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根鸡毛,名字叫小不点儿。他又瘦又小,身上还有小小的斑点。心地特别善良,热爱工作,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别的许多鸡毛住在一只花公鸡的身上,那些鸡毛很不团结,总爱吵吵闹闹。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天翻地覆的事,这只花公鸡丢下一堆鸡毛失踪了。从那时起,小不点儿就开始了一次次的冒险旅程:鸡毛们做成了鸡毛掸子,被一个女工买回了家;大灰老鼠撕烂了鸡毛掸子想把鸡毛抱回老鼠窝,还好小不点儿逃了出来;无处可去的小不点儿只能四处流浪……后来呢,后来乐观坚强的小不点儿又遇到了什么新奇事呢?相信小读者一定会热爱牺牲自己温暖他人的小不点儿,而自己的那颗小小的心灵一定被这般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所触动。
《鸡毛小不点儿(小学生必读经典)/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由贺宜著。
《鸡毛小不点儿》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贺宜的作品精选集,典型的励志童话代表作,也是童话理论研究指导典范。贺宜是十大童话作家之一、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者、把童话举在头顶上的巨人。本书内容包括《鸡毛小不点儿》《野猫学长寿》《天鹅的儿子》《丑小鸭》等名篇,他用轻松、简洁的笔调书写一篇篇生动有趣、寓意深远的篇章,不仅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字里行间的魅力,更能够让他们沐浴爱的雨露和阳光,在童年播下快乐的种子,收获智慧和幸福的未来!
《鸡毛小不点儿(小学生必读经典)/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由贺宜著。
大自然之王更加生气了。他斥责了不中用的风,把他锁禁在万丈深邃的山谷里,又派霜将军去歼除这些“草寇”。
“投降吧,小草!”霜将军晓谕说,“我实在懒得动一动我的手指头哩。你们还是乖乖地归顺了吧!”
可是,小草们只轻蔑地笑了一笑。
霜将军发怒了。他发动了攻击。
当激烈的战斗发生的时候,蟋蟀一一秋天的号兵,吓得钻到他们的洞里,气都不敢透一下。太阳用她的灰手帕遮了脸,觉得有些害怕。
霜用他那冷峭的寒气,冻死了许多小草,使其他的许多也都萎黄起来。
然而,小草们依然没有屈服。他们昂扬地摇摆着身子,冷笑着对霜发出嘶嘶的喊声。他们的力量已经削弱了,可是,勇气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
美丽的菊花热情地抚慰他们。她们弯下腰来吻着每一根受伤的小草。
霜奈何不得小草。
“至高无上的主人,我不能完全制服那些小家伙。他们着实有些韧劲儿哩。”霜惶恐地向大自然之王回报说。
大自然之王气极了。全世界都看到了他阴暗的脸色。
全世界都听到了他暴跳如雷的吼声。他命令把不中用的霜,放到烈焰冲天的火山口去,把他毁灭得骨消形散,随后又派雪将军去扫荡这些顽强的“草寇”,并且严厉地吩咐: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别再回来见他!
雪领了命令,立刻向小草们进军。
“投降吧,小东西!宣布对至高无上的主人的忠诚吧!要不,我会立刻把你们冻成冰冷的石片一样!”雪气势汹汹地叫着。
“不!决不!宁愿死,我们决不投降!我们什么也不要,只要做自己的主人!”小草们大声回答着。
雪将军几乎气得发狂了。
当战斗开始的时候,美丽的菊花又忧愁又焦急。她自己为雪的哨军所摧残了,花辦和叶片都枯萎卷曲了。野狗夹起了尾巴,麻雀也躲起来,在自己的窠里缩着头颈。鱼儿们在水面上铺起一层厚玻璃,恐怕雪的暴力波及他们。
然而在这时候,那黄澄澄的蜡梅却开出花来。她热情地望着小草,同情地微笑着,还努力伸出她的花枝来,想覆盖他们。
小草们再三摇摆着,甩开雪的利爪。他们暴怒着,嘶嘶地叫喊,但声音已经微弱得多了。他们的头再也仰不起来。他们的力量被雪的暴力削弱得几乎完全没有了。
小草们在战斗里完全枯萎了,可是,他们没有屈服,没有投降。他们的根还是牢牢地生存在土地下面。
雪凯旋回师,趾高气扬地向大自然之王报捷说:“至高无上的主人啊,所有的草寇都已经被我歼灭了。托您的威望,他们是经不得我一击的!”
大自然之王高兴起来,斟了一杯百花精英的露酒给自己喝,庆幸着手下有得力的忠心的仆人。
可是,小草们没有死绝,并且,他们也永远不会死绝。
第二年春天,那些倔强的小草们复活了。他们从坚硬的泥土下顶出头来。他们又发芽了。
瞧,漫山遍野,哪儿都是小草!他们比先前的更健康,更有力了。他们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鲜嫩!他们坚强地挺起胸脯,沐浴在灿烂温暖的阳光底下,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向大自然之王轻蔑地哂笑着。
P8-10
作为内容的现实生活,必须和作为表现形式的童话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而不能仅仅形成书架和书的关系。童话中那些叫人听了打瞌睡的对白,固然也“反映”了生活,但由于它们没有和性格的发展构成密切的关系,没有成为形象的生活、性格和思想发展上不可缺少的东西,因而看起来,只是一种嵌在童话镜框里面的拙劣的展览品而已。
在童话里面,“反复”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反复”的目的,从抒情上说,是为了在感情上加强对所慨叹的事物的激动性,从叙事上说,是为了在形象上加强对所叙述事物的深刻性。总之,目的都是要扩大作品的艺术效果,加深读者的印象,取得更强烈的反应。……我们有些作者在运用童话的传统形式时,往往表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他们把那些“反复法”“三段法”“对比法”等,看作就是童话本身。他们并不从表现主题思想的需要来考虑如何适当运用这些传统形式,而把它们当作是不变的形式,或者认为内容必须受这种传统表现形式严格的限制,否则就不像“童话’,了。甚至当这种传统形式显然不适合于表现这一童话内容的时候,还是硬要遵循那老一套的程式。结果,在有些童话中,就出现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反复”和三段程式,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形成毫无用处,成为故事的累赘。
学习外国作家的优秀童话作品,不能机械地去模仿他们,更不能不问好歹,把他们童话中的角色,例如夜莺、玫瑰、金发公主、蓝眼王子,等等,硬搬到我们的童话里来。我们要学习优秀童话作家们的创作经验,学习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特别要学习他们如何在童话中保持民族色彩和个人的风格。因为,没有这些,作品就会失去民族特点,也会使读者看不出作者自己的性格。
我们的童话,从人物形象到具体环境,都必须有人情人理的描写,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读者相信世界上真正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而是让他们同意:如果在这样那样的条件下,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是自然的,合乎情理的。
自有儿童文学以来,童话始终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样式,虽然有人怀疑童话无法反映生活,怀疑童话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意义,但我从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童话所蕴含的无穷智慧和丰富的生活气息,从广大小读者对童话的强烈反应和爱好中,受到极大的启发。我深信童话不但今天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而且即使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明天,仍将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将为适合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的一部分。它无疑将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有所发展创造,但总的说来,它仍将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规律的文学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