝国垮台

战争爆发

加利波利战役

瓜分开始了

又回到前线的阿塔图尔克—然而是哪一个前线?

共和国的诞生:用科学与文化取代宗教

除去妇女的面纱,增加劳动力

帽子问题

西方的罪恶和西方音乐的优点

用一种全新的语言激发爱国主义

什么是土耳其人?把种族瑕疵转变为民族骄傲

遗产

 第8章 东方能否迎头赶上西方?

突破重围

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制度:刀光剑影中的日本社会

谁杀死了武士?地位低下的商人的报复

武士的债务和死亡螺旋

西方人如何胜出?幕府又是如何失败的?

推翻封建幕府:坂本龙马的反抗游行

明治维新还是明治革命?

一路向西:岩仓使团

终结强大的武士阶层:谁拉着牵线木偶的线?

解散行会,提倡机动性与识字教育:明治经济得以解放全速向前,但同时保持日本传统

 第9章 两位无畏的领袖:不找任何借口

唐佩佩:是什么造就一个魔头,是什么造就一个人?

从公共图书馆走出的令人自豪的毕业生

爱情,然后是战争

亡命天涯,走私枪支

改革三部曲

主动退位,而不是紧抓权力不放

穿休闲鞋的领袖:果尔达·梅厄

是态度,而不是纬度

成长:爆米花、热狗和哥萨克骑兵

逃往不毛之地

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

锡安山的土地和阿尔比恩悬崖

创建更具机动性的国家

对抗沙文主义男人

尼克松与约旦国王

尾声不要变得软弱

这仅仅是土地、鲜血和勇气

神话和有关进步的悖论

关于神话传说的故事

要警惕当下,而不是过去

战胜移民悖论,同不尊重我们历史的行为做斗争

战胜有关盗窃、对下一代的掠夺以及生育率下降的悖论

战胜工作分配不均,与僵化制度做斗争

爱国主义宣言

有没有第二幕呢?

致谢

注释

试读章节

第1章 有关国界、尿布和高尔夫球场的悖论

富裕国家不喜欢生孩子

美国所拥有的高尔夫球场数量比麦当劳的数量多,但这并不是说与草饲牛肉相比美国人更喜欢修剪整齐的草坪,而是说明那4 000万处于退休年龄的在婴儿潮时代(1946—1964年)出生的人正在寻找散步和锻炼的场所。这批人比“X一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出生的人)和Y一代更具影响力,也更有钱。这种趋势并不十分令人不安,但现在我们注意一下下面这则信息:日本零售商所卖出的成人尿布数量多于婴儿尿布数量。这两件事——高尔夫球场和尿布,告诉了诸位所需要知道的有关“第一世界国家”人口统计学的信息。

下面我用7个简单的句子来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国家变得富裕起来,这些国家的生育率会降低,人口平均年龄会提升。为了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公民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服务,无论是医院中的神经外科医生、饭店中的服务员,还是美甲店里的美甲师。这就需要引入新工人,意味着向更多移民打开国门。新移民会分化国家主流文化,除非该国拥有强大的公民文化机构。因此,这些国家将面临两大问题:(1)相对财富减少;(2)文化结构受损。富裕国家如果不变得文化多元,那它们就无法享受繁荣果实,但如果变成多元文化国家,那它们就要努力贯彻统一的国家目标。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财富和生育率是如何联手分化国家的。

美国故事:宝宝们都去哪儿了?

20世纪60年代,一首伤感的流行民谣唱道:“鲜花都去哪儿了?”彼得·席格的歌词充满哀伤,仿佛在说越南战争以及繁荣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联手为美国男人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他们要么身着军装,在东南亚地区用汽油弹摧毁鲜花盛开的原野;要么戴着安全帽,指挥推土机践踏鲜花盛开的原野,为的是铺设横跨美国牧场的柏油公路。无论哪一种情况,对于无辜的水仙花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日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鲜花只是一种隐喻。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暗示,“二战”之后的繁荣对孩子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无论从空气污染和核武器威胁来说,还是从体现重商主义的那些数量泛滥的塑料芭比娃娃和风火轮赛车来说,都是如此。演唱此类歌曲的不仅仅有彼得.席格,还有彼得、保罗和玛丽(美国民谣三重唱组合)。各种各样的科学家和社会评论家也开始提出警告——“人口爆炸”可能会毁灭我们的星球。生物学家保罗·埃尔利希是位备受赞誉的研究蝴蝶的专家,他曾20次参加约翰尼·卡森的《今夜秀》节目,一直呼吁“人口零增长”,并预测说等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将会有上亿人饿死。甚至连华特迪士尼公司也参与到行动中来,制作了一部,短片,唐老鸭在影片中帮助解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家庭中孩子太多,那么母亲就会“疲惫不堪,脾气乖戾……而孩子们也会体弱多病,多灾多难”,家庭也“没钱置办现代化生活设备”;影片中随即出现了一台笨重的老式收音机。谢天谢地,埃尔利希关于全球范围大规模饥荒的预言是错误的,世界并没有真的出现粮食短缺问题。

