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隆著的《阳光终将闪耀》介绍: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主席讲述筹备奥运幕后鲜为人知的艰辛故事,看一位杰出的危机处理专家如何化解一次次公共危机、力挽狂澜,看一位心灵导师如何启示读者的精神世界与前行之路——无论黑暗来势多么凶猛请坚信阳光终将会闪耀。
| 书名 | 阳光终将闪耀(温哥华冬奥会主席约翰·福隆自述)(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加)约翰·福隆 |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约翰·福隆著的《阳光终将闪耀》介绍: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主席讲述筹备奥运幕后鲜为人知的艰辛故事,看一位杰出的危机处理专家如何化解一次次公共危机、力挽狂澜,看一位心灵导师如何启示读者的精神世界与前行之路——无论黑暗来势多么凶猛请坚信阳光终将会闪耀。 内容推荐 1974年,约翰·福隆从爱尔兰移居加拿大,海关工作人员向他致意说:“欢迎来到加拿大。请让我们更美好。”后来,这句话成为他人生的写照。 书中回顾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备过程,讲述了作者及团队如何创下一项又一项的记录,如何攻克那些似乎不可逾越的难关,从而大获成功,并最终迎来了凝聚国家意识的关键时刻。 约翰·福隆著的《阳光终将闪耀》是一个关于卓越领导力、诚信正直、爱国之情和大胆梦想的精彩故事。 目录 引言 金牌梦 “欢迎来到加拿大请让我们更美好” 加入杰克·普尔团队 飞往温哥华的2010号航班 头号员工 让我下台的呼声 锱铢必争 圣火的力量 小巨人 惠斯勒的悲剧 赛普里斯山特殊问题特殊处理 阳光终将闪耀 登上领奖台 大幕落下 与诺达尔的最后告别 后记 鸣谢 试读章节 “欢迎来到加拿大——请让我们更美好” 我的奥运梦始于我14岁的时候,准确地说,是在1964年10月14日那一天。当时,我正坐在都柏林家中的客厅里看电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观看东京夏季奥运会的报道。从几天前奥运会开始的时候起我就一直如此。这天下午,我正在收看男子10000米长跑比赛。最有希望夺冠的是一位名叫罗恩·克拉克的澳大利亚运动员,他是世界纪录保持者。决赛开始阶段,克拉克一路领先。半程后,4名运动员都与他保持着非常近的距离,其中就包括美国运动员比利·米尔斯。 还剩最后两圈的时候,克拉克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领先优势。只有两名运动员足以对其构成威胁——米尔斯和突尼斯运动员穆罕默德·加穆迪。进入最后一圈时,加穆迪开始冲刺,克拉克拼尽全力保持优势。米尔斯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力气了。进入最后的直道时,这名美国运动员却有如神助,奇迹般地获得了力量,如离弦的箭一样掠过茫然的加穆迪和克拉克,赢得了比赛。 播音员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体育场的大多数观众也同样不敢相信。米尔斯获得了平生的最好成绩,比以往的最好成绩快了整整50秒——真是不可思议的成就。当然,新的奥运会纪录也由此诞生。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场比赛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许因为它是一个小人物逆袭的故事,是一个爱尔兰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可以联系自身的故事。又或许是因为最后冲刺的场景太震撼人心了。记得看完比赛后,我立刻套上一双旧的凯兹运动鞋,奔跑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想象自己置身奥运赛场。我一路跑到凤凰公园——都柏林最大、最知名的公共场所,整整跑了4千米。等我跑回家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成了一名奥运冠军。 我看过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多场比赛,许多运动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短跑运动员鲍勃·海斯、伟大的澳大利亚中距离赛跑运动员皮特·斯内尔、美国拳击选手乔·弗雷泽。