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三个河南娃
长营村,若不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谁能记住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翻开中国地图,给你一个放大镜,你也找不到它的名字。若有人指给你看,你能看到的,也只是一片丘陵和平原。
我、长乐和亮亮是发小三兄弟,来自同一个小山村的三个不同的家庭,我们仨每人都有一个“封号”:我是“官二代”、长乐是“学霸”、亮亮是“富二代”。如今三人常年混迹在欧、美、澳各大洲。而我呢,是最能折腾的一个,也是最不安分的一个,同时也是他们公认的“老大”。
在我的撺掇下,彼时还在世界不同的角落里自嗨的三个人,于微信上重聚首。掐指一算,我们仨已经有7个年头没见了。
“我打算写本书,关于我的成长历程。”我首先发言。
“千万不要写我,你懂的,我比较低调,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人。”说这话的是长乐。对,就是曾经的“学霸”,如今在瑞典攻读博士学位,一年前跟我说他计划移民,并打算尽快融入斯德哥尔摩人的圈子。
亮亮接过话茬:“小强啊,你这本书我父母会看到吗?可别给我贴上富二代的标签哦。”亮亮,我们也喜欢叫他亮仔(“靓仔”),现在留学德国。
调侃归调侃,先来说说我们这位“闷声发大财”的学霸长乐。他可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小时候村里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
长乐的家庭在他读大学时出现变故,父亲因病过世,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母亲又刚刚生下一个小弟弟,而长乐自己还正在上大学,一下子所有的压力都压到了长乐的身上。仿佛一夜之间,长乐就从一个孩子变成了大人。他从学校请假回来亲自为父亲操办丧葬,之后为了不影响学业同时缓解母亲的压力,又半工半读念完了大学。家庭的变故让他有着与同龄人不相符的成熟,性格本就沉稳睿智的他,又添了几分隐忍和自强。
从沈阳理工大学毕业后,又在天津大学读研,最后在瑞典公派留学读博。最近的他貌似又准备放弃移民之路,这让我有点小意外,后来在微信上他跟我谈到:文化的差异需要他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与斯德哥尔摩人融合。在世界每个角落只有富人才是无国界的,虽然绿卡会让他的生活轻松,但同时也会丧失他的斗志,想赢得尊重还得靠自己的努力打拼。而后我调侃到:要不加入小强环球工作室一起创业呗。长乐回复到:或许这个真有可能,未来的世界谁也说不准。
再来说说亮仔,他以前可是我们村同龄人中最有人缘的一个,能说会道,为人处世特别圆滑,如果说长乐是个工科学霸,那么亮仔就是个“小人精”。他做事时总是先察言观色,然后做出判断或选择。亮亮的父母是我们村少有的生意人,老妈开了村里最大的代销店(类似农村超市),老爸是天瑞水泥的代理商,生意做到全国各地,貌似现在是村里的首富。说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小事:护肤霜从瓶子里溢了出来,他老爸立即抹在女儿脸上,边抹边说千万不要浪费了,俨然是一个勤俭持家、农民特性的资本家。
他自己呢,学的IT,大学读了四年,打了四年的游戏。后来自己又突然醒悟过来,决定重读本科,于是家里送他去德国,如今在柏林一个私立大学读研,专攻Windows研发。
记得我在新西兰打工旅行时,和亮仔通了一次电话,当时他特别不理解我这种颠沛流离的旅行:16份工作、中转8个城市、5个工头拖欠工资、两次车祸、一路搭车南下。当我后来谈到:我想从老家一路搭车去柏林找他,然后再骑行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回答说:Bruce,you are so crazy,but I will wait for you。在他看来,旅行应该是一种享受:比如他和朋友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去西班牙看足球。最后我调侃到:一个富二代安知屌丝之心呢。
