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个纳粹(埃里希·鲁登道夫让希特勒成为可能的人)(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威尔·布劳内尔//德尼斯·多雷斯-布劳内尔//亚历山大·罗福特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身为天才的战术家和十分糟糕的政治家、策略家,鲁登道夫集中体现了德国总参谋部的优势和弱点。如果不了解鲁登道夫,就无法全面地评价纳粹。

由威尔·布劳内尔、德尼斯·多雷斯-布劳内尔、亚历山大·罗福特著的《第一个纳粹(埃里希·鲁登道夫让希特勒成为可能的人)(精)》是一部冷静、详实的个人传记,重现了充满天才、纪律、妄想和否定的鲁登道夫的一生,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与当时的德国精神打开了全新的窗口。作者清晰的陈述和细致的研究成功地连接了一些长期被忽略的节点。

内容推荐

《第一个纳粹(埃里希·鲁登道夫让希特勒成为可能的人)(精)》由威尔·布劳内尔、德尼斯·多雷斯-布劳内尔、亚历山大·罗福特著。

埃里希·鲁登道夫,二十世纪最具破坏性的二三人之一,几百万杀戮的制造者,犹太人危害德国谣言的炮制者,希特勒上台合法性的确立者,二战的催生者。

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将谴责的焦点集中于希特勒。但希特勒身上并不存在多少真正的日耳曼性格。德国人可以把他当作一个底层社会的疯子而摒弃,无须对他负责。鲁登道夫却无法用这样的方式被人们抛弃。他来自德国最上层的权力阶层,是腓特烈大帝之后德国最有权势的人。一段时期内,这个人就是德国。

目录

导言 “大战中最伟大的将军”之死

第一章 没有影子的人与施里芬计划

第二章 对俄作战

第三章 掌权之路与毁灭之路

第四章 “总体战”

第五章 五大行动

第六章 开往西伯利亚的火车

第七章 与俄国的谈判

第八章 西线攻势

第九章 “背后挨刀”传说的兴起

一战时间表

人物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漫不经心地就爆发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大公携夫人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一个希望祖国与俄国联合的塞尔维亚族爱国青年加福里洛·普林西普开枪击中了大公的胸部,同时,也意外地射中了他的妻子。大公被匆匆送进医院,但是医生却无法解开他的外衣。医生并不知道,为了显得苗条,这位优雅的公爵每天早上都是被缝进外套里的。当医生试图解开衣服止血时,珍贵的时间流逝了。衣着时尚的大公迅速地流血而亡。

愤怒至极的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下达了最后通牒。恼怒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支持他的同盟奥匈帝国。壮了胆的奥国向有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宣战。俄国一怒之下对奥国宣战,盛怒之下的德国也迅速向俄国宣战。俄国的盟友法国随之向德国宣战。英国试图远离纷争,它的确有避开战争的理由。但是,一些关键因素迫使英国不得不参与其中。长久以来,英国政治家们总结,确保欧洲大陆无霸主对他们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仅此一条似乎就足以迫使英国对抗德国。第二,英国人在1839年签订和约,许诺在战乱的情况下会援助比利时。第三,新德国海军虽然比英国海军弱,但它不管怎样都是英国海上力量的主要威胁。这些理由,每条单独看都不是最关键的,但综合起来起了决定作用。几天之后,强盛的大英帝国加入了战争,带来了惊人的后果。几周之内,欧洲陷入混战。

德国处于五对一的劣势一方。从一开始,它就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局面。在东线,它与俄国交战,在西线,法国与它对峙。一般来说,两线作战等于判了死刑。但是,德国的将军们并不十分担心。闪耀的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部署了一套战略,又称“施里芬计划”。很多德国人认为它是胜利的保证。

施里芬伯爵研究了古代名将汉尼拔的军事才略,然后认为小国可以通过两面袭击入侵的敌人来战胜大国,正如公元前3世纪汉尼拔在坎尼会战中所完成的那样。他决定把大军送到西线的法国和比利时,花四周的时间摧毁它们。然后,转身运送同样的德国部队前往俄国,四个月之内消灭俄军。

如果这个计划成功实施,德国人会用破纪录的时间掌控欧洲。如果人们接受该计划的前提假设,它看起来似乎是完美的。但是,它假设一个公元前3世纪给三万大军制定的作战计划对20世纪一支上百万人的现代军队也适用。更糟糕的是,它假设这只庞大部队可以在紧迫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作战——西线打完胜仗后马上转移到东线继续打胜仗。它还假设,弱小的比利时军队没有捍卫自己领土的勇气。最后,这一计划预计,爱国的比利时人不会通过炸毁桥梁和道路这样简单的方式来阻断他们的进攻。

以上就是令德国人在战争初期感到骄傲的假设。现代历史学家们认为这些假设荒谬至极,因而施里芬计划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该从谁开始列举反对者的意见呢?大卫·扎贝奇少将(四卷百科全书《战争中的德国》的美国主编)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人包括德国历史学家汉斯·伊拉特,迈克·伊普肯汉斯,以及波茨坦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德国)军事历史研究中心的吉拉德·格罗斯。

