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间在集美增值(老文章)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吴吉堂主编的《时间在集美增值(老文章)》一书中收录了鲁迅、钱穆、黄永玉、许钦文、王鲁彦、傅子玖、白刃、曹聚仁等名家的文章,共51篇,31万字,收录的文章中,时间跨度近百年,有的写集美的人,有的写集美的事,从他们的笔下可以感受到往昔集美的生活,对人、对事、对物的深切怀念与感受。在阅读这本书时就像再次走进集美的历史深处,直观感触每一个时期的集美历史脚印与符号,感受老文章刻画出的集美的一次次脉动。

内容推荐

“诚以为国,毅以处事”,这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厦门集美学校亲手制定的校训,诚毅之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集美风光旖旎,四季如春,依山傍海,处处充盈着水般的柔情。这里富有别样的闽南风情,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集美的人文底蕴深厚,独特的风格建筑所承载的闽南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史学家造访过集美,留下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这些名篇将在吴吉堂主编的《时间在集美增值(老文章)》得到展现。

目录

陈嘉庚的少年时代

童年,一个蔚蓝色的大海之梦

陈嘉庚毁家兴学记

父亲的日常生活

陈嘉庚屡禁不止闽武人照种鸦片

陈嘉庚轶事

厦门集美学校

我与厦门集美师范

聪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属于傻子

别具匠心的抵日货妙计

晓庄的教育革命之花在集美怒放

忆集美乡师

鲁藜诗文两篇

集美杂感韵

厦门集美学校初期的革命活动

在中国的一年

集美之美

李尚大:微笑、汗水、家园

蔡继琨的音乐人生

陈村牧:志兴教育誉满闽南

散文四题

金厦日伪一夕数惊

福建的西南联大

陈嘉庚先生印象记

陈嘉庚的一封电报

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

我所认识的陈嘉庚

周恩来与陈嘉庚

忆陈嘉庚先生

厦门印象记·不准靠岸

移山填海话厦门

厦门抒情

我爱厦门

三角梅之献

忆集美

集美掠意

忆集美

杨振宁谈陈嘉庚的教育事业与儒家思想

陈嘉庚孙女陈佩仪:回集美的路

弘扬优秀民族精神

铁锚礼赞

当之无愧的华侨旗帜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永远的华侨旗帜永远的民族光辉

陈嘉庚的精神力量

维护陈嘉庚遗业发扬陈嘉庚精神

在陈嘉庚先生墓前的沉思

示朴琐记

黄永玉赠字万荷堂

瞻仰集美鳌园

梦回集美

后记

试读章节

“如果真是这样,该是我们三人都要走运了。”嘉庚爽朗地说,“因为这颗狮子螺,是我们一起来拣得的呀。”

那个叫泥鳅的,乐不可支地憨笑着。

他极少得到别人赞扬。这时,他那突突金鱼眼似乎含着潮气,有点儿飘飘然;矮墩墩的鼻翅一鼓一鼓的,像青蛙的肚皮;他的嘴唇宽而且厚,除了大笑和用力咬东西,否则你别想看到他那口整齐洁白和牙齿,那是多美丽的牙齿呀,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

他是个“答杏子”,也就是说,他爸爸是汉族人,他妈妈是新加坡的土族女郎。他是跨民族养育下来的混血儿。“泥鳅”是村里小孩给起的绰号。这或者是一种爱称。因他长得黑不溜秋的,而且很鬼。他有一个雅致的学名,叫陈嘉贝。他的父母都在新加坡。父亲当码头工,母亲在一家洋行当“下女”。家里只有奶奶和他生活。前年他爹妈回来探亲可热乎呢。妈妈穿着拖地的大花绸纱笼,斜着身子,右手稍稍提起纱笼的一角,咧开黑紫的厚唇,娇羞羞地蹒跚在江岸、海滩呼唤“贝贝……”,铿锵的音调又长又细,引得村里一群光屁股的小孩笑闹着跟在背后学。惹得邻居家里那匹大黑狗也“汪,汪,汪”地狂叫起来。

平素,小伙伴乃至他奶奶都喊他泥鳅,只有“南轩私塾”的陈寅先生叫他陈嘉贝。背书的时候,他分明不会,却总是正儿八经地站起来,往自己书上溜一眼,记得一句,按规矩合上书本,很神气地念出仅有的那一句,声音比谁都响亮,接着就挺高圆圆的小胸脯,头不动,却拿眼珠子滑得更紧急了,许多同窗早就抿着嘴儿笑,他毫不慌张,依然东拣西挑地来一句,提高声调反复念,真有点刺激人的听觉神经。

塾师陈寅先生听背书总是闭着眼儿,慢悠悠地吸他的水烟。那烟壶里的水嘟噜嘟噜地响着。许久,才从他的鼻腔里缓缓地嘘出两股淡烟。泥鳅的背书显然激他恼怒了,“啪”的一声,竹板重重击在桌面上。全班学生都吓了一跳,连忙端坐,挺直腰板,紧缩着心。