但是,就在埃尔利希和唐老鸭强烈要求节育的同时,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父母也毅然决定少生孩子,婴儿潮逐渐平息下来。1960年(当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刚好批准生产避孕药)之后,美国生育率开始出现长时间的大幅下降,下降比例高达47%。蕾切尔·卡森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到了知更鸟和其他呜禽的死亡。有人说,这种珍稀鸟类具有神秘功能,能够接生婴儿。

P25-27

序言

时间:温暖的夏夜

地点:泽西海岸

当时我还是个孩子,在后院里一边用力驱赶着腿上的蚊子,一边等着爸爸把汉堡包放到我的纸盘子中。一位邻居冲着爸爸大声说道:“如果尼克松竞选获胜,我就移民到加拿大去。”几年之后的一天,另外一个家伙在我们家后院威胁说:“如果卡特竞选获胜,我就移民到加拿大去。”四个夏天过去了,这次换成了一位大学系主任。他问大家:“诸位不会认为罗纳德·里根有任何机会当选总统吧?我正在展望加拿大的生活。”

我猜想,现在加拿大一定是人满为患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邻居当时只是虚张声势,而心里想的则是喝上一杯迈泰鸡尾酒、威士忌酸酒、莱茵黄金啤酒以及人们在系列剧《广告狂人》和迪斯科舞厅中喝的所有其他饮料。他们的妻子大多是教师和护士,而他们本人大多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些人不会放弃国家这艘大船。他们曾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或者猪排山战役中替战友挡过子弹,因而根本不会在“不合适的”家伙赢得总统大选时选择逃避,撤退到北部雪原加拿大。

今天我也听到了同样的言论。朋友们向我谈起他们在新西兰,甚至在巴拿马所购买的房产。“这只是以防万一。”一位朋友解释说。如果她移民到新西兰,那她跟丈夫就可以像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在任时那样抚养孩子,尽管我们都不曾生活在那个年代。之前我也曾听到过这种虚张声势的言论。我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平生第一次怀疑这种言论到底是不是在吓唬人。在2015年一年的时间里,有4200多名美国人宣布放弃他们美国公民的身份。这一数字是几年前的4倍,尽管美国国务院把申请费提高了5倍,增加到了2350美元。诚然,这件事微不足道,并且许多人这样做是为了避税。但是,当有人自愿放弃美国护照以及它所带来的好处时,我们应当感到一丝担忧。纵观整个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美国护照的价值难以估量:1939年,拥有美国护照的柏林犹太人可以避免被抓进集中营;1965年,拥有美国护照的南非索韦托黑人可以避开种族隔离;1979年,拥有美国护照的列宁格勒天主教徒可以避免被关进劳改营。

许多人曾撰文讨论过那些因为贫穷而四分五裂的国家,比如海地、叙利亚、苏丹和索马里。但在我看来,富裕的国家同样可能遭遇分裂。许多这样的国家已经分裂了。诸位,最后一次见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人或者哈布斯堡王朝的人是什么时候?随着对经济史的深入研究,我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国家在达到鼎盛之后更有可能分裂。身为经济学家、企业家和历史研究人员,我曾就政策问题为政府领导人提供过建议,也曾就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为亿万富翁的对冲基金经理提供过咨询。但是,如果不了解历史,那就不可能理解金融市场变化或政府政策抉择,因为毕竟现在的世界经济不仅仅是由当前发生的所有事情组成的—它还是由过去发生的所有事情组成的。在早先的一本经济史著作中,我曾提到过3位思想巨匠,他们都针对经济发展问题发表过意见:卡尔·马克思,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约瑟夫·熊彼特。马克思撰写随笔、小册子和鸿篇巨制,探讨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固有的矛盾冲突。在20世纪,凯恩斯和熊彼特这两位竞争对手采取的路线截然相反。凯恩斯预测说,经济将会极度发达,到2030年,他的子孙会沐浴在奢华的生活中,无所事事,几乎没有工作的必要。曾经有人写过一本名为“每周工作4小时”的书,但凯恩斯在80年前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他建议自己的后人开始从事园艺工作,在田野里欣赏百合花。熊彼特认为富人的子孙将会攻击资本主义制度,把世界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确,许多20世纪60年代激进分子的父母都参加过时髦的乡村俱乐部。而今天,与密西西比州牛津市附近的农场工人相比,“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牛津大学更受欢迎。