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依然是比利·米尔斯。 14岁的时候,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且我可能比爱尔兰大多数孩子更爱做梦。我于1950年10月12日出生于克朗梅尔的蒂珀雷里县。这个小镇位于舒尔河北部一个峡谷中,周围环绕着库姆拉山。在爱尔兰的历史上,克朗梅尔因抵御克伦威尔的军队而出名。克伦威尔的部队成功洗劫了周边其他地区,却在此遭遇了抵抗。 我的父亲约翰,曾名杰克,是一名狱警,或者按照爱尔兰的说法,是一名典狱官。典狱官通常住在监狱里,也就是说,我确实是在监狱里长大的。我们经常搬家。6岁时,我们离开克朗梅尔迁往都柏林,在那里呆了3年。后来,我们又举家迁往位于爱尔兰乡下的莱伊什港。等我12岁时,我们又重返都柏林,定居在此。 住在毗邻监狱高墙的家里,感觉截然不同,难以言喻。这取决于我父亲在哪所监狱工作。我们的家与监狱中间以栏杆相隔,我记得自己一度能够透过卧室的窗户看到监狱的院子,看犯人们踢球。克朗梅尔的监狱关押的是危险程度低的罪犯,还有些罪犯会在我们家的平地上干活。我总是能看到这些犯人,但家人不准我和他们说话。 随着父亲升职,我们家旁边犯人的危险等级也越来越高。也许最臭名昭著的当属都柏林的蒙特乔伊监狱。离我们在蒙特乔伊的家不远处有一个石质十字架,那是凯文·巴里之墓。凯文·巴里是爱尔兰共和军的成员,于1920年11月1日英国人接手监狱管理后被处以绞刑。巴里是1920年至1921年在狱中被杀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之一,他们被统称为“被遗忘的十人”。 我父亲认为,蒙特乔伊监狱并不适合关押政治重犯。因为该监狱设施过于陈旧,使用的技术也不足以威慑那些头脑富有创造性、总想越狱的罪犯。他从蒙特乔伊监狱退休后不久,3名关押在那里的爱尔兰共和军临时志愿者就登上停在监狱活动场的直升机,成功地越狱了。这次越狱轰动了全世界,成为爱尔兰的一大丑闻。我父亲的看法是对的。 家里共有5个男孩,我排行老三。我的兄弟分别是吉姆、埃蒙、布莱恩和特里。我有一个妹妹,名叫罗斯玛丽,在所有的兄弟姐妹里,我们两个人最亲近。 和大多数爱尔兰家庭一样,我们家并不富有,但父亲的工作有保障,所以我们的生活比很多人宽裕,但家里也会精打细算,毫不浪费。当我长大,穿得上父亲鞋子的时候,他就把穿旧的衣服都给了我。这些衣服丑得可笑,每当我穿着上学的时候,都会遭到无情的嘲弄。我备感难堪,于是努力攒钱买了一双崭新的跑鞋,用塑料袋装好,在上学路上,等家人看不见的时候穿上新鞋,换下父亲的旧工作鞋。然后在回家的路匕再换回来。P17-19 后记 时至今日,纪念版DVD和2010年冬奥会其他视频还整齐码放在客厅的咖啡桌上,从未拆封。 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自己不看看那些包装精美的光碟,里面承载了各种冬奥会的报道,尤其是冬奥会期间,我忙着安排一项项活动,穿梭于不同的场馆间,错过了很多精彩的瞬间。或许我只是不想回顾自己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紧张、刻意说好法语的样子。或许,更可能是因为我怕一看到那些运动员、志愿者、海滨主火炬、人群和意外身亡的运动员诺达尔等,会抑制不住涌动的情绪…… 总有一天,我会回顾这届冬奥会,但不是现在。 奥运会结束后的几个月里,我遇到了数以千计的人(在飞机上,餐馆里,散步时),他们坚持要告诉我一个有关奥运的故事,他们自己的奥运故事,一个说完后令大家会心一笑的故事。我知道,他们的故事令我非常开心这种说法听上去很老套,但除了这么说,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温暖。每当人们告诉我,冬奥会如何触动了他们的生活,令他们比任何时候都为加拿大感到骄傲时,我就能感受到那种脉脉温情。 我遇到的一位年轻志愿者告诉我,曾有人出资1万美元买他的蓝色夹克(志愿者制服),他都谢绝了——这太光荣了,我舍不得,他说。另一位志愿者满含热泪地向我讲述了她在太平洋体育馆做志愿服务的经历。惠斯勒有位先生,夜夜睡在自己的车里,也不会错过一次志愿服务。有位女士专程从安大略省坐公交车前来为奥运会服务。这些才是我渴求的纪念:出色的加拿大人的壮举,而且在他们看来,自己有权利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之中。 我收到全世界1万多封信件、贺卡、电邮和许多人打来的电话,纷纷向我们表示感谢。如今还有人继续这么做,而这一切都证明,14年前,我们投下希望之石,至今还在湖面上泛起涟漪。 奥组委解散后过去了很长时间。