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去做,可以让你玩得更开心
迪迪是玩电脑游戏的高手,特别是玩一种叫CS的网络游戏,更是高手中的高手。在玩CS游戏的同学中间,迪迪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大家请教他如何把CS玩到如此高的“境界”时,迪迪总是做出深不可测的样子,还真有一副高手的模样。
不过,迪迪为了这个“高手”的称号却把各科成绩像红灯笼一样高高挂起。原来上学期在班里面还名列前十的他,现在变成了倒数。
爸爸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天,迪迪放学回来,随手就把书包一扔,坐到了电脑前准备进行新一轮的“网络厮杀”。爸爸走了过来,对迪迪说道:“网络游戏很有意思,对吧?”
迪迪怯怯地点点头,心想:“这下糟糕了,肯定会被老爸骂个狗血淋头的。”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迪迪颇感意外,爸爸并没有骂他,反而以和缓的口吻对迪迪说:“我知道玩游戏是你的兴趣,但我担心会影响你的学习,好像你最近的成绩退步很大哦。人的时间有限,游戏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迪迪再次点头。
爸爸接着说道:“玩游戏我并不反对,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先后顺序,对吗?爸爸相信你能自己安排好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
那次交谈以后,迪迪把心思重新放回了学业上,学习也渐渐赶了上来。值得一提的是,在课余时间,迪迪还教老爸怎么玩cs呢。
如何看待、对待孩子上网、玩游戏,是一个令许多家长感到头痛和困惑的问题。面对孩子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情况,父母切不可对孩子严厉责骂,或是禁止孩子上网。一方面,孩子年纪还小,对诱惑的抵抗力低,很容易着迷;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沉迷某种东西,对网络和游戏着迷可以理解。
只要我们教给孩子一些规则,对孩子的上网加以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遵守这些规则,就可以避开这些风险。
(1)要有家长的引导
儿童在十岁左右就可以独立上网了。上网就像孩子上街一样,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家长先是带着孩子走,待孩子熟悉了基本的路径后,家长就可以松开手,看着孩子操作。只有在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上网习惯后,家长才可以轻松地站在孩子的背后。
指导孩子从玩简单的游戏、画画开始,使儿童获得关于电脑的一些基本知识,认识电脑的作用,使孩子把电脑当作一种T具来认识和使用,养成一种健康的上网态度。家长尽可能鼓励孩子亲近网络,增加学习的动力和自信。
(2)家长要多监控
孩子上网,首先要指导孩子进入安全的网站,家长要控制上网时间,养成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该下线是就下线,培养孩子不迷恋网络的习惯,增强自控能力。
当孩子存在操作失误或者接触到不健康的东西时,家长要宽容地对待孩子,和孩子交心谈心,告诉他改正的方法,并在随后的时间里跟踪调查。
(3)制定上网规则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订上网规则。如:只能进入指定的几个网站;别人推荐的网站须经过家长同意才能进入;不可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学会保护自己等。
(4)鼓励孩子探索
鼓励儿童在儿童网站中自由穿行,让他自由活动,自由摸索,按自己的意思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这样会促进孩子的发展。
家长要不断学习网络知识,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引导孩子直观感受网络的用途,识别网络的利弊。可以带孩子到身边的网络高手那儿参观,让孩子感受到网络的神奇和魅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识到网络不仅仅是用来玩游戏的。
专家建议
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负有义不容辞的监管责任。家长应当不断地学习网络知识。这一方面是时代发展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是使自己成为孩子使用网络的引路人。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网络的利与弊,而一些危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如:不痴迷于网上虚无飘渺的事情,不要将网络作为精神寄托;家长要控制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了解孩子上网的行为,等等。
P24-27
第一章 当孩子犯错时应该说的话
01 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更快进步
02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03 诚实是人最宝贵的财产
04 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05 孩子,你要学会宽容别人的过失
06 偷偷拿自己家里的钱是可耻的,这也是一种偷盗行为
07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去做,可以让你玩得更开心
08 想要发表意见时,请等别人把话说完
09 我希望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10 路是自己选的,要对自己负责
11 关心他人,让自己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
12 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13 用爱化解矛盾和冲突
14 作弊是错误的做法,诚实比分数更重要
15 有理也不能动手打人,因为这是错误的做法
第二章 询问孩子时应该说的话
01 朋友是你的影子,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
02 和朋友交往要相互信任,坦诚以待
03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04 跌倒了,就要爬起来
05 学会管理财务,你又进步了
06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只属于你自己,要担负起责任
07 人要有主见,不盲从,
第三章 表杨、鼓励孩子时应该说的话
01 有理想就要有奋斗,这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02 强大的信心,是你超越别人的法宝
03 好奇,是最好的老师,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04 我相信你自己会做得更好
05 尝试新的方法,让学习更有效率
06 积极寻找失败的原因,快速走出困境
07 只要努力,再大的失败都可以改写
08 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苦恼,父母才能帮助你
09 只要你肯努力,大家都会欣赏你
10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
11 你真棒!你能行
12 相信自己,不要随便给自己扣“坏孩子”的帽子
第四章 当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时。应该说的话
01 要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02 有想法是好事情,让我来听听吧
03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04 每个人都有劳动的义务,劳动让人更快乐
05 宽容能收获更多的幸福
06 学会感恩,学会说“谢谢”
07 不要因为小困难而丧失学习的热情
08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09 不要让困难打倒,做一个勇敢的人
10 你也拥有很多让别人羡慕的地方