“陈嘉贝,你读的什么呀!”老师怒喝道,随即,左掌中的烟壶重重落在桌上,直着左拇指和食指,频率很快地捋着花白的唇髭,霍地站了起来,搁在额间的老花眼镜同时被移架在鼻梁上。竹板又“啪”的响了一声。老师那眼镜片后,一双深陷、滚圆、混浊的老眼发出亮光,掠过这祠堂内愁苦的、滞涩的、惊恐的、疑惑的五张孩儿脸。当下,他右手提起竹板,右掌抚弄着它。怒气,在他迂缓的踱步中似乎渐次平息了。“陈嘉贝,放学留下来!”仿佛经过慎重思虑,决计暂时不让泥鳅再挨手心。他把竹板扔到桌上去。那支由翠绿变成金黄又变成深赭色的竹板哟,是教鞭,是刑具;是学生行动的指南,也是学生心理的威慑物。三年来,学生对它总是怀着憎恶的、敬畏的,甚至有几分恐怖的复杂感情一因它曾经有一次打得泥鳅右掌肿得像半块碗糕呢!  “还课!”陈寅先生又大喝一声。除了坐在首排中央的陈嘉庚冷静笃定地端坐,又除了后座的陈嘉贝被宣布“关学”而呆若木鸡,其余三个孩子都流露出惶恐不安的神色。陈老师蓦然止步:“陈嘉亨!”

那个皮肤白嫩的小孩颤颤地站起来。他一边合书,一边含着歉意微笑,可谁都知道他最胆怯。这时仿佛听到他的心脏怦然作响。约莫有三秒钟,他张开嘴,浮起浅浅的两洼笑窝,奶声细气地抖出声音来:“子,子日,学而时,时习之,不……不亦说乎?不亦说乎?有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不亦,不亦乐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不亦君子乎……”

“停!”老师虎视眈眈地,“断句全错了!句读(逗)都不懂么?不熟?害怕?不熟就害怕。古人匡衡凿壁偷光而学,武子囊萤照读,苏秦引锥刺股,孙敬系头悬梁。你们下多少苦功学?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们知道吗?……陈嘉亨,放学留下来!哼!”

陈嘉亨坐下,嘤嘤地哭起来,用手背抹泪在长衫袖上。他是受委屈了,论读书,他是费过苦心的呀,大早读,深夜读,午问也读。“学而时习之”他是做到了,可是并“不说(悦)”。因为他不知道书中说的什么,老师从来不加解释。靠死记硬背,本来他也可将就的,倒在床上,蹲在厕上,走在路上,他都在心里默诵那些句子呢。可是,当老师叫他,他脑瓜“轰”的一声,血液循环加快了,脉搏加速了,牙关竟然紧起来,咬字吐音都像在吐铁丸,又硬又重。这陈嘉亨乳名叫小妹。据说他娘养了四个男儿,希望第五胎换个女的,于是沿袭古老的民间俗习进行胎教,在屋内壁上张挂许多美人、仙女图,什么《巫女神女》《云中君》《麻姑献寿》《仙女散花》《反弹琵琶凤来仪》《飞天仙女》呀……凡属女性的彩色挂图尽量罗致,贴得厅堂房间满墙壁,让怀孕的母亲时时端详,同时亲切地轻声呼唤:“小妹,小妹来投胎。”这种迷信色彩很浓的发愿终于不灵,妈妈生的依然是男孩,只是性格脾气近乎女性:温婉和气,腼腆柔弱。他的泪腺似乎特别发达,不管喜怒哀乐总爱哭鼻子。

P6-7

后记

学在村中,村在学中。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集美百年历史的文化底蕴,也凸显集美独特的人文教育,鳌园、陈嘉庚故居、龙舟池、南熏楼等学村建筑群人文景观,皆充满集美闽南风韵、学村风范。

更能代表集美百年历史的是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字。文以载道,周敦颐的《通书·文辞》曾这样注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字就是历史的负载者,运载着历史不断前进,为后代留下每一段历史的璀璨与独特之处。

本文所选用的老文章皆与集美相关,为了能将集美的历史完美地呈现出来,在编排的时候是按照内容顺序进行。所以,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就像是再次走进集美历史,直观感触每一段时期的集美历史脚印与符号,从过去到现在,这本老文章刻画出集美的一段脉动。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编委们尽己所能搜寻与集美相关的老文章,但资料是无法穷尽的,本书所引用的材料亦有限,读者如果有文字素材,欢迎向2827037317@qq.com投稿,以便再版时采纳。

老文章的出处来源广泛、头绪众多,我们已经在书上一一注明。但由于历史久远,有的作者已经作古;有的作者远在国外;有的作者变更了联系方式未能及时联系上,我们在此一并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敬请作者及时与厦门造梦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办公室联系(2827037317@qq.com),以便支付稿酬和邮寄样书。

本书仅是作为一种资料的汇编,作为人文集美城市营销的一项细小的工作,没有商业目的,因水平所限,难免疏漏。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吴吉堂

2016年10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8: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