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怪”老师
小雅的班主任老师,个子不高,长长的头发披在肩上,看上去没有其他女教师那般和蔼可亲,一脸严肃劲儿。
这位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很严厉,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教室检查早自习的情况。每次从她的办公室窗前经过时,都能够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是位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
但在学生看来,她是一个很“怪”的老师。因为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只重视那些“优等生”,她格外看中像小雅这样的“差等生”。在课堂练习中,小雅和其他“差等生”经常会被点名到黑板上做题,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她都会在课下把他们叫到办公室一个一个的讲解,直到都懂了为止。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雅拿到了及格的分数,老师还特意单独找她谈话:“小雅,你的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老师相信你在下次考试中一定会得个‘优’的,你要继续努力啊!”正是因为班主任的鼓励,小雅开始发奋图强。
在下一次考试中,小雅果然得了“优”,也就是从那时起,她从“差等生”变成了“优等生”。后来,小雅才明白,这个“怪”老师偏爱“差等生”,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一个公正的人,正是她的“怪”改变了包括小雅在内的那些“差等生”的命运。
十几年过去了,小雅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市政府的干部,而且当年同班的“差等生”也都有着很好的发展。这么多年过去了,小雅一直都记得当年那个“怪”老师的恩德。
心灵悟语: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不同的老师。老师不但教授给我们文化知识,而且还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所以,老师的恩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够忘怀的。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的:“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老师为我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感恩的心
小女孩天生失语,爸爸也早已去世了,就剩下她和妈妈相依为命。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是有妈妈的关怀和疼爱,小女孩依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每天清晨,妈妈都要出去工作,直到傍晚才回来。每当日落时分,小女孩就会站在自家门前的十字路口等待妈妈那亲切的身影出现。因为只有见到妈妈的时候,才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而且妈妈每天都会带一块年糕回家,这是小女孩最爱吃的食物,所以,不管多晚,妈妈都会绕道去给孩子买回来。
但是,就在那个大雨天,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她走到了前面路口的路灯下,希望这样可以让妈妈看到自己。良久,她还是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她决定顺着那条路去找妈妈,她就这样踉跄着走了很远,走着走着,她在路边看见了躺在地上的妈妈。小女孩跪在地上使劲地摇着妈妈的身体,可妈妈没有一点反应。她感到非常恐惧,拉过妈妈的手用力摇晃,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摇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妈妈走后,小女孩被一户好心人家收养了。但每天日落时分她照常会到那个十字路口去等妈妈,并不断用手语打着妈妈教过的那首《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一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尽管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仍坚持用这个举动来表达对妈妈的怀念和感恩。
心灵悟语:亲情是深藏内心的一种最深最深的情感。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应该,或者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最深最深的那心去感谢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常回家看看,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包着钱币的面包
有一天,一位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来到了这个穷困潦倒的镇上。他看到十多个孩子蜷缩在街道的一角,心里一阵酸楚。于是,他把这些孩子聚集在了一起,然后拿出一个装满面包的篮子,对孩子们说:“这些都是我做的面包,味道很好的,你们一人分一个吃吧。”
孩子们真的是饿极了,他们就像一窝蜂一样围着篮子挤来挤去地大声叫嚷着:“快点抢啊……”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就这样,一眨眼的工夫,篮子里的面包被“洗劫一空”。
他们拿到面包后便兴高采烈地走开了,竟然没有一个孩子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道谢。这时,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小女孩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他。这个小女孩既没有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等着他们都拿到以后,才走上前,用那只冻得通红的小手在篮子里面搜寻着面包的影子。就在篮子最底端的一处,她摸到了被别人抢掉的半片面包,小心地拿起来之后,她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微笑着对面包师说道:“非常感谢您带给我们这么美好的食物。”临走之前,小女孩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包师一直为孩子们无偿地提供面包,来争抢的人越来越多。
一天,那个小女孩站在人群的外面,虽然她长得很弱小,但是,面包师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在大家都离开后,面包师走过来对她说:“孩子,饿了吧?前几天没有见到你,我特意为你留了一个面包。”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用纸袋装着的面包递到了小女孩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