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莫尔/大家精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晓亮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晓亮著的《莫尔/大家精要》介绍了莫尔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现实。他的一部不朽名著《乌托邦》使莫尔在西方思想史上流芳百世。这部著作以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卓越设想,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为后来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我们将不满足于仅仅介绍和评价这本书,而是试图比较详细地描绘莫尔一生的生活轨迹,为读者了解这位遐迩闻名的思想家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画面。

内容推荐

周晓亮著的《莫尔/大家精要》介绍了莫尔(1478-1535),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早年投身人文主义的著译活动,后步入宫廷仕途之路。欧洲宗教改革兴起,因反对亨利八世的婚姻和宗教改革政策被贬,以叛国罪被斩首。所著《乌托邦》,以虚构方式阐明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提出消灭私有制、消灭城乡差别、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民主政治的原则和主张。《乌托邦》因而成为后来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

目录

引言

第1章 青少年时期与家庭生活

 一、“他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二、从牛津学子到“外席律师”

 三、婚姻与家庭

 四、初涉政坛

第2章 人文主义者的莫尔

 一、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者

 二、莫尔的人文主义活动

 三、莫尔与伊拉斯谟

 四、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第3章 再入仕途

 一、伦敦副行政司法官

 二、宫廷之路

 三、英国大法官

第4章 莫尔与宗教改革运动

 一、宗教改革运动

 二、莫尔与路德的论战

 三、莫尔与廷代尔等人的论战

 四、莫尔与异端

第5章 《乌托邦》(一)

 一、《乌托邦》一书的概况

 二、“羊吃人”的社会

 三、实现人类幸福的唯一道路:“废除私有制”

第6章 《乌托邦》(二)

 一、地理环境

 二、城市与乡村

 三、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

 四、职业与经济生活

 五、社会生活

 六、道德观念与道德生活

 七、宗教

 八、《乌托邦》的影响

第7章 为信仰和良心而献身

 一、“伊丽莎白·巴顿案件”

 二、被囚伦敦塔

 三、《关于苦难中之安慰的对话》

 四、莫尔之死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莫尔的母亲阿格尼丝(Agnes)出身于官吏家庭,其父曾任伦敦市的行政长官。莫尔的父母生有三男三女,莫尔在长女琼(Joan)之后排行第二。莫尔的母亲早逝,而后其父三次再婚。莫尔对继母十分尊重,堪称典范,尤其对最后一位继母更是赞赏有加,称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女人。

莫尔在伦敦的圣·安东尼(St.Antony)学校接受早期教育。这所学校已有二百五十年的历史,因师资出众、培养出几位大人物而负有盛名,亨利六世和爱德华四世国王也曾为其捐款。这所学校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拉丁语教育,拉丁语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用拉丁语授课,学生必须用拉丁语来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撰写文章。拉丁语原为古罗马人所用,后随着罗马人的扩张而传播到西欧各地,在中世纪是西欧各国政治和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莫尔学习成绩出色,熟练掌握了拉丁语,这为他后来从事学术著述和处理国际政务提供了便利。他的许多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的,包括那本著名的《乌托邦》。

莫尔约12岁时离开圣·安东尼学校。随后其父把他送到英国大法官、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莫顿(John Morton)家中当侍从。把年轻的儿子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里当侍从,是中世纪教育的一种遗风,有时也被称作“骑士教育”。中世纪的封建主为了使自己年幼的儿子能胜任将来的职责,常把他们送到大封建主家里当侍从,学习上层社会的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至15、16世纪,这种风气在欧洲许多国家已不时兴,而在英国仍然流行。于是有人评论说,这充分表明英国人对子女缺乏爱心,并批评用人者是为了得到廉价的仆人。但客观来看,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尽早独立生活、接触社会的舞台。