最后呢,说说我自己,传说中的小强,一只打不死的“蟑螂”。从职位上来说,我曾是美国希尔顿酒店的服务员、新西兰的农场工、国际EB Game公司的职员;从创业角度来说,我是个励志小网红、青旅青空联合创始人;而从情怀角度来说,我就是一枚伪文青、终南山的假隐士、喜欢旅行的业余作家。言而总之,我就是集才华同帅气于一身,却总是天马行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碉堡,偶尔处于一种自以为是、口无遮拦、疯疯癫癫的状态。
在二十多年前我家曾是俺村的首富,可惜家道中落,现在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老爸是弟兄中最小的一个(排行老七),17岁时就开始挖煤,从矿工到合伙开矿,失败后就回家竞选村长、村书记,然后就当上了我们镇东片的人大代表主席,也算是半个公务员吧。所以,我的封号就成了“官二代”,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村宫。总之,老爸在我心中是个超级大英雄。
说完了我们仨的故事,你也说说你的吧。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现在在上学还是打工,或是创业……你可以想想看,原来跟你一起同过窗的同学,或者一起搭过伙的同事,或者你的发小兄弟,如今在哪里,做着什么?也许你混得比他们好,也许你不如他们,但你也许走得更远,你的机会更多,因为你选择的舞台更大。
P2-5
孤独的行路者
他怀里藏有四尺雪,历烈火燃烧,
结晶成向晚的青鸟,翻身入云……
我与小强相识是在2009年。那时的我们才刚刚步入大学,心中对大学生活及未来都充满着无限的期盼。转眼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再回想起曾经共同走过的那段时光,心中亦不乏感动。如果有人问我,在众多的朋友当中谁对我的影响最大,那么毫无疑问,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小强。
如今的小强拥有多重身份:环球旅行达人、英文导游、小强环球工作室创始人、青旅青空联合创始人、《间隔年在新西兰》新书作者……不仅如此,他还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在全国几十所高校举办了上百场的旅行与创业分享会。小强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很多人看到了他在人群中的侃侃而谈,光鲜靓丽,却鲜有人能体会到他在背后所付出的超出常人的坚韧与努力。作为好友,我更是见证了他跨出每一步时,那非同一般的胆识与魄力。
他,是一座城池。
往事如烟,岁月流沙。大学时代的小强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磕碜,当然现在也是如此。他说着一口有着浓重乡土口音的普通话,让你断想这人肯定是从哪个山疙瘩里走出来的,没见过世面。小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外在形象大不如人而感到自卑,举手投足间,目光交错时,都透露着一种踌躇满志的强大气息。也许正是因为他这种颇有张力的性格,使得他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如鱼得水。
有人说男人的长相与才华是成反比的,这句话在小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他是挽狂澜于既倒的文学社社长,让风雨飘摇的文学社脱胎换骨,重焕生机;他是独树一帜的华豫之家创始人,公益救助,扶危济贫,使其成为众多社团组织中的一股清流;他还是风雨无阻户外俱乐部的砥柱中流,在课余时间组织大大小小户外活动几十次,率领学生行走在山川水墨之间,浪迹于草林田垄之野。
三年如一日地忙碌,小强逐渐从一个愣头青成长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也深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赏识。很少有人了解小强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他不断地强迫着自己,在无数个夜晚的徘徊与挣扎中思考着摆在他面前的一道又一道难题。他的蜕变,是水到渠成的。毕业前夕,小强举办了学校有史以来的首次个人专场毕业典礼,回顾了整个大学历程。在我看来,他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无数个困境才使得他百炼成钢。他俯身躬行,用无悔的誓言告诉你,青春,还可以活成这般模样!
