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文 玉台体十二首 其二(唐·权德舆)
释义
玉台体十二首 其二(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隐映罗衫薄,轻盈玉腕圆。
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
   其三(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知向辽东去,由来几许愁。
破颜君莫怪,娇小不禁羞。
   其四(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泪尽珊瑚枕,魂销玳瑁床。
罗衣不忍著,羞见绣鸳鸯。
   其五(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寘韵
君去期花时,花时君不至。
檐前双燕飞,落妾相思泪。
   其六(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
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其七(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引用典故:三年不顾 
秋风一夜至,吹尽后庭花。
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其八(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寒韵
独自披衣坐,更深月露寒。
隔帘肠欲断,争敢下阶看。
   其九(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引用典故:藁砧 蟢子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评注
《批点唐诗正声》
风思极佳,意外意。
《唐诗摘钞》
极似儿女家常卜兆之语,末句本即接前二句,但此诗二十字宜一气急道,方象惊喜自疑之意。插“铅华”句在中,自是口角。
《唐诗快》
如听小窗喁喁。
《诗境浅说续编》
此写闺中望远之思。观第三句,当其未占吉兆,当有“岂无膏沐,谁适为客”之感,忽喜罗裙夜解,蟢子朝飞,倘谚语之有征,必佳期可待,遂尔亲研螺黛,预贮兰膏,一时愁喜并上眉头,有盘龙玉镜留待郎归之望。作者曲体闺情,《金荃》之隽咏也。
《唐人绝句精华》
此写思妇念归人之情,前首(按指“泪尽珊瑚枕”)言人去后之思,后首(按指本诗)写望归之切。“裙带解”、“嬉子飞”,皆俗传有喜事之兆也。不弃铅华者,妆饰以待其归也。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蟢子:即长脚蜘蛛。藁砧:古称丈夫的隐语。
《唐诗鉴赏辞典》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玉台新咏》。严羽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其实则不然。”(《沧浪诗话》)可知这一诗集,香艳者居多。权德舆此首,标明仿效“玉台体”,写的是闺情,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人在寂寞烦忧之时,常常要左顾右盼,寻求解脱苦恼的征兆。特别当春闺独守,更易表现出这种情绪和心理。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之带,或丝束,或帛缕,或绣绦,一不留意,有时就难免绾结松弛,这,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夫妇好合之预兆,当然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啊!“昨夜裙带解”,莫不是丈夫要回来了吗?她喜情入怀,寝不安枕,第二天,晨曦临窗,正又看到屋顶上捕食蚊子的蟢子(喜蛛,一种长脚蜘蛛)飘舞若飞:“蟢”者,“喜”也,“今朝蟢子飞”,祥兆迭连出现,这难道会是偶然的吗?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于是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我还得好好严妆打扮一番,来迎接丈夫的归来。
这首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象“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上无法平静的涟漪。诗又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丈夫出门后,女主人公的处境、心思、生活情态如何,作者都未作说明,但从“铅华不可弃”的心理独白中,便有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
(傅经顺)
   其十(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万里行人至,深闺夜未眠。
双眉灯下埽,不待镜台前。
评注
《删订唐诗解》
吴昌祺曰:入情语,却新隽。
以下总评
《诗薮》
(唐五言绝)开元以后,句格方超。如……权德舆《玉台体》、王建《新嫁娘》、王涯《赠远曲》、施肩吾《幼女词》,皆酷得六朝意象。高者可攀晋宋,平者不失齐梁。唐人五言绝佳者,大半此矣。
《诗辩坻》
胡元瑞举唐五言绝句凡十六首,云佳者大半在此。余观权德舆《玉台体》二首。语意佻浅。
   其一十二(唐·权德舆)
  五言绝句 
引用典故:吹箫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
佳期不可见,尽日泪潺潺。
   其一(唐·权德舆)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婵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
试问佳期不肯道,落花深处指青楼。
随便看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7:28:30