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南昌自然要登临天下闻名的滕王阁,不料王勃却被几名带刀军警挡在楼前。洪州都督阎伯屿正在楼上大宴宾朋,游人因此禁止靠近。
闻到酒香的王勃对军警说:“阎都督是我朋友。你们还不上去通报?” 值勤的军警将信将疑。 阎伯屿今天请客有两个目的,一是庆祝他主持的滕王阁整修工程顺利完成,二是炫耀他女婿吴子章的才能。他让吴子章预先写好一篇《滕王阁赋》,经他润色后准备在宴会上当场宣读。
酒过三巡,正当阎伯屿准备把女婿隆重推出的时候,值勤的军警报告楼下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心情不错的阎伯屿同意让来客上楼。
饥肠辘辘的王勃上来之后,立刻被山珍海味吸引,根本没有留意满座英豪。
阎伯屿问:“阁下是?”
王勃随口回应:“在下龙门王子安。”
这话立刻引起一阵骚动。在场宾客多是文人雅士,王子安王勃的名字在当时绝对是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平生不识王子安,便称文人也枉然。
阎伯屿听说来者是王勃,暗暗为女婿担心。不过转念一想,作赋需要用到大量的典故,事先毫无准备的王勃未必是我女婿的对手。王勃是天下第一才子,如果自己的女婿能趁此机会把他压倒,那可比加官晋爵更加荣耀。想到这里,阎伯屿主动挑起作赋的话题。
“原来是王公子,久仰大名。今天是重阳佳节,也是本官重修滕王阁顺利完工的日子。我们正想找位你这样的才子撰文纪念这件盛事。”
“好说,不过您先让我吃饱喝足。拿酒来。”
王勃开始旁若无人狼吞虎咽。这次出门为了省钱,他一路上只能吃路边摊。看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他压根没想起陶渊明。阎伯屿认定王勃在趁机打腹稿,赶紧叫人把纸笔备好。
王勃左手拿着鸡腿,右手接过毛笔。
虽然是阎伯屿主动邀请,但他见王勃毫不谦让,心里有些不爽。他借口需要休息躲到隔壁,吩咐幕僚把王勃写的文章逐段背给他听。吴子章也跟过去服侍。
当听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阎伯屿对吴子章说:“这是老生常谈。王勃号称才子,看来也不过如此。”随后是“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吴子章开始紧张。阎伯屿安慰吴子章:“这两句写得不错,但到目前为止,他最多和你平起平坐。”
可是在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后,阎伯屿立刻翻身坐起。他知道大唐最好的文章之一即将诞生,他要赶去见证历史。 。
王勃想起自己一路风尘,接着写道“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转念自己虽然名满天下,其实一事无成,所以他勉励自己“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传到京城,王勃的名声如日中天。另一位和他同年出生的才子很不服气,他就是在“初唐四杰”中紧随其后的杨炯。杨炯一向认为王杨卢骆的排名错乱颠倒,声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杨炯不服王勃,也不是妄自尊大。唐朝有一种专门针对神童的考试叫童子科,参加考试的儿童要求年龄在十岁以下。杨炯是四杰中唯一通过这种考试的人。他后来又通过了制举考试,“天子自诏日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