莫尔当侍从的经历显然使他获益匪浅,这首先表现在主人莫顿对他的影响。在莫尔眼中,莫顿几乎是完美政治家的典型,这可以从他后来在《乌托邦》一书中对莫顿的高度评价看出来。在莫尔笔下,莫顿不但是一位德高望重、待人宽厚的长者,而且是一位深谋远虑、博识强记,经历过种种世运沉浮,处理过各类重大政务,具有高超治国理政能力的栋梁之材。尽管莫尔对莫顿的赞扬难免带有对主人尊崇的成分,但也不妨把它看作莫尔对自己后来从政所追求的一个理想。此外,莫顿家中的来客大多是宫廷中的达官贵人和文人学者,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莫尔获得了许多宫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养成了彬彬有礼、不卑不亢、机智幽默的处世风格,他的这一风格得到后来许多传记作家的交口称赞。莫尔天资聪颖、机敏伶俐,据说在莫顿家举行的圣诞剧演出中,他不但在表演上惟妙惟肖,而且能与观众对答如流、妙语连珠、谐趣横生,博得大家喝彩。莫顿对这个机灵而又沉稳的孩子也喜爱有加,不但对他的生活予以关照,而且对他的未来也寄予厚望。在一次招待贵宾的宴席上,莫顿指着莫尔对客人们说:“只要我们能活到那一天,我们就会看到,这个在桌边服侍的孩子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P6-7)

序言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是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作为政治活动家,莫尔的命运堪称悲剧:他曾任英国大法官,掌管国玺,是英王手下的第一要人,最终因拒绝承认英王是英国基督教会的最高首领而被处死。后来的许多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无不为他的死而唏嘘不已,甚至将他与古代的圣哲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为了他的政治信仰慷慨赴死。莫尔为了他的基督教良心从容就义,天主教会也授予他“圣徒”的称号。

不过,这只是莫尔之所以成为重要历史人物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与历史事实有关的不十分重要的方面,而真正使莫尔在西方思想史上流芳百世的却是他的一部不朽名著《乌托邦》。这部著作以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卓越设想,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为后来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任何伟大思想家都是时代之子,他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的思想、行为和品格。在这方面,莫尔也不例外。

莫尔生活的时代史称“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大致从14世纪初开始,至16世纪中叶结束,以所谓的“文艺复兴”运动而得名。“文艺复兴”是当时西欧出现的一场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思想文化运动。这里的“古代文化”主要是指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成果。这些成果之所以需要“复兴”,是因为在西欧漫长的中世纪黑暗中,由于基督教会的分裂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古代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受到压制,致使其大部分成果不为西方人所知。至14、15世纪,当大量佚失的古代文献被重新发现,就像一束阳光刺破了中世纪的黑暗,在西方人面前展现出一幅古代文明的灿烂画卷。于是,一场以“复兴”古代文化为特征的宏大运动应运而生。西方学者们纷纷投入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介绍中去,他们喊出了“让死去的东西复活”的口号。这些从事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被称作“人文主义者”,莫尔就是这些人文主义者中的重要一员。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上承中世纪晚期,下启近代的启蒙运动,是西欧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在封建社会的内部孕育、萌芽和成长,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人文主义者,正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言人,他们打着“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扮演着为即将诞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唱赞歌、造舆论的角色。他们要求实现古代文化的理想,认为这个理想就是关注和尊重人性和人的价值。他们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反对中世纪教会和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漠视、压制和摧残,反对腐朽、专制的封建制度,将具有资产阶级个性和世俗精神的人变成一切社会关注和社会活动的中心。

当然,这一体现早期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不只限于人文主义这一个方面,而是扩展和形成一个普遍的社会文化潮流,在科学、艺术、政治理念、宗教神学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在“文艺复兴”晚期甚至出现了更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它以社会革命的方式沉重打击了作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准备。

这是一个孕育着伟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进步思想层出不穷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出巨人的时代。莫尔就是这个时代造就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的不朽贡献在于:正当新兴资产阶级同没落的封建势力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初露端倪的时候,他就深刻洞察到这一社会变革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在《乌托邦》中第一次表达了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心声和要求,设计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当然,莫尔本人不是社会下层的劳动者,而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或者更准确地说,他只是统治阶级中具有基本民主思想和社会同情心的知识精英,他的思想仍然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本身地位的局限,这使得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尽管不乏卓越之见,却仍然只是空想。

而且,如果我们更全面地观察和了解莫尔的思想和生活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远比仅仅作为《乌托邦》的作者更为复杂的人物。对于这种复杂性,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找到答案:莫尔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尽管《乌托邦》一书是莫尔思想的最重要表现,我们将不满足于仅仅介绍和评价这本书,而是试图比较详细地描绘莫尔一生的生活轨迹,为读者了解这位遐迩闻名的思想家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画面。而且,我们相信。对于喜欢把《乌托邦》当作文艺幻想小说来消遣的读者来说,一旦他们真切了解到莫尔的悲剧人生,一定会对这本书另有别样的思绪。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