他,是一座孤岛。
很多人将青春埋葬在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而小强的精彩故事,在他迈出大学校门之后才真正地开始。他天生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做事情也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你很难想象一个连一句英文都不会讲的人,竟然有勇气去美国实习,也不敢想象一个从来没有骑行经验的人2l天单骑走完川藏线。当我们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时,小强总能够独辟蹊径,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别样天地。他不屑与谁同行,因为没有人能跟上他的步伐,也没有多少人能承受他所受的苦。他常常说自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历尽干般磨难,依旧能笑看风月。
后来,小强又独自一人去了新西兰,开启了他梦幻般的打工旅行。正如他的著作《间隔年在新西兰》自序中所说的,旅行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但它并不是生命的全部。在新西兰这个自由的国度里,小强找到了他自己的诗与远方。异国他乡的生活自是相当不易,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工头的拖欠工资……种种困境并没有令他退后半步,他反而无比享受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将自己的足迹遍布在大半个新西兰岛。
小强说自己是一名“行者”,他的使命就是一直在路上,看遍世间的风景,触摸更广阔的天地。在我看来,他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背包客。他说,“旅行是人生中最好的一种投资”,带着投资的理念上路,你会在旅行中收获更多;他还说,“精神比梦想更为重要”,人的梦想遥远而善变,但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你便会在梦想的路上越走越远。
世间有无数的背包客,也有无数热爱旅行的人,但小强只有一个。他身上兼具“骑士精神”和“人文情怀”,志在用自己的旅行经历影响中国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小强环球工作室”和“环球旅行基金”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国门。于是他暂停了自己的旅行计划,回国后便迅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创业项目当中。短短一年的时间,便众筹了两家青旅和一家青空,小强环球工作室也步入了全新的阶段,在全国各大高校举办的分享会更是令他圈粉无数。
有朋友说,小强的内心永远是孤独的。我说,其实他也是幸福的。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呆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了人生真正的充实。
他,是历经烈火燃烧的青鸟。
2016年5月,在历经一年创业的艰辛后,小强辞去了所有青旅和青空的联合创始人职务,来到终南山,潜心修行,著书立说。
远离了世俗的纷纷扰扰,终日陪伴他的是纸墨书香和鸟语花香。此刻他的内心定是轻盈的,像历经烈火燃烧的青鸟,振动翅膀,翻身入云……
小小飞鸟所求的,其实也不过是一些最本真的愿望。他想知道山峦与河流真正的来处,想知道云雾之后是不是真有阳光,想知道那干林万径是不是和自己所想象的果然相同。
末了,我想起了民谣歌手赵雷《我们的时光》中开头的那几句歌词: 头顶的太阳。
燃烧着青春的余热,
他从来不会放弃,
照耀着我们行进,
洪孝楠
2017年4月1日
行者小强著《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分为五大章节:根在河南,我的大学,小强环球,众筹创业,修行在终南。
第1章节写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抗争”,初四因压力过大而神经衰弱,后来被迫休学;高中因领导全校人罢饭,而被校长开除。
第2章节写的是“我在探索这个世界”,因大学时创建了风雨无阻户外俱乐部和华豫之家公益组织而认知了自己,在个人毕业典礼时宣布:我想成为中国首位旅行企业家。
第3个章节写的是“我活在诗和远方的世界里”,在美国我尝试了打高尔夫,练习枪射击,听乡村音乐秀,冲浪和跳水等;在新西兰我一路搭车南下,中转8个城市,做了16份工作,为爱回国和房东开民宿,被新西兰帅哥表白求爱,3次放弃绿卡……
第4个部分写的是 “我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海拔3400多米的香格里拉,安了一个家“在云端”青旅,我时常在2楼观景台伴着小猫发呆,在阳光鹏大厅下安然午睡;在丝路长安青年空间探索着更多生活的可能性,里面有创咖,刺青工作室,青年公寓,青年旅舍等。
第5个部分写的是“我在逃离这个世界”,在中山寺过着没水没电的日子,早晨醒来时会有一种无欲无求的feeling;2天的编制竹篮让我对生活有了慢热的态度……
从学生到旅行者,从创业者到修行者,再到新书作者,我尝试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你也可以复制各种可能性,只要你能认清你与这个世界,精准地人生定位。唯有如此,方可不被这个世界改变,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由行者小强著。行者小强从一无所有的学生到骑行西藏,赴美带薪实习,新西兰打工旅行;从一枚文青到1年内众筹2家青旅和1家青空;从退去联合创始人到终南山过着没水没电的日子;从2本书的作者到重新上路……让我看到这名89年的作者超人的毅力和魄力,无不励志着你我。
行者小强回国创立的小强环球工作室,免费地帮助了150多名青年人在国内30多家青旅打工换宿,5名学生赴美带薪实习,70多名青年人赴澳洲打工度假。行者小强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试图帮助中国青年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