也许对施里芬计划最公允的批评来自于格哈德·里特尔。一战中,里特尔是一名德国士兵。之后他成了弗莱堡大学一位优秀的军事史学家,在那里生活了31年。他不能容忍那些称赞施里芬才华非凡的人。他在讽刺性的《施里芬计划:对一个神话的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对该计划的最佳分析:“各个步骤的线索很显然地表明,施里芬计划的秘密,以及施里芬闪电战模式的基础,仅仅是一种赌徒把无畏当成精湛技艺的信念。它的魔力是一个神话。作为一个战略上的概念,它对于计划实行者来说是陷阱和欺骗,它带来了致命的效果……可能从一开始就与生俱来……它假设了一种不能实现的完美主义。而对于意料之外的事情,它毫无应对措施。”

P9-11

序言

1937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在即,一场盛大的葬礼在德国举行。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去世了。参加哀悼仪式的纳粹党徒对二战前景一片乐观。希特勒出席了葬礼。

褒评如潮。《生活》杂志撰文称,鲁登道夫是伟岸的。杂志的头版标题为:“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将军出殡。”这是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宣告。它等于宣称,鲁登道夫比以下要员更为出色:美国陆军的潘兴将军、协约国西线最高统帅福煦将军、伦敦冉冉上升的青年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莫斯科的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将军,以及其他任何可与他们相提并论的人。杂志写道,鲁登道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锻造的最能干的将军”,是“可与罗伯特·爱德华·李匹敌的军事将领”。

文章解释说,鲁登道夫是德国军队的大脑、兴登堡元帅的右臂,是当时德国最出色的战略家。他将俄国、罗马尼亚、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所有部队打得人仰马翻。鲁登道夫和朋友兴登堡的威望是如此显耀,文章称,以至于“连德国皇帝也听命于他们”。

杂志还提出了一些批评。它认为,1918年,鲁登道夫的军队毁灭时,他在失败中崩溃。批评补充说,当德国输掉了世界大战,鲁登道夫如惊弓之鸟,戴上假发和蓝色的眼镜,伪装逃去了中立国瑞典。文章最后报道,鲁登道夫有点偏执狂。他认为阴谋无处不在,肇始者则是共济会、耶稣会、天主教和犹太人等团体。他指责这些人引起了德意志的灾殃。文章还提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鲁登道夫“坚定地与希特勒同进退”。

但是,以上就是全部的负面批评。总体上,该文对鲁登道夫给予了积极评价,赞扬他是“大战中最伟大的将军”,他得到了一个“与其历史地位相衬”的葬礼。葬礼组织者展出了鲁登道夫生前荣获的60枚奖章,还安排了一支大型军乐队演奏德国军歌《好战友》。这着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看过葬礼照片的《生活》杂志读者来说,也许唯一让人意外的是,鲁登道夫棺材上覆盖着德意志帝国的军旗,而非希特勒新德国的万字旗。一些人猜测,鲁登道夫或许已经和希特勒闹翻,然而没几个人注意到这一区别。的确,它看起来好像并不显著。

《生活》没有在赞美中提到,是鲁登道夫挑起了凶残的诽谤——他说犹太人使德国输掉了战争。作为报复,他希望犹太人跟战场上因毒气而死的德国士兵一样被毒气消灭。而且,无人指出鲁登道夫将德国在一战中的剧痛延长了两年。战争中途,他阻止了一项本可以拯救德国的和平协议。几乎没有人知道,是他将列宁送上了前往俄国的封闭列车,自此,列宁给俄国带去了激烈的社会主义革命。

文章没有提示,1918年,鲁登道夫发动了针对协约国的“鲁登道夫攻势”。这一系列攻势使德国损失了九十万士兵,输掉了战争。文章也没有透露,战败后,鲁登道夫帮助成立了纳粹党,以解散新政府为目标,发起了猛烈的宣传运动。后来,他开始与新朋友希特勒一起筹谋复仇之路。文章非常明显地没有揭示,鲁登道夫在他去世前的二十年里一直敦促德国人发动新战争——一场足以让他实现疯狂杀戮未竟之梦的复仇之战。

为什么无人识别出鲁登道夫襄助了一个野蛮的新时代呢?为什么无人看出他正将德国推向浩大的新野蛮主义、推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人指出,他在1920年代给希特勒提供的早期援助对这个狂人的上台至关重要?为什么没有人说出,他支持希特勒屠杀了数百万甚至更多的生命?

所有人都知道,鲁登道夫在兵法上才华横溢,但是很少有人提到,他也是一位善于让别人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天才。一个例证是,他输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却指责犹太人应对他造成的损失负责任。他如何能够毫无证据地中伤、诋毁犹太人呢?

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或许是20世纪最具有破坏性的二三人之一。他制造了灾难却没有被人们当成谋杀者,这是一个至关重要又令人震惊的故事。

这也是我们今天想要讲述的故事。

我们还希望本书能成为便于一般公众理解的历史,一种新形式的严肃历史传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