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了新的工作。我接到很多雇主打来的电话,他们正打算雇用温哥华奥组委成员,因此想向我求证。团队成员拥有如此巨大的价值,令我深感骄傲。冬奥会结束后,有些同事确实情绪上有些崩溃,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如此。过去数年来,他们每天都要早起,处理各种变化多端而激动人心的事务,而如今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他们要学会适应。有些人应邀参与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或2014年索契冬奥会,重新开始——他们为奥运会四处奔波。 虽然很困难,但是我们信守诺言,做到奥运会运营与场馆建设费用收支平衡。我们利用5.8亿预算建成了场馆,没有任何运营负债。总结报告证实,90%的奥运会运营预算收入来源于私营行业和门票收入,政府投资了火炬接力和开幕式与闭幕式等目标领域。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温哥华奥组委的规模大大缩减。2010年2月时,其成员多达5万人,如今只有少数人留下处理账单,清理复杂账务、文件,并整理档案,以便将来查阅。原先奥组委的工作地点已经改造为新的温哥华警察局,体育场馆也立即停止使用,发挥着新奥运遗产的作用。下一代运动员已经开始在部分场馆展开训练。 惠斯勒的奥运村按照原定计划被改造为住宅区,同时也是对当地社区可持续性愿景的绝佳证明。温哥华仍需出售福溪东南部闲置的公寓,那里必将成为北美最值得拥有的房地产开发区。五年前,加拿大捷运线就通到了这里,令通往惠斯勒的旅程更加安全和快捷。温哥华会议中心蜚声国际,推动了商业发展。11月,享有盛誉的未来品牌全球调查第一次称,加拿大是世界顶尖国家品牌,这一殊荣得益于奥运会。2010年冬奥会也击败了国际足联世界杯、美国职业橄榄球锦标赛、世界职业棒球锦标赛和环法自行车赛,被誉为世界最佳运营项目。 我可以继续前行了。 温哥华人如今也可以备感欣慰了——或许他们已经变得更加开朗与自信。奥运会开幕前,一些人因为怀疑和担忧离开了温哥华,如今他们却为这座城市深感骄傲且“信心倍增”。 过去几个月里,我走遍了加拿大、美国和欧洲,讲述奥运会的故事。我想,对很多人来说,我们还是个谜。即便今天,还有很多人问我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很多人希望了解幕后故事——我想,这本书恰好回答了这一切。 我在街头巷尾听到无数人的谈话(完完全全是陌生人),谈论着自己身为一个加拿大人的骄傲。温尼伯市一位退休的女士告诉我,温哥华冬奥会前,她从未看过体育比赛,她的丈夫也证明,她从一个从不看体育比赛的人变成了超级体育迷。人们告诉我,他们把草坪装点成奥运色,自己制作国旗和主火炬,堆起雪人并把它打扮成冰球守门员的模样。我收到人们创作的诗歌、艺术品、音乐和歌词,还有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创作的奥运畅想作品照片。 必须承认,我对国际体育赛事的影响心存偏爱,这一点不可否认。所以我或许不太有资格评判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留下的精神遗产。但我知道,温哥华是我们必须依靠的榜样。我们从中发现了自我,奥运会上也发生了太多的事。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奥运会提升了我们的信心,令我们充满自信。加拿大贝尔公司总裁乔治·库普回忆称,自己曾被堵在路上,只能通过手机与家人一同观看女子冰球决赛。那时,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迈向未来。几个月后.乔治负责购买加拿大电视网相关事宜,谈到了观看奥运会的经历对自己这一重大举措的启发。 奥运会则令我拥有一段个人的旅程。我到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作为2010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温哥华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我接手的从来都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项事业。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目睹了美国赛跑选手比利·米尔斯的英勇身姿后,我就对奥运会的使命深信不疑。