但是,随着对经济史的深入研究,我对这3位学者都不满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矛盾会“危害”大多数人。凯恩斯和熊彼特则认为,资本主义的成功会让其受益人无所事事,变得古怪疯狂,或开始谴责抗议。他们这些结论听起来与其说是严谨的分析,倒不如说更像是那些端着白兰地酒杯的大学教授的胡乱揣测。

在本书中,我尝试探寻那些对富裕国家造成分裂威胁的力量。为了达到目的,我将对经济学和史学展开研究,同时也将研究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动态。有时候,音符要比统计数字更为重要。我将会解释清楚,与关于进口商品价值的所有数据相比,在《蝴蝶夫人》的第二幕中,巧巧桑的高音降B调是如何向我们讲述了有关明治维新更多的故事的。

我曾有幸(或者说也并不算幸运)在近些年发生的一些重大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受邀在白宫、华尔街、一些企业的董事会以及学术会议中担任首席专家。在担任这些职务期间,我四处旅行,寻找思路,试图弄清楚决定国家发展方向的力量。我曾在阿布扎比海滩发表演讲,不料却被焰火和埃米尔的出现打断;我也曾在澳大利亚偏远的卡尔古利演讲过,这里用波纹金属搭建的妓院自1893年淘金热以来一直让矿工们流连忘返;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市演讲时,一位神经质般的旅馆老板一直在向我打听51区外星人飞船的事情(由于我曾在白宫工作过,也曾在哈佛当过老师,因此他觉得我参与了这一阴谋);一位白宫办公厅主任曾对我欢呼过,爱达荷州的州长也曾向我表示感谢,送给我一箱30磅a的生土豆。我希望能够与诸位分享我的收获,但这样做的同时我也是诚惶诚恐,虚心向大家学习。  写作本书时我雄心勃勃,但也可能相当愚蠢。然而,这本书或许恰好解释了那些曾叫嚷着威胁要放弃美国公民身份、跑到别的国家的邻居这次可能要付诸行动的原因。同时,这本书也可以告诉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维护和复兴我们的国家。

书评(媒体评论)

对这样一部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尤其是历史学的引人入胜的作品来说,经济学方面的内容只是个引子。布赫霍尔茨主要想阐明的是:繁荣不足以维持国家团结稳定,我们还需要文化、共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婴儿!他让读者在充满活力、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得出了上述结论。

——艾伦·S·布林德,美联储前副主席,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在2016年总统竞选中,一个明明存在却被刻意回避的问题是美国是否正在衰败。在这部动人心魄、振聋发聩的著作中,布赫霍尔茨回顾了历史上其它富裕国家所犯下的错误,为当今美国重新获取其统治地位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格伦·哈伯德,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

托德·布赫霍尔茨写的这本书既引入入胜,又发人深省。他的那些有关其它伟大帝国衰亡的故事警醒了危机四伏中的美国人,确有裨益。我们在今年大选中应当好自为之,反思他的那些警示性故事。

——劳伦斯·H·萨默斯,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名誉校长

布赫霍尔茨认为民族国家的灭亡是场灾难。他指出,国家经济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会在国家内部造成破坏。但本书没有抱憾历史,也没有哀悼现实,而是提出了许多我们能够采取的重要措施——强化民族象征和历史渊源,建立民族认同感,帮助我们共同面对未来。

——罗伯特·图姆斯,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人和他们的历史》作者

这本《繁荣的代价》充满智慧,对我们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洞若观火,发人深思:繁荣国家将走向何方?是宿命难逃的垮台,长期的停滞不前,还是重新振作起来,实现伟大复兴?

——迈克尔·J·博斯金,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