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银烟盒/推理罪工场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敲冰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同父异母的两兄弟,一场海难中分道,再次相遇时便是杀机潜伏。案发现场疑点重重,“银烟盒之谜”半世纪后重起波澜。最难侦破的是人心褶皱、腹中沟壑,一方银烟盒里看凶险迭出。

苏州人写苏州往事,悬案题材下钩沉着作者对人世命运的思索。

敲冰著的《银烟盒》素材来源几乎都真实可寻……江南水乡,吴侬软语,故事便也氤氲着茫茫水汽。

情感渲染、线索铺垫浑然一体,探案与人心雕绘的无缝嫁接,中国本土社会派推理诚意之作。

内容推荐

一本解放前的日记,时隔半个多世纪意外流落到警探老方的手里。日记记录着一桩悬案:企业家,巷口女子,探长,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死者,因为案发现场留下的相同线索——一只刻着“楢”字的银烟盒,被联系在了一起……这只独一无二的银烟盒,老方却在好友“橄榄头”家不止一次见到过。

追寻银烟盒的下落牵扯出惊心动魄的苏州往事秘辛,时局动荡无人能挣脱命运的捉弄……此时,追根溯源的老方愕然发现早已无法置身事外,千丝万缕因果纠缠,自己在其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敲冰著的《银烟盒》将告诉你。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这故事我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先装上一斗烟。

我开始学抽烟斗,还是两年前。卖给我这把石楠木烟斗的家伙有点神经兮兮,他知道我做警察,一个劲儿说福尔摩斯断案的灵感就来源于那把ADP烟斗,而且就藏在他那张快塌下来的单人床底下。

他说像我这样的人一看就识货,因为烟斗通灵性。

见我摇头,他立马钻入床底,翻了半天捧出一只蒙满灰尘的皮鞋盒子。揭开盖,里面果然躺着一把不知道几百年的烟斗老妖精。凭我的直觉,这肯定是死人用过的东西,但肯定不是福尔摩斯。我告诉他,压根就没这个人,也没有什么ADP。而他仍然坚信福尔摩斯的灵魂还附在上面,他眼睛里闪烁的光,是我熟悉的,我在许多人眼睛里见到过这种光。

我最后挑了手里这把不太值钱的新斗,他有点惋惜。但不一会儿又来安慰我,总比抽卷烟好,那玩意儿抽完就扔,就像妓女!说“妓女”两个字的时候,他咬牙切齿。

他告诉我,他姓林。他那眼里闪烁的光,让我有种不祥的直觉,回去就叫户籍科帮我查这家伙的档案。没办法,怀疑并透视一个人已经成了我的职业习惯。奇怪,他非但没有案底,而且还有行医的资格。

嗨,怎么一上来就跑题了,先不说他。

我有生以来抽的第一支烟是从一个银烟盒里拿出来的。注意,是银烟盒,绝不是你想的样子,那种普通马口铁壳子的。

烟什么牌子我忘了,反正皱巴巴潮软软的,还有股重重的头油味,肯定在橄榄头耳朵上夹过。我大概天生是个烟鬼,那支烟一直烧到指头,竟然一口没呛着。那年我十四岁,念初二,橄榄头大我两岁。

差不多过去二十多年了。

橄榄头那时候很瘦,小脑壳,尖下巴,本来就高的颧骨格外显眼。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他爸和我爸都是汽车公司的职工。我念初中的时候,他已经不上学了,整天在外面混。

那年头流行戴黄军帽,橄榄头也不例外。他头小,戴着不好看,便拿张报纸折几折,四四方方地在帽子里撑着,然后再拿捏成一个大盖帽的样子顶在头上。他每天都要对着镜子照上几回,不是照脸,而是照那顶有棱有角的黄军帽。大家都知道,跟橄榄头什么玩笑都开得,勾肩搭背,拳来脚去都没事,就是千万不要碰他的脑袋。徐瘌疤有一次抢了橄榄头的帽子玩,结果被敲掉两颗门牙。除了睡觉,橄榄头从不脱帽,尽管这样,大家还是喊他橄榄头。

每次看到橄榄头耳朵上夹着根烟,裤腰上那根钢头皮带像马鞭一样握在手里,然后骑着他爸那辆破车晃晃荡荡地出去,我就知道他又去办事了。

所谓办事,就是抄霸。我亲眼见过橄榄头把一个四眼逼到厕所墙角落,翻遍口袋一无所得。四眼怕挨打,说家就在隔壁,答应回去拿钱。橄榄头问他要多久,四眼说最多十分钟。橄榄头皮带啪的一声照他屁股抽去,四眼痛得眼泪鼻涕一道出来。十分钟?!你知道穷爷十分钟可以操多少女人吗?你算算,一分钟十个,十分钟最最起码一百个!

我不明白橄榄头的时间概念怎么会和能操多少女人挂上钩,不过可以肯定,当时四眼和我一样,都觉得这个十分钟能操一百多个女人的橄榄头实在了得,要不他绝不会把藏在袜子里的钱乖乖地缴出来。橄榄头出了家门就自称“穷爷”,跟他爸一个口气。

回家的路上,橄榄头把钱连同耳朵上夹着的那根烟一道放进了银烟盒,对我说,他爸爱喝酒。

很多事现在想想实在是荒唐。譬如,一个十六七岁的穷小子,一个爱戴黄军帽的小混混,居然天天揣着一只银烟盒四处游荡。

那只银烟盒橄榄头给我看过不止一次,四四方方极其精美。我不懂古董的说道,只能说极其精美。烟盒的一侧有个机关,轻轻一摁,盖子就会自动打开……

P1-3

序言

收获编辑部

悬疑推理小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舶来品。虽然早在清朝,中国小说中便有“彭公案”“施公案”一类公案小说。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本土悬疑推理小说的出现,还得溯源至20世纪初中国文人对于柯南道尔“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译介与模仿(早期的译介者往往同时也是仿写者)。用范伯群教授的话讲,中国现代悬疑推理小说——当时一般称为“侦探小说”——在诞生之初,就存在一个“包拯和福尔摩斯交接班’’的问题。

而在中国本土的悬疑推理小说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发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这可能与中国社会长期忽视理性、科学、法制精神有关,而这些社会普遍认知对于悬疑推理类小说而言,犹如土壤和空气对于植物生存生长一般重要。

但近些年来,中国悬疑推理类小说的创作,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不错的实绩,涌现出很多有着丰富生活经历和创作才华的年轻写作者。而本套“推理罪工场”系列书则恰是对这些近年来部分创作实绩的一种汇总与展现。

现如今,每一位优秀的中国悬疑推理小说家在创作时都需要面对四个问题:如何面对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创作资源?如何面对欧美日本同类型小说的辉煌创作成果?如何融合悬疑推理故事于中国社会环境而达到浑圆的境界?如何用紧张而刺激的故事表达出普遍意义上的人性主题?本套丛书所选的这些篇小说正是写作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作出的思考与回答。

我们现在还很难概括总结出中国悬疑推理类小说已经形成了哪些独特的能立于世界同类小说中的风格或流派,但看过这些作者的作品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距中国派推理小说的诞生,已经不远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