11 凡事都要有计划,学习也是一样
12 偏食会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13 尊敬师长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
14 别让嫉妒阻碍你成为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中应该说的话
01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可取代的
02 试着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发现自己很优秀
03 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吧
04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你受用终生
05 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06 如果你爱妈妈的话,就帮妈妈做一些小事情吧
07 要以尊重别人的态度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08 你很棒的,为何不试着让大家多了解你一点呢
09 倾诉是最好的缓解心理压力的办法
10 把心中的感受都说出来就可缓解紧张
11 孩子,抬起你的头
12 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正努力了
13 既然做错了,你就得承担责任
你常常觉得自己与孩子有距离感吗?你常常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烦恼吗?你常常与孩子因各种问题而发生争执吗?你常常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而沮丧吗?
对成人而言,孩子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
孩子的心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由干没有生活经验,对许多事务缺乏认识,每一个孩子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孩子们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家长感到不可恩议的举动。千万不要认为这些举动是“毛病”,这正是孩子们迈出接触社会、探索世界的第一步。试想一下,哪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沉默寡言、一动不动的“乖孩子”呢?
尽管家长也都是从孩子经历过来的,但是,不同的时代以及年龄的悬殊,使家长很难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往往从自己的想法主观推断,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亲子之间的误会,从而破坏亲子关系。
要想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就需要家长努力与孩子沟通。和孩子沟通,目的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沟通就是一种教育方式。
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做出一些破坏性的举动,这时家长应因势利导,通过语言说服、转移其注意力等方法,让他们逐渐改掉这些“坏毛病”。
许多家长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做一些事情。其实孩子们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能力做,并且可以做得很好。家长却人为地推迟了他学会本领的时间。家长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信,失去自己应有的归属感。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理解、鼓励和支特,每一句有效的沟通都会让孩子信心倍增。沟通既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心和成就感。有效的沟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乐趣在于不断尝试,勇于进取。
聪明的父母总是善干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因为,一个对孩子心理一无所知的父母,是无法对孩子贯彻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孩子有意见得不到及时交流,主要责任在于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掌握不好沟通的火候,甚至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唠叨一顿就是沟通,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结集了广大父母和亲子专家的,心得和意见,分析包括“学业”、“陋习”、“家庭小风波”、“朋辈”、“自我形象”、“价值观”、“突发事件”、“节日”等多个父母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沟通时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孩子和父母各自的,心理状态分析、哪些话语助你开辟成功的捷径,直达孩子的,心田?哪些禁句成为阻碍亲子沟通的桥梁,以及沟通时如何利用不同的语气、态度、技巧等。
如何善用言辞与子女沟通,令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我们深信,用正面、鼓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远比用消极的责骂方式来得积极和有效,能更好地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迈向黄金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往往是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一声问候。在家庭教育中,能给孩子以深刻影响的莫过于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要学会沟通,懂得如何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样孩子才能“听话”。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可是为人父母的重要职责也需要学习才能胜任,李志敏编著的《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模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状况,教读者应当怎样教育孩子,帮孩子建立起自尊、自信的态度;同时也提醒读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哪些话不当说,哪些事不能做。
李志敏编著的《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结集了广大父母和亲子专家的,心得和意见,分析包括“学业”、“陋习”、“家庭小风波”、“朋辈”、“自我形象”、“价值观”、“突发事件”、“节日”等多个父母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沟通时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孩子和父母各自的,心理状态分析、哪些话语助你开辟成功的捷径,直达孩子的,心田?哪些禁句成为阻碍亲子沟通的桥梁,以及沟通时如何利用不同的语气、态度、技巧等。
如何善用言辞与子女沟通,令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我们深信,用正面、鼓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远比用消极的责骂方式来得积极和有效,能更好地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迈向黄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