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煤炭企业信息化状况
1.1.1 煤矿信息技术的举例
1.1.2 煤矿信息技术的作用
1.1.3 当前煤矿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
1.2 信息技术同化过程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书的结构
1.5 信息技术同化研究的现状
1.5.1 关键概念界定的研究
1.5.2 信息技术同化的相关研究
1.5.3 信息技术应用的商业价值研究
1.5.4 现有文献评述
第2章 信息技术同化的理论探讨
2.1 资源基础理论
2.1.1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
2.1.2 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背景
2.1.3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历程
2.1.4 资源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局限
2.2 价值理论
2.2.1 价值理论的含义
2.2.2 价值理论的重要意义
2.2.3 价值理论分类
2.3 技术扩散理论
2.3.1 技术扩散理论的发展历程
2.3.2 技术扩散理论的分类
2.3.3 技术扩散理论与技术创新采用
2.3.4 技术扩散理论与技术转移
2.3.5 技术的扩散与推广
2.4 过程理论
第3章 基于RBV的煤矿信息技术价值分析
3.1 RBv的适用性分析
3.2 煤矿信息技术资源的类型识别
3.2.1 信息技术资源的类型
3.2.2 煤矿信息技术资源的类型
3.3 煤矿信息技术资源的价值分析
第4章 基于PT的煤矿信息技术价值创造分析
4.1 PT的适用性分析
4.2 煤矿信息技术的价值创造过程
4.2.1 信息技术的价值创造过程
4.2.2 煤矿信息技术的价值创造层级
4.3 基于RBv和PT的煤矿信息技术同化过程
第5章 煤矿信息技术同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假设
5.1.1 技术(T)因素的影响分析
5.1.2 组织(0)因素的影响分析
5.1.3 环境(E)因素的影响分析
5.1.4 煤矿信息技术同化的阶段分析
5.1.5 概念模型
5.2 研究设计
5.2.1 问卷设计
5.2.2 变量测量
5.2.3 问卷测试
5.2.4 研究样本
5.2.5 信度与效度检验
5.3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5.3.1 初始模型构建
5.3.2 整体模型修正
5.3.3 结果讨论
5.4 TOE框架下煤矿信息技术同化的动力分析
5.4.1 外部动力
5.4.2 内部动力
第6章 煤矿信息技术同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6.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煤炭企业价值分析
6.1.1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史
6.1.2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6.1.3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6.1.4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6.1.5 平衡计分卡的运用
6.2 研究假设
6.2.1 信息技术融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6.2.2 信息技术融合对客户绩效的影响
6.2.3 信息技术融合对内部流程绩效的影响
6.2.4 信息技术融合对学习与成长绩效的影响
6.2.5 概念模型
6.3 研究设计
6.3.1 变量测试
6.3.2 问卷测试
6.3.3 研究样本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4.1 模型构建
6.4.2 结果讨论
第7章 煤矿信息技术同化的提升策略
7.1 煤炭信息技术同化的障碍
7.1.1 煤矿信息技术实施阶段的障碍
7.1.2 煤矿信息技术融合阶段的障碍
7.2 促进煤炭企业信息技术同化的对策
7.2.1 技术(T)层面的提升策略
7.2.2 组织(O)层面的提升策略
7.2.3 环境(E)层面的提升策略
第8章 本书的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