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它生长于民间,繁荣于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论在价值观念或文化形态上,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友善、重诺守信、勤劳智慧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品质,同时还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是新疆各族人民文化创造力的结晶。
由楼望皓主编的《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讲述了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是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引水节和播种节虽然和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需动员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团结互助把水引来。
本书主要分为塔吉克族介绍 ;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两大部分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生活的地理位置、族名及其历史来源、语言文字、节日、服饰、美食、居住、见面礼仪、婚俗、丧俗、待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