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乌鸦穿过玫瑰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谢礼恒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清早阳光,照明半高墙的一角,喜鹊喳喳叫,天井花坛葱茏。

带点酱,甜味,拌了海带丝的咸菜,莹白的暖暖香米粥,带着母亲的温度,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东坡、剑南皆嗜粥。好多人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年龄越大,越易被这平实的温柔击倒。之所以温柔难求,是因为世道硬了:“艰难”二字,“难”不怕,总有方法迈过,技术层面的问题罢了;“艰”真可惧,心理层面的困局难过,难过好多人。这“艰”,不是心硬了,是日子越来越长了。觉得难,日子才过得慢。

曹阳的作品我之前并无深入了解。著名主持人杨澜收藏了他的两幅作品,好几年的视频采访节目中,一直出现在镜头里。

“日长无事蝴蝶飞”,这蝴蝶是日子的拆信刀,一刀下去,手抖的同时也在期待一份喜忧。曹阳要办个展(临界的风景:曹阳作品展,12月3日至11日,四川博物院),几个圈内朋友约我去看,各式各样性格的人都在谈论。我想,曹阳一定有什么话要说。漂泊后的相见

院子、河湾、雪山草地、老街。曹阳画的是日子,还有日子里的风景。我一看,四川博物院布展现场一地的画,隐隐约约地,透着一股肝肠如火却又孤山断桥的清寂味。院子,他画的院子,外面透过门看里面的状态;河湾,袱流薄岸,村犬遥吠,宋画散题,无知的游历竟布满忧郁的神经质的乡愁;老街,一层又一层的街道无非就是一层又一层的人情世故,淡、浓,就在那层烟火气的空旷里,我注意到他的画面里没有人,远近黑白浓淡,没人,像倪云林,可画的都是和人最亲密的环境——初闻黄鹂声,犹忆离家日听雁也。

雁声是出发,黄鹂是到达。这是多好的温柔。

轻烟薄雾,孤山断桥尤足留恋。曹阳从未在老房子里生活过,这个籍贯北方,生居南方的男人,回到南方的院子和街道,半个故乡的房门一开,那个走开之前的他迎将出来。这是一种漂泊后的相见。

于是,院子、门,成为时间和家族的隐喻。久别重逢,那种漠然的紧张从未踏足,半推半就的试探、敏感多愁的少年、意象中的诗意行旅……都在这院门内外交汇、重叠,不断出发与不断抵达。少年曹阳充满着对院内生活的好奇和窥探,内心的青春隐秘根本没来得及写进他的笔记里,时间就像火车飞过。对哦,从小他生活在一个铁路系统的家庭里,像火车铁轨边的蔓草那样的一生,恐怕不是他的期愿。

流动的临时院落

火车是一列流动的临时院落,它载着时间一路钢铁般的奔跑,生锈、停运,人,上下过往。

十多二十岁的时候,老房子很吸引他,特别是从四川美院毕业以后回到成都工作,就经常看这些老房子。这比火车带劲多了。“那个时候成都大规模拆迁,很可惜,就开始画这些老街老巷老房子。”他做了很多尝试,找切入点,“门”在表现上很契合他要表现的内容。

实际上,他绘画的初衷是门,老建筑。入画。但在这过程中,它本身的分量和意义呈现了出来,它们飘飘洒洒勾出一道宽容的夜色,笼罩着这未知的感受和生命体验——“我觉得画的时候自己也在产生新的感受,四川身边这些能看得到的东西给了我缓慢而浓烈的刺激。”从身边熟悉的东西人手,曹阳不知不觉记载了一个城市、一片土地的诗意变化。他对最早住的地方印象深刻,结婚后住在古钟寺,就是少年宫那里,六楼,下面全是老房子,青瓦,漂亮得惊人,现在基本拆完了,“我没在里面生活过,我觉得里面有种神秘感,充满了未知,我想去了解它”。

一个局外人,画了一个局外的物象,这好奇、怪诞,而神奇。

有轨道的漂泊 不如一个院落温柔

曹阳199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办画展,待了很久。但他似乎对北京的“门”没有感觉,堂皇但遥远。成都这房子和他贴得近。

从建筑上讲,成都的房子可能太普通,建筑学家、民俗学家觉得这个在古典意义上的代表性太少了,但我觉得城市中有这种情感,我就生活在这个地方,它掺杂了这种因素。我画的时候,刚开始特别写实,老的那些门、木头、门廊、门墩、柱子,美学形式上很符合我的表达。我生在成都,2岁的时候举家到了广元,12岁上初中又回到成都,我在成都长大,但父母是北方人,那些东西在形式上就和我的爱好、个性很契合。