可以肯定,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们都有一个奥运梦想,但他们却没有机会实现梦想。然而,加拿大则不存在这样的阻碍。 与奥运结缘时,我还没有孙子——如今我有了11个。我的孩子玛利亚、约翰、达米安、艾玛和莫莉与我更加亲近。奥运会通过各种方式触动了他们,他们每天都为我加油打气,伴我共渡难关。我希望.他们能够满怀骄傲地期待未来,并将这种骄傲代代相传。 奥运会结束后的这么多年来,我获得了多项殊荣。老实说,获得认可的感觉很好,但实际上,这些荣誉不应只属于我个人。成功的奥运会是数千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当你内心十分清楚,这份荣誉属于很多人而只有你一人获奖时,还是会感到不太舒服。佩戴上加拿大官员荣誉勋章和卑诗省荣誉奖章的时候,我备感荣耀而且十分清楚,之所以能够获得表彰,是因为团队成员们的壮举。 如今,我志愿服务于“登上领奖台”计划。委员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其成员不知疲倦地鼓励人们,为运动员们提供更多的器械和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在伦敦和索契奥运会上取得成功。温哥华冬奥会上的加拿大代表队就是鲜活的例证,证明我们可以与任何人竞争并赢得胜利。 杰克·普尔是个信守诺言的人,其承诺胜过任何合约。最后一次与他交谈的时候,我向他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信守诺言——绝不食言。今天,我为我们两个都信守承诺而感到骄傲。对杰克来说,这份坚定最为重要。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会谦逊,学会更相信他人,奉献更多,原谅我们所受到的伤害,继续前行。 诺达尔·库玛利塔什维利的意外死亡总是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如今,人们在他的埋葬地巴库里阿尼树立起一座美丽的纪念碑,并计划以他的名义建造一处无舵雪橇设施。卑诗省总验尸官给出了诺达尔的验尸报告,证明主办地并没有责任。我们所能做的唯有期望和祈祷类似惨剧不会再重演。体育运动的安全措施不可能万无一失,但却值得我们持续保持关注。 本书的内容并非金科玉律,但奥运会结束后,它可以为以后的举办地提供参考。《阳光终将闪耀》一书旨在向许许多多卓越的英雄致敬~他们展现了加拿大人的勇气、信念和出色的团队合作。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激发了无限可能,其成功举办,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千多个地区的加拿大人的共同努力。他们心无旁骛,全身心、无条件地投入到这一事业之中。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他们获得的唯一回报,就是知晓自己的成就并一直为此而骄傲。 英国及其他国家媒体的尖刻抨击,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都转变为啧啧称赞和溢美之词。《独立报》的结语写道:“总的来说,对运动员、体育迷和媒体,尤其是主办国而言,这都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卫报》此前对冬奥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总结时却称:“看看人们对温哥华奥运会的热情,2012年伦敦奥运会无疑也会如此精彩。伦敦奥运会可以学习温哥华在组织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方面的经验。” 人们需要时间来理解奥运会的成效。哈珀总理说过:“请记住我的话,终有一天,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加拿大不断增长的国力时,会说这一历程是从西海岸开始的,那里召开了世界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我觉得他是对的。 我们都热爱的这个国家,在一个闪耀的时刻,成为奇迹真正发生的地方。连美国记者都辛酸地问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加拿大那样?” 这回他们可算注意到我们了,不是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