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口岸体制”(或谓“条约制度”、“通商口岸体制”)是指鸦片战争后以不平等条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中西交往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和强化是鸦片战争等重大政治事件的产物。
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因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的快速演变而趋于成熟的。本书对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书名 | 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 作者 | 吴义雄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条约口岸体制”(或谓“条约制度”、“通商口岸体制”)是指鸦片战争后以不平等条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中西交往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和强化是鸦片战争等重大政治事件的产物。 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因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的快速演变而趋于成熟的。本书对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的来华英商及其团体 一 来华英商群体与广州贸易 二 来华英商派别与团体 第二章 英国在华治外法权之酝酿与尝试 一 问题的起源 二 英人寻求在华治外法权的舆论准备 三 清政府的涉外执法透视 四 30年代的立法酝酿 五 义律与在华实施治外法权的尝试 六 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粤海关税费问题与鸦片战争后海关税则谈判 一 粤海关税费问题之起源与演变 二 鸦片战争前夕粤海关税费征收情况 三 清政府解决海关税费问题的尝试 四 关于战后税则谈判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 兴泰行商欠案与鸦片战争前夕的行商体制 一 兴泰行商欠案始末 二 兴泰行商欠案之历史背景 三 连带赔偿责任制度与兴泰行商欠的赔偿 四 兴泰行商欠案与中英关系 第五章 鸦片问题及其在19世纪30年代的演变 一 1821-1839年鸦片输入数量与价值 二 白银外流问题的考察 三 英美商人共同的“事业” 四 邓廷桢与广东的禁烟问题 第六章 权力与体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与中英关系演变 一 东印度公司特选委员会的遗产 二 从律劳卑到罗便臣 三 突破体制的努力:义律和邓廷桢的主张与措施 四 义律与鸦片问题 五 义律与中英关系的决裂 结语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