小时候回东北,我觉得在火车上的感觉很特别,突然停下来,那种感觉又不一样。那种车轮滑过铁轨的节奏感,哐当哐当,给我很特殊的感受,未知感神秘而浓重。车外,晚间一片漆黑,突然一下车子亮起来了,快速从车窗前移动,就觉得一个新的世界可能来了。

一个站,就是一次带光的伤感。

有轨道的漂泊,不如一个院落温柔。P49-55

目录

曹阳:有轨道的漂泊,不如一个院落温柔

蒋剑:成都最后一个“艺术钉子户”的故事

诗婢家:绣,是时光打回人间的镜面

林晓明:何多苓的“另类”弟子

荆歌:珠光宝气

李忠:我在阳光灿烂的地方

小昭茶社:饮一碗人情,人走茶不凉

诗婢家:你如何能得见,如此年轻的张大千

曹卫国:依旧是迷人,难以捉摸

王承云:墨色无间

微·美术馆:微美七章

魏葵:情境水墨

朱可染:是什么指向那一个个谜底

武侯祠:羞煞春晚舞美的海棠开了

向洋:假如人生是一钵樱桃

观音寺:一寸相思一寸灰

许尔纯:视觉奶油

谢常勇:岁月不饶人,我亦未尝饶过岁月

何进:这些画作没有名字只有图说

金士杰:不是生死课,而是笑忘书

序言

出家人悟禅听说都要本源,所谓四壁画《西厢》。明末大家张岱《快园道古》里写,邱琼山路过山寺,惊见四壁俱画《西厢》。

曰:“空门安得有此?”

僧曰:“老僧从此悟禅!”

问:“从何处悟?”

僧曰:“老僧悟处在‘临去秋波那一转’!”看得懂董桥的时候,我亡命读了很多董桥,一派盛世老旧的欢歌。起这样的开头,我修改了好几次,似乎要把这浪漫代价一并结清。当然不是要在异乡的镜花水月幻影里寻找身份,确实是需要抽离出凡日的琐事,静心写那不染风尘的秋波。之前第二本采访录《何时再见梦中人》的前言我特意拿到伊斯坦布尔去写,那个微风泠泠的春日下午,我手写了3000字的感慨,对面有位长发女郎靠着餐椅睡着了,风摧青草,白露成霜。今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前在“艺术野疯狂”(微信公众号)里写了一则新津观音寺的稿子,受到很大关注。凄美冷落成了春逝的唇语,告诉我时间的温度要靠亲近,抚摸伤口当然可安慰几分倒毙的摧残,可观音寺多少还算是媚香楼上的佳人,余温袭袭。

许多读者寻着那寂寞前去,多少也算是求一份观音的大福。借着这份兴致,我按图索骥找到新都新繁镇荣军路86号的新都龙藏寺。这大隐于四川荣军校、伤残军人休养院里的古寺,给了我另一个伤痕累累的曾经。……谢。也要谢谢我一直的合作伙伴张涵,在这本书的前言再次出现他的名字,有特别意义。等着,我们字里相逢。这本书付梓时,正是豆豆生日,也祝我的艾蒙生日快乐。这本书是送给你的。

再一次致谢出版社的龚爱萍,她是一个温和的出版人。特别鸣谢岁月艺术馆、福宝美术馆、四川浙商美术馆、诗婢家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大观艺术馆、蓝顶美术馆、千高原艺术中心、清源际艺术中心、像素空间、御翠草堂微·美术馆、蓝顶青年艺术村、蓝顶工厂艺术区、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艺术研究院、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中国画学会、成都画院、成都画廊协会、浓园国际艺术村等文博艺术单位的大力支持。

内容推荐

谢礼恒著的《乌鸦穿过玫瑰园》是西南地区最大艺术类自媒体“艺术野疯狂”推出的第一本精选集。作为159篇文艺、艺术类散文中的精粹,《乌鸦穿过玫瑰园》不单关注了极具潜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中青年艺术家,还有工匠手艺人的隐秘故事、古玩艺术拍卖会的重要拍品的背后故事,在川内及西南地区引起重要反响的展览作品和策展故事、几家重要文博单位经典活动的策划故事等等。

编辑推荐

谢礼恒,男,1982年出生在四川自贡。汉族。成都商报文化新闻部记者。已出版《雷迪嘎嘎画传》、《贾斯汀·比伯画传》、《当你还是陌生人》、《何时再见梦中人》、《何不怜取眼前人》等画传和文化名人访谈录。《乌鸦穿过玫瑰园》不单关注了极具潜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中青年艺术家,还有工匠手艺人的隐秘故事等,本书文字流畅、唯美,借助已形成艺术圈有口皆碑的品牌“艺术野疯狂”,让艺术以生活的角度、人文的思考、散文的写作方式、轻松的阅读质感,进入并